刘永好催生农牧帝国 100天搞定第三大饲料企业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5-23
     超过正大集团,从国内饲料行业的老二成为新的霸主,刘永好只用了100天。从1月份展开接触,2月份签订协议,再到5月份完成重组,他低调而又迅速地完成了对全国第三大饲料生产企业山东六和集团的收购。“通过增资扩股和收购股份,新希望集团目前持有六和集团将近一半的股份。我被推选为六和董事长。” 5月18日,久未露面的刘永好告诉本报记者新希望集团确已控股六和集团,目前双方的财务报表已经合并。

    重组完成后,新希望集团急速膨胀,目前下属公司已超过170家,饲料年产量达到600万吨,总销售额超过200亿元,一跃成为全国第一、亚洲第二的农牧企业。尽管刘永好为此投入的现金只有几亿元。

    刘永好显然并不满足于这些。他为自己设定的目标是,“通过10年努力,使新希望成为世界农牧业顶级企业,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

    秘密控股山东最大农牧企业

    六和集团是山东青岛的一家民营农牧企业,由黄炳亮、张唐之、张效成三人于1992年创建,主营饲料、养殖、屠宰加工、生物与兽药等业务,近年发展迅猛,已成为山东最大的农牧企业。据创始人之一、现任六和集团副董事长的黄炳亮介绍,该集团目前销售收入约75亿元,位居行业前列。

    纳入刘永好旗下的新希望集团后,六和集团的股权结构发生剧烈变动:新希望集团控股近50%,六和集团三位创始人的股权减至40%左右,余下的10%股份由管理层持有。

    直到重组尘埃落定后的5月18日,刘永好依然不愿详谈收购和重组细节。他只是表示,除自己担任六和集团董事长外,新希望只向六和派驻了一位财务总监,目前六和的运营管理仍由原管理层操作。同时,双方的品牌将继续保留,并在不同区域独立或交叉使用。

    刘永好和黄炳亮都不愿解析重组给自己带来的利弊得失,只是默契而笼统地表示,“合作”使双方资源共享,成本降低,有利于做大做强农牧业。但业内人士分析,通过此次重组,以往在山东市场少有涉猎的新希望集团,长驱直入地获取了布局华东、巩固华北的有力支点。而六和也得到了稳定的资金支撑,并获得了挺进房地产、投资等领域的新机会。

    在现实层面,双方的整合效应已经开始显现。据操盘重组的新希望集团副总裁王航透露,两家公司此前在采购、研发、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了新的安排,目前在大豆(资讯 论坛)、鱼粉、维生素、氨基酸等原料采购上,尽管很多原料控制在海外企业手中,但新希望集团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定价权。“铁矿石进口涨价71.5%的情况,不会在我们这里发生,”他半开玩笑地说。

    农牧业的新希望

    刘永好5月18日强调,从自己23年前养鹌鹑、做饲料开始,农牧业始终是新希望集团的核心主业和立命根基。他说自己有一个梦想,就是把新希望集团的农牧业做大做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农牧企业。控股山东六和,只是刘永好农牧帝国加速扩张的第一步。知情人士透露,新希望集团随后还将进行一系列的收购重组,试图用资本串起上下游产业链条,将农牧板块迅速做大。目前,该集团已着手筹措收购所需的资金。

    之所以如此急切地寻求扩张,在刘永好看来,是因为农牧业遇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他分析说,中国加入WTO,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国家近年非常重视“三农”问题,鼓励组建大型农业集团,这为老牌农牧企业新希望集团实施联合提供了契机。

    事实上,刘永好还有更深层次的谋求。按照他的判断,中国农牧业的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根本变革,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将逐步让位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他表示,在此趋势下,新希望集团试图走在潮头,在带领农民致富的同时,也使自己得到极大发展。

    “极大发展”自然也包括对利益的诉求。农牧业曾让刘永好尝到甜头,据六和集团副董事长黄炳亮介绍,90年代初期投资2000万元建设一个饲料厂,当年就能获利4000万元。不过最近几年由于竞争加剧,饲料行业的暴利时代已经终结。

    在重组整合方面,新希望将目光瞄准了中国大量存在的中小农牧生产企业。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会长白美清介绍说,仅在饲料行业,目前全国共有1.2万家饲料生产企业,其中绝大多数为作坊式的中小公司,普遍缺乏竞争力。而美国只有300家饲料企业,但其年产量已远超过中国目前的9300万吨水平,达到1.3亿吨-1.5亿吨。

    购并中小企业可以使新希望的农牧版图迅速扩张,但错综复杂的整合问题也将随之而来。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民营企业往往画地为牢,互不信任,对刘永好而言,将企业收购过来之后,如何使其融入新希望集团的统一体系中,是个不小的挑战。

    非农投资反哺农牧

    对于急于做大的新希望集团而言,收购所需的巨额资金是另外一个挑战。

    不过刘永好并不为资金的筹措而犯愁,他说,新希望集团此前介入金融、房地产、投资领域,每次都把握住了机遇,在部分行业的“暴利”时期,甚至获得了十倍以上丰厚回报,这些收益将大部分投入到农牧业中,为农牧业的大发展提供资金支撑——刘永好将这一模式概括为“非农投资反哺农牧”。

    据了解,在新希望集团的产业体系中,利润回报最丰厚的是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有未经证实的数据显示,2004年,新希望来自金融投资的收益达到1亿元,同比增加2875万元,增幅超过40%。

    此外,通过公司上市或增发也是筹措资金的一种途径。新希望集团副总裁王航表示,新控股的六和集团已经具备了上市条件。目前,新希望集团已拥有民生银行(600016.SH)和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公司(000876.HK)两家上市公司。

    “这些回报提升了我们在农牧业的投资能力,”刘永好表示。

    同时,刘永好向本报记者强调,在金融领域,新希望集团只是投资,并不参与具体运作。他还特别强调,到目前为止,新希望没有从民生银行贷一分钱。而且,与去年相比,新希望集团今年的银行贷款已减少了很多。

    王航透露,在新希望集团的产业框架中,今后会更加注重业态的配置和平衡。以后集团在金融、房地产、投资方面的资金投入,将分别保持在20%、15%、15%左右,其余40%-50%的资金将全部投入到农牧业。不过他表示,公司目前没有计划从农牧业以外的领域退出,但会越来越多地选择与其它企业合作投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