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市国内市场主要粮食品种价格走势将有所区别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5-23
     从全年来看,笔者认为下阶段的粮价走势主要取决于今年的粮食生产情况,尤其是占到全年产量七成的秋粮生产情况如何,将对国内供求平衡和粮价走势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笔者认为,从当前看,推动市场粮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有:

    (一)今年粮食产需仍有一定缺口,供求偏紧的基本态势没有发生根本的转变。国家统计局初步预计今年全国粮食种植面积15.58亿亩,比去年增长2.3%。从当前一些气象资料分析,今年气候和灾害条件会比去年差一点。预计当年粮食产需缺口在300亿斤左右。

    (二)国家对主要粮食品种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国家有关部门已陆续了公布了今年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政策,价格保持在去年水平,具体为每50公斤早籼稻70元、中籼稻72元、粳稻75元。这对今后市场粮价走势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三)国有粮食企业商品库存继续下降,结构不尽合理。目前国家粮食储备数量有所增加,但国有粮食企业商品库存却继续下降。截止2005年3月末,全国国有粮食企业商品库存同比下降582亿斤,降幅达29%。大米消费占整个社会消费量的40%左右,而目前大米商品库存却只占到库存总量的27%左右,比重明显偏低。

    (四)粳稻(米)问题较为突出。从目前全国粳米的商品库存看,粳米占到大米的64%,但陈化粮比例较高,有效供给明显不足,且大多数的粳米商品粮集中在东北三省,受运输瓶颈制约大。

    (五)运输成本上升。3月25日铁道部与发改委联合发文,自4月1日起提高铁路货运费用0.5分/吨公里,其中粮食运费提高0.47分/吨公里。加上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保持高位,国内柴油等价格不断调高,粮食运输成本都会随之增加,进而为国内粮食价格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撑。

    制约粮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有:

    (一)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开局良好。农户种植意向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农民种粮积极性仍较高。全国夏粮种植面积3.95亿亩,增长4.8%,扭转了连续7年下降的局面。夏粮中冬小麦播种面积同比增长1000多万亩,且目前长势良好,土壤墒情适宜。这也是4月份以来国内小麦价格开始普遍下降的重要原因。

    (二)生产者和经销户对市场的心理预期发生变化。自去年3月份以来,市场粮价从高位呈逐步回落之态已有一年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先有较强惜售心态的农户和对后市行情看涨的粮油经销户,他们对市场的心理预期已悄然发生转变,看稳抑或看跌的预期有所抬头,现在部分农户的投售力度加大,库存较多的经销户也开始主动促销,导致短期内市场流通供给量增加,加上社会消费需求不旺,价格不断趋弱。

    (三)储备粮、周转粮轮换出库数量较大。去年上半年国家加大充实地方储备力度,储备粮源补库增加粮食需求量,是引起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由于粮价大幅度上涨之后,北粮南运数量猛增,一些企业持仓惜售。今年以来一些主销区部分粮食仍积压在仓库中待销,粮食企业货源进得多、出得少,各地需轮换出库的粮食数量较大,3月中下旬以来,公开竞价销售活动比较频繁,仅浙江省内各地就先后举办了近二十场次,对市场粮价走势产生较大的影响。

    预计后期国内及浙江省内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走势将有所区别:

    (一)小麦价格继续有所下跌。由于夏粮可望获得丰收,小麦登场在即,而且国家未对小麦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所以价格可能会继续有所下降。

    (二)晚稻(米)价格相对坚挺,稳中回升。国内稻米产量去年虽有所增加,但当年仍有200亿斤的产需缺口,而且库存结构和地区布局不合理,绝大部分的粳米商品粮又集中在东北三省,受运输瓶颈制约大;国家最近公布的稻谷最低收购价维持在去年水平;随着库存的不断消耗、储备粮轮换出库频率的降低以及中央储备粮补库的逐步进行,加上当前东北晚稻谷价格居高不下,预计后期价格将稳中回升。

    (三)玉米价格低位徘徊。近期受主产区吉林省采取措施挂牌收购玉米、解决农户卖粮难以及中央发放出口配额的影响,市场玉米价格小幅回升,但由于去年全国玉米获得大丰收,当年产大于需达到300多亿斤,加上国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预计后期玉米行情难以有大的起色。

    (四)大豆行情跟随国际市场而变。近年来国内大豆产不足需,每年需要大量进口,市场行情更多地受制于国际市场的影响,价格将随国际市场行情的涨落而涨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