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发烧” 奶农“吃药”

来源: 作者: 时间:2005-05-25
最近在辽宁基层采访发现,乳业利润滑坡的形势已经波及乳业链源头,不少奶农因为白奶收购价低于成本而被迫“倒奶卖牛”。而没有固定订购合同的散养户损失最大,他们多是近一两年才走上养奶牛之路的。

“从奶牛怀孕就有人预订,到如今现成的临产母牛都卖不上价;白奶的收购价从一涨再涨到跌破成本,也就一年的时间,让我们这些奶农的心情也从天上落到了地下。”沈阳于洪区一位奶农无奈地告诉记者。有的奶农甚至倒掉牛奶,发誓不再养牛,把奶牛杀了卖肉!

2005年5月,眼看又一个夏天来了,是否意味着又一个牛奶收购淡季的到来?由于对去年夏天白奶收购的惨淡形势心有余悸,沈阳许多奶农对今年依然不看好。奶农甚至抱怨,那些说国内牛奶消费潜力无限的媒体和预言家都哪去了?难道短暂的乳业“井喷”行情这么快就把潜力给消化光了不成?

并没有人故意欺骗奶农,当乳业巨头纷纷扩张的时候,他们争夺奶源的急迫心情也是真实的。谁让市场变化快?不仅是市场变化快,而且我们对市场估计也出现了偏差,持续几年过高的乳业利润也冲昏了投资者的头脑。不是说发达国家人均乳品消费达到320公斤/年,比我国高出十几倍吗?实际上,巨大差距并不意味着消费潜力都能变成市场。在发达国家年人均消费的乳品中,奶酪、奶油占了乳制品消费很大比重,白奶的消耗也不过人均30公斤左右。目前,我国人均年消费奶量已达到18公斤。大中城市居民鲜奶、酸奶及奶粉消费量,折算合计乳品总消费量已达到人均36公斤。北京地区人均乳品消费达到47公斤,这些乳品消费主要是白奶。这些数字说明,我国城市人口白奶的消费量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局部地区其实已接近饱和。乳业市场十几倍的增长空间并不存在。

片面地乐观,加上乳品行业的高利润预期(规模大的企业毛利达到30%以上),构成了对整个乳业链条巨大的投资诱惑。卖饲料的、卖饮料的、做资本运营的等各路资本纷纷进军乳业,以至中国奶业呈现出跨越式发展,最高行业增速达到20%—30%。各地方政府看到奶业市场需求很大,纷纷鼓励农民养牛致富。虚幻的“牛奶热”引发了真实的“奶牛热”。生产鲜奶的利润吸引了众多投资者,而企业为保证生产规模都在奶源上大做文章,使得鲜奶在短时间内相对短缺,鲜奶价格达到2.0—2.1元/公斤,奶牛身价倍增。到什么程度呢?初产的母牛达到1.5万元左右。刚出生的小母牛售价5000元———6000元;把刚出生的犊牛养到其临产,一头临产头胎母牛毛利润在万元左右,扣除饲料等成本纯利也在6000元以上。再如搞奶牛养殖,饲养一头中产泌乳奶牛,头胎泌乳5000千克,二胎泌乳6000千克,按两胎产一头母牛计算,两年的鲜奶收入加上小母牛收入为28000元,纯利润在18000元以上,两年可收回全部投资,一时间奶牛养殖如雨后春笋,铺天盖地。

奶农多了,乳业的生产能力也急剧扩张,万事俱备就等消费者来喝奶了。但是风险就抓住“阜阳假奶粉事件”的契机突然来临。最近5年乳品行业保持年均33%的增长率,而2004年我国乳品人均消费量增长却只有1.4%,而2002年、2003年增速还曾是27.9%和16.3%。与汽车产业的井喷行情没有持续多久一样,乳品企业只看到了未来的发展可能,只重视了产能和奶源供应链部分,而作为整个产业链最重要的部分———消费人群,却并没有因为乳业的扩容而明显瞬时壮大。整个产业出现利润下滑,相关部门的统计表明,乳品行业整体毛利率2004年下滑至25.5%,不及两年前的近35%。风险当然会传导至乳业链源头。一年前还曾和当地乳业争夺奶源的某知名乳业集团,由抬高白奶收购价转为停止收购,白奶收购价一度从2元/公斤,跌到1元/公斤,奶农即使赔本也卖,照样乏人问津。沈阳奶农卖奶难的风险终于浮出水面。

分散、无组织、没规模的奶农没有能力抗衡乳品企业,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他们怎么能不怨?“倒奶杀牛事件”是一堂深刻的投资风险课。农民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要理性预测,学会运用法律等手段保护自我。同时政府未雨绸缪能做些什么?有专家建议,政府可以通过设立奶业风险基金、建立奶业合作社、加强行业发展规划、加强信息服务,政府对发展奶牛养殖采取各种形式的优惠政策,包括政府无偿投资、低息或无息贷款;对奶农实行价格补贴或实行最低保护价;对奶农饲养的奶牛实行保险;国家参与市场调控,乳品过剩时,政府收购储备或提供学生奶之用,以保护奶农利益。此外,借鉴国际经验,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奶业的组织化程度也是必由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