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农场科学种田
能根据各地土壤的不同,自动调整施药的剂量,”“我们田间的浇水灌溉是由插在地里的土壤潮湿测量装置自动……”
澳大利亚的农业和畜牧业十分发达,应用农业新技术和新管理方法发展很快,普及也快。而新南威尔士州是澳大利亚的一个农牧业大州,其农产品产量占澳农产品总量的1/3。这个州的农业科学普及情况自然具有代表性。
随后的几天,我们去了新南威尔士州的乡下,走马观花看澳大利亚农场里面的科学。
科技务农的缩影
农场主麦克站在他一望无际的棉田里,详细向我们介绍他的种棉之道。像全国90%的棉花种植者一样,他使用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科学培育出的良种,从不担心种子会出问题。平时的田间检测主要由私营的技术公司来完成,他按照每公顷60澳元/年的价格付给技术公司(1澳元约合0.768美元)。技术公司每两三天就派人来棉田检查作物情况。
参观的时候,正赶上两位检查员在田间查看。他们还对土壤和作物长势等情况进行全面监控,填写表格,交给麦克。麦克根据检查员的报告和建议进行农田作业。
农场的作业都是机械化的,看不到几个人,却看到十几台农用机械。麦克拉记者跳上一台拖拉机,说这台拖拉机带有卫星导航系统,耕地、喷药时可以严格按照合理的路线走,绝不重复,可节省大量的燃料、农药和人力。他所说的就是发达国家农业产业近些年广为推崇的“精细农作”的一个例子。他说,一台这样的拖拉机要花25万澳元,但同产生的效果来讲是划得来的。到棉花快收获的时候,先喷脱叶剂,再用大型机械采棉。陪同我们的农业官员说,澳大利亚极少有手工采棉的。整个生产过程相对成本很低,这是澳大利亚棉花在国际市场中有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至于灌溉问题,麦克指着附近两个各有三四个足球场大小的蓄水池说,这几年旱灾严重,必须想办法节水。这就是新建的循环水的系统,可以大量节约水资源。
麦克拿出一个印刷质量很好的大本子来,说这是澳大利亚种棉人的“圣经”,每户手里都有一册。书的名字叫做《最佳管理实践手册》。手册内容细致入微,极具操作性。
分工协作的体系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澳大利亚的联邦政府、州政府和行业机构在农牧业的科技研发和普及,以及农牧业管理中各有分工,相互协调和补充,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
联邦政府只负责制定大的农业政策。各种农业立法都是由各个州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制定的。科学研发也是一样,联邦政府几乎不负责农业科研项目。各种科研项目都是由各州的实验室来做。科研基金由农民按照自己的产量来缴纳。比如:根据法律,澳大利亚棉农每卖一包棉花,就要缴纳2澳元的科技研发税,而联邦政府同时也要付同样数量的研发基金。这些研发基金会拨给业界组织支配。联邦政府一般不出钱支持新技术,但在重要的战略技术研发上,比如环保技术,联邦政府会设立特别基金。有时州政府会出配套基金,或采用利率补贴的办法来支持。
州政府在各地的农业官员会不遗余力地向农户推广新的技术,私营的技术和农业咨询公司也会推荐新技术。两者的区别在于:政府提倡的是诸如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一类的大的技术项目,私营公司推销的是具体的技术产品。同时,行业协会也在协调新技术和科学管理方面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它们会通过自己的刊物和网站,发布新技术信息。还同政府和企业一道组织研讨会和各种展卖会。行业出台的各种管理标准和做法通常对行业生产起科学规范作用,往往比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还要严格。
愿意花钱买科技
陶特开着四轮电动小车,沿着奶牛农场的小路开下去,惊得在路上觅食的上千只白鹦鹉冲天而起,景象蔚为壮观。他一直来到一座小房子前,打开了喷灌系统的开关。不一会儿,牧场草场上的喷灌水口射出一束束水柱,旋转着洒向碧绿的草地。他对新装的这个系统很满意,也很乐意演示给客人们看。近几年,澳大利亚大旱,许多农牧禾枯草干,损失严重。痛定思痛,政府和业界号召人们想尽办法节水抗旱。在州农业官员的建议下,陶特兄弟去年花了8万澳元引进了牧场喷灌系统,效果不错。
记者问陪同的农业官员安西娅·扬,附近的农牧场是不是都用了喷灌系统。她说没有,用什么技术都是要根据每个农场的具体情况来定,事先要花许多钱和时间进行测量和论证,给每个农场的解决方法是不一样的,决定权在农场主。政府官员也好,农业公司也好,都要尊重农场主的决定。
在整个采访中,记者问过许多人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会有农民墨守成规,不愿意接受新技术?”得到的回答基本一样,一是农民是科技的受益者,他们中间存在巨大的向往科技的动力。一位农场主说,如果谁的农场不关注和采纳新技术,他必定会在竞争中落在后面,市场会给他上一课。政府和业界会充分调动农民的科技积极性。比如澳大利亚肉类畜牧有限公司设立了鼓励牧场主自己进行科技研发基金,研究成果在网上公布,效果很好;二是有些农牧场主对新科技表现出一时不接受,这只能说明宣传和推介得不够,需要有关方面加强沟通。电话、网络、期刊、研讨会、展卖会等都是重要的联络和宣传方式。但是业界不少人告诉我们,最有效果的是同农场主面对面的沟通。新州基础产业部官员王月辉对我说,她所在的部门有3000名公务员,留在办公室的只有1/6的人,其他人几乎整天都在串农场,搞项目推广。
记者在各地看到的官员和业界人员同农场主见了面都拍肩搭背,一副老朋友的样子。农业官员和业界的咨询员都受到过高等教育,是农业方面的专家,能给农民提出合适的建议。他们几乎认得所辖区域内的所有农户,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他们的话,农民听起来就比较容易接受。
一周热点
- 2019-08-30中央下发铁令!19年限养令、禁养令撤销!19年玉米生产者补贴确定,即将下发!
- 2018-08-05智慧养猪驱动 ——首届中国智慧养猪产业实践峰会在京召开
- 2018-03-27双胞胎第三代教保料“健康三宝”掀起抢购狂潮:仅发布会当天销售突破5000吨!
- 2017-10-11双胞胎集团9月份销量再创新高,突破86万吨!
- 2018-04-092018饲料工业展览会展商名录
- 2018-10-26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关于发布《仔猪、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蛋鸡、肉鸡配合饲料》2项团体标准的通知
- 2015-11-02双胞胎集团推出“三胞胎”直销大猪场
- 2018-03-08全国猪场大咖将齐聚三亚与双胞胎集团共谋猪事
- 2017-11-20年销量突破900万吨,双胞胎再现王者风采!
- 2019-03-26来2019河北饲料峰会 见证行业发展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