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肉鸡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6-02
    一、趋利行为盲目发展,无序竞争损失惨重

    随着AV在国内市场投放量的逐步减少,AA鸡已成为当前国内肉鸡主导品种。2002年9月以前几乎所有祖代场家都有较好的利润空间,因而整个产业发展特别是祖代投放量,逐年呈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肉鸡供应量严重不足,全国的祖代场家寥寥无几,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达到40多家,中期祖代种鸡投放量迅速上升到基本饱和,达到55万套,逐步显现出肉种鸡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2002年祖代种鸡引种数猛增到76万套,造成父母代种鸡不同品种之间、同品种不同场家之间竞相压价,恶性竞争。无序竞争的结果,祖代场家损失惨重,每套祖代按产50套父母代计,每套父母代按亏损4.00元计算,每套祖代损失达200元。祖代场家盲目发展给父母代饲养场、商品鸡饲养户的赢利空间带来了危机。因此,祖代肉种鸡引种量的失控打破肉鸡产业链的平衡体系,从源头上引发了肉鸡市场的混乱局面,有业内人士把这次肉鸡业长时间疲软总结为“三分天灾、七分人祸”颇有道理,当然中间夹杂SARS、禽流感、饲料原料涨价、出口受阻等不利因素,延长了疲软的周期。

    二、行业规范不完善、竞争缺乏公平

    行业准入门槛较低,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行业标准、法规不完善,这些因素使规模种鸡企业比一般个体种鸡场每生产一只商品苗生产成本高出0.50元/只。在利好时,一些小型种鸡场利用简易设施迅速上马,入孵种蛋的标准、苗鸡的内在质量无人过问,低质低价充斥市场,影响了规模化、正规化肉种鸡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优势;制约了标准化养殖体系,科学的防疫体系等现代饲养综合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阻碍了肉鸡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致使肉鸡的生产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肉鸡饲养效益不高。

    三、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健康养殖难度较大

    肉种鸡遗传潜能的进一步发挥,是决定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改造现有肉种鸡的养殖设施是挖掘肉鸡遗传潜力,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我国具有一批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现代化肉种鸡生产企业,达到了鸡舍标准化、设备和生产工艺现代化、环境全出制,使鸡只生活舒适、安逸,不但有效预防了由于环境不良而诱发的各种疾病,提高肉种鸡健康水平,而且可以大大减少用药费用,节省饲料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种鸡的遗传性能。但绝大多数肉种鸡生产企业在同一个养殖区域内,同时饲养大小不同日龄甚至不同品种的家禽;防疫设施不完善,人员进出自由;盲目投药并自主增大投药量,致使肉鸡本身产生了极强的抗药性;由于技术力量薄弱,对疫病缺乏有效的监测。另外,由于制度不健全,基层兽医组织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肉鸡饲养、加工准入门槛偏低,对肉鸡健康养殖和食品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直接削弱了肉鸡的国际竞争力。

    四、技术壁垒影响出口,进口冲击国内市场

    一方面,由于我国肉鸡业缺乏兽医卫生规范;另一方面,进口国以提高检验检疫标准,增加检测项目为手段,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中国鸡肉产品出口。2004年,我国家禽产品出口额为6.50亿美元,同比下降23.73%;禽肉及杂碎出口额为1.45亿美元,占家禽产品出口总额的22.30%,同比下降54.67%;出口量为11.94万吨,同比下降56.70%。今年,我国禽肉熟制品对日本出口问题不大,但是由于日本进口商的压价,巴西肉鸡产品价格降低,泰国肉鸡熟制品降价竞争等原因,再加上我国35家出口企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加,造成肉鸡熟制品出口数量增加,出口价格会有所降低。从进口情况分析,2004年,我国家禽产品进口额为1.67亿美元,同比下降65.16%。今年,中国已准许美国、巴西两个世界上养鸡成本最低的国家鸡肉产品进入中国,这对行业的影响应当是比较长远的。因为他们的养殖成本、粮食价格比中国低,并且他们已经有一个很好的胸肉市场,在欧盟市场赚足了利润,他们的鸡副产品在国内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产品,但是进入我国却可以卖很多钱。从肉鸡产品结构分析,中国的鸡胸肉在国内不值钱,靠鸡副产品拉动价格,美国、巴西相对便宜的鸡副产品的进入对我国肉鸡市场有一定的冲击。

    五、消费缺乏正确引导,国内市场开发不足

    一方面,一直以来许多消费者误认为肉鸡含有激素,没有正确认识肉鸡产品及其丰富的营养含量,对肉鸡消费缺乏信心;另一方面,我国居民在消费鸡肉方面,偏爱于鸡的一些带骨产品及其副产品,如鸡翅、鸡爪、鸡脖等,而高蛋白质含量的主产品鸡胸、鸡腿一直没有形成大市场,产品价格不高。这种畸形消费制约了国内肉鸡业的发展,为国外产品进入我国创造了条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