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6-07
     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以“改革粮食补贴方式,破解企业‘三老’难题”为推动改革的突破口,加大财政对粮食改革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目前,我国粮食直补机制基本确立,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进展顺利,粮食风险基金存量逐步盘活。在一些粮食主产省,已实现了“直补农民、企业扭亏、盘活存量”的“三赢”,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在财政部金人庆部长提出的财政工作思路中,“盘活两个存量”是一项战略性任务,其中最为艰巨的是盘活粮食风险基金存量,确保粮食风险基金实现良性循环。

    粮食行业是受计划经济影响最深的行业之一,长期以来,我国的粮食改革,一直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这次粮食市场化改革,“放开购销市场、直接补贴粮农、转换企业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是一次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改革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

    成效之一,这次改革理顺了几个重要关系,为近两年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是理顺了市场和价格的关系。由市场来决定价格,而不再由政府来定价。真正要让农民得到好处,关键是通过市场,通过价格。要让农民按照市场需要去安排种植,通过市场去寻求农民的最大利益,这是改革的根本思路。二是理顺了政府和企业的关系。粮食企业入市经营,自负盈亏,不再按政府指令行事。政府的主要精力用于粮食宏观调控,管粮食总量平衡。初步形成了多元化收购主体参与粮食经营的局面。三是理顺了政府和农民的关系。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直补粮农,保护了农民利益,改变以前的间接补贴方式。四是理顺了企业与职工的关系。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的改革打破了粮食行业长期以来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分流富余人员力度大,效果好。职工分流难度大的黑龙江、吉林和河南3个省份,也克服困难,积极采取措施推进了这项工作。市场化改革后,粮食企业留岗职工转换身份,企业与职工按市场经济模式,确立了新的关系。

    成效之二,建立了粮食直补的机制,保护了粮农的利益,促进了农业的丰收。去年,用于粮食直补的资金有116亿元,29个省市约6亿农民受惠。经问卷调查,98%的农民表示满意。去年粮食总产达到9389亿斤,比2003年增长9%。今年,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对粮食直补政策作了进一步完善,即“大稳定小调整”。粮食直补政策,给了农民一个国家更加重视粮食生产的强烈信号,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成效之三,促进了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企业的“三老”包袱逐步得到解决。去年一年,全国处理“老粮”1200亿斤,腾出“老粮”占压的保管费和利息补贴70亿元;安置分流人员26.29万人;大部分省基本完成了老账清理工作,开始进入对政策性挂账的认定剥离阶段。应该说“三老”问题的逐步解决,为粮食企业轻装上阵、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也充分说明,“一边对农民直补,一边倒逼粮食企业改革,积极处理老粮,进而盘活粮食风险基金”的思路是成功的。

    成效之四,国有粮食企业实现了从计划主渠道向市场主渠道的转变,部分省的国有粮食企业已经扭亏为盈。市场化改革的“倒逼”机制,使国有粮食企业由以前的被动改革,变为我要改革。国有粮食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发生了大的转变:一是企业产权由单一国有制向多元化转变;二是职工身份由固定制、铁饭碗向合同制转变,大量削减了富余人员;三是经营机制由过去的等、靠、要,坐享补贴,转向主动地开拓市场,主动向服务农民和粮食精细加工延伸。上述转变,充分调动了粮食企业主动参与粮食市场竞争的积极性。去年江西国有粮食企业收购粮食是71亿斤,占全省总收购量的60%;安徽达到133亿斤,同比增长51%,占社会粮食商品流通总量的80%以上。2003年,只有3个省的粮食企业盈利,且利润只有5000万元。去年已经有7个省盈利,盈利达2.76亿元。估计今年的盈利面还会进一步扩大。

    成效之五,形成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共同关心粮食,努力抓好粮食工作的大好局面。这次市场化改革,特别是粮食直补,各地党政领导高度关注,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近几年来,逐步形成了各方关注粮食安全、关注粮食改革、支持粮食工作的大好局面。

    (注:此文根据朱志刚副部长4月26日在南昌召开的粮食主产省财政财务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整理而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