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逼人民币升值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6-13
     5月18日,英国《金融时报》英文网站上的一则消息称,美国财政部在17日向美国国会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没有再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但该报告要求中国政府在6个月内调整人民币值。一时间,国际上围绕中国汇率问题的议论又开始风生水起。

    近二十年来,中国经济在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同时,也在国内、国际两个方面偏离了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正宗轨道。偏偏中国的经济表现又持续良好,构成了对市场原教旨主义经济学的极大讽刺。

    在国内方面,中国通过行政的整合,快速配置闲置的生产要素,形成有效的生产能力,保证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不管这种增长还能够持续多久,至少在它持续的这段时间内,它创造了高效率,缩短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距离。与计划经济模式不同的是,随着市场发育的成熟,这种模式可以逐渐转型。显然,从经典理论出发,是找不出这条现在已经被许多发展中国家普遍视为成功经验的路径的。

    在国际贸易方面,中国通过行政对银行、外汇、汇率等金融要件的掌控,为中国经济营造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系统。这个相对封闭系统可以摈弃外部环境的许多不良影响,维护和强化本国经济的相对优势。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对中国这种封闭性控制的批评指责和撤除要求,恰恰证明了这种内环境的制造有利于中国,不利于中国的竞争对手。

    以汇率问题为例,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最迫切的是美国。有意思的是,由于中美两国产品结构的差异,两国经济互补性较强,因此中国的低汇率实际上对美国经济并无直接不利影响,反过来还有利于美国降低通货膨胀和消费水平。

    但是,美国为什么看不到这么明显的利益,为什么不遵循自由贸易理论的谆谆教诲,为什么要使出浑身解数逼迫中国解除汇率管制呢?这里面固然有人们分析的美国政客转移国内视线、为国内经济问题寻找国外替罪羊的原因,但这并非主因。真正的原因美国说不出口,那就是低汇率极大增强了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美国视中国为"首要潜在竞争对手",当然要竭力瓦解中国的这一竞争优势。

    由此可见市场原教旨主义"自由贸易最有利于效率"的理论错得有多厉害。或许,在长时期内,相对于全球总体利益而言,"自由贸易最有利于效率增进"一说能够成立,但它绝非在所有时间段内都适用于所有国家。

    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从对自由贸易设置障碍中受益,这就是自由贸易理论在几乎任何一个国家都得不到彻底贯彻的原因。按照自由贸易理论,一国违规必然导致其它国家的反制,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几败俱伤。但经验证据表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实中有不少国家都从对自由贸易设置障碍中受益,而且"违规"也未造成不可收拾的全球经济恶性循环。

    为什么?这倒并非是因为自由贸易理论在经济学逻辑上出了问题,而恰恰是因为它只考虑了经济,没有考虑政治。由于政治的原因,国际经济交往并非是平等的。由于每个国家软硬实力的不同,它们设置贸易障碍并迫使对手接受的能力也不一样。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居于强势的国家,要把这种强势转化为实际的国家利益,就必然要谋求在经济交往中的不对等优势。各国经济固然是相互依存的,但彼此需要的程度并不一样,何况还有着政治、军事等方面软硬实力的差距?

    因此,设置贸易障碍并迫使对方接受的能力与经济以外的因素有关。在国际政治格局中居于强势的一方更有能力设置障碍并打破对手的障碍,这就是在国际贸易战中弱国胜强国者稀如凤毛麟角的原因。另一方面,设置贸易障碍的能力也与国内的政治经济体制、尤其是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有关。

    既然诸如汇率控制之类的封闭性政策对中国经济大有好处,中国就应该坚定地尽可能营造和保持这样的经济环境。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方面,中国政府有着足够的强势,因此,经济环境能否持续的关键系于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软硬实力以及坚持的决心,这正如美国的意图能否实现同样要取决于其软硬实力和决心一样。

    利益是国际竞争的实质,汇率管制与保持人民币稳定是当前中国的利益所在,中国有理由坚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