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6-22
     城市化必须靠农业产业化支撑中部崛起的标志在于提高城市化水平,城市化必须靠农业产业化支撑。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志,今后中部崛起的关键,也在于城市化水平能否不断提高。中部城市密度小,城市化水平低于东部,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在讨论中部崛起时,努力提高城市化水平,这是上下共识的,但是通过什么途径提高中部城市化水平,却有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道路选择取向。通过建城、造城进行改市、造市,是目前流行的做法,即采取垒炉灶的办法,先造城,开门让农民进城,从而达到解决三农问题。这在理论上似乎无可非议,但只要立足中部的实际,就会发现,这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相颠倒的片面做法。城市是一个地区经济和发展的聚集物,其功能是一个地区的政治行政管理中心,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等社会公益活动的服务中心,社会信息传播中心、市场交易中心、物流、人流集聚中心。这种城市功能,取决于城市周围一定区域内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状况,只有一定区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达到一定规模,中心城市的功能才能发挥到最大化。通过城市的功能作用,又可促进城市周围一定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的更大发展。这是古今中外城市发展史的必然规律。

    现在中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低,也正是受三农问题的制约,即缺乏发达的城市腹地支撑所致。现在中部一些地区看不到这种现实情况,热衷于超集约一切可以调控的资源于城市,大搞圈地造城运动,从而陷入了千百年来中国人争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理论怪圈。这种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资源向城市集约,农业发展乏力出现萎缩,城市虚伪繁荣,农民进城留不了城,城乡差距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从而为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健康发展埋下隐患。这是当前影响中部崛起的最大障碍。

    解决这一事关中部崛起的头等难题,最好的办法还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办事,即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打好农业基础,让农民先富起来,促进广大小城镇发展,通过小城镇支撑,发展、壮大大中城市,再以大中城市幅射广大乡镇发展。这是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违背这一规律,中部的城市化将难提高、难巩固、难壮大。

    实现农业产业化要靠特色农业提高全面崛起的竞争力,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这是市场经济所决定的,是中部的实际所决定的。农业产业化不能趋同化。现在区域竞争导致的格局是区域市场分工越来越精细化,产业布局越来越特色化。中部发展农业产业化潜力巨大,市场空间潜力巨大。

    但是,一定要靠特色产业取胜,特色产业具有市场的可识别性、可选择性、可供给性,这是市场竞争力所在。中部崛起的动力所在,是中部很多特色资源可以做大、做强,发挥出特色品牌优势。例如,中部粮油、茶叶、蓄产品丰富,可以大力发展特色食品工业;中部山区毛竹、木材丰富,可以发展特色家庭装饰建材;中部棉花、皮毛产品丰富,可以发展品牌棉毛纺织业;中部煤炭资源丰富,可以就地加工,发展煤炭工业,当地发电,以电输出提高经济效益;中部特色手工业发达,可以大力发展工艺品、旅游纪念品产业;中部历史文化资源、独特的地理风景资源、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可以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等等。

    总之,靠大力发展各种特色产业,可以兴起一批特色产业品牌,靠特色产业品牌拉动一批特色产业链、特色产业群、特色产业带。一个特色产业可以富甲一方,可以吸收千万人就业。这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力,减少农民,引导农民奔小康的最现实、最可靠的办法。

     (张乃剑 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