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业现代化寻求新坐标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7-07
    

    如果把上海农业现代化放在一个新的坐标体系中研究,横坐标应该是挖掘农业内涵的产业链指标,纵坐标则应是体现农业经济外延发展潜力的都市休闲指标,而它们都必须被置于“环境友好”的空间背景之中。

    上海“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制定之中,还没有最后定稿,但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定位是明确的。

    目前,上海农业增加值在全市经济中所占比重仅为1%多一点,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也只占全市总人口的4%。经济的稳步发展,收入的不断提高,使得申城对农业直接产出的依赖度变得越来越小。面对这种新形势,上海农业发展必须寻求新的坐标定位。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都市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方卫教授对此作了深入研究。由他领衔的刚刚获今年上海市科技兴农软课题一等奖的《上海“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思路研究》,向我们作了生动描述。

    向“环境友好”倾斜

    食品农业时期,主要目标是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量。上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基本处于这一阶段。

    结构农业时期,主要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农民收入。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之后开始进入该阶段。

    那么,下一阶段的核心是什么?项目组专家给出答案:环境友好农业。这一农业不仅着眼于通过使用现代化和工业化的技术、装备、手段及管理方法来提高农业产出效率,还必须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重视发挥农业的生态友好功能,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

    上海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综合经济实力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这意味着上海农业已具备进入“环境农业发展阶段”的条件。专家认为,政府在这个阶段初期,应该从观念上有意识地引导,主要表现为政策倾斜与财政支持。

    从世界范围来看,这也是一种通用做法。1992年,法国的农业环境措施补助只有800万欧元,1993年(改革后第一年)猛增到1.5亿欧元,增长近20倍。除了共同农业政策外,英国政府有意增加了对环境敏感区的支出,从1998年到2001年的4年中,支出总额几乎翻了一倍。

    分析上海目前的支农政策会发现,政府在推动农业向规模集中的同时,也传递出对环境友好的引导。比如,重视土、肥、水、药和动力等生产资源投入的节约和高效使用,完善畜禽粪便收集处理系统,在应用自然科学新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出“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等发展模式,对使用绿肥、有机肥和安全农药的农民实行财政补贴等。

    市场前景看好的产业

    吴方卫教授提出,上海发展现代化农业必须转变搞农业就是搞生产的传统观念,实现农业的产业转型。以都市农业作为综合产业经营的基础平台,深度挖掘都市农业的潜在经济要素。

    他认为,现代化的都市农业其实是一个极具市场潜力和市场前景的产业,关键是采用现代化的理念加以经营。在纵向产业链上,现代农产品生产的国际趋势是将“从田头到餐桌”的一系列农产品生产活动整合为“农产品供应链”,实行一体化集约经营。把从供应投入品到食品加工者和零售商的一系列公司组成有序链条,实行现代化大生产。

    资料显示,在上世纪50年代,全球农业产业化交易额为4200亿美元,其中农产品占1/3以上。据预测,到2028年农业产业化交易额将提升至10万亿美元,其中农产品的份额将降到10%。这充分表明,在以“农产品供应链”为纽带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农产品生产的比重将逐步下降。

    与此同时,通过农产品供应链,众多从农产品生产衍生出的行业正连接成一个系统化经营模式。其中,市场是农产品产业链施展魔力、获取高额利润和形成有效竞争能力的舞台。荷兰一个小国,能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国、农业最发达和最现代化的国家之一,究其原因,正是拥有世界最大的花卉拍卖市场“阿什米尔”和欧洲最大的蔬果拍卖批发市场“绿叶”。阿什米尔年营业额为16亿欧元,全球近80%的花卉产品在阿什米尔交易;绿叶的总资产接近7亿欧元,年营业额超过15亿欧元,业务遍及全欧洲。

    据悉,上海目前正在建设一个国际性(或区域国际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和立足上海、面向国际的B2B、B2C农产品交易平台,以区域开发的思路,实现“用全国资源做全国市场,用全球资源做全球市场”的战略,鼓励和推进大范围的、广泛而多元化的农产品生产经营合作,特别是具有产权联系的合作。

    在经营中实现多功能

    从世界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趋势看,都市农业是多功能性的大农业。在发达国家,与食品相关的一系列产业以及与生态、观光、休闲相关的商业活动是现代都市农业经营的主体内容,且始终贯穿着一系列产业化、商业化的经营活动,使现代都市农业成为一个蕴含巨大赢利的、多功能经营空间。

    在上海,新坐标下的现代化农业,也可以在“经营”中实现多功能化。

    功能一:食品安全

    农业的食物保障功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产品功能,而是更高层次上的食物安全问题,它的战略意义将更加突出。它将同时包括质量安全和数量安全(具备一定的自给力)两个层次。目前上海正在执行的标准化农业、可追溯性农业和确保基本粮田和菜田的思路,都与此契合。

    功能二:休闲旅游

    早在19世纪30年代,欧洲就开始了农业旅游。以法国为例,农业休闲旅游的项目已呈现出多元化:有以美食品尝为主的农场饭店,有以度假为主的民宿农场、露营农场等,还有以休闲为主的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和狩猎农场等。法国的农业“绿色度假”,每年可带来近110亿欧元的收益,相当于全国旅游收入的1/4。

    上海鲜花港以1:1面积克隆了世界著名的郁金香主题公园———哥根霍夫,今年4月首次对外营业。虽然无法与哥根霍夫每年门票收入超过1000万欧元相比,但在双休日里体现出的超强人气,已令人刮目相看;上海正在实践中的“农家乐”,也前途无量。

    功能三:生态屏障

    现代化的环境友好农业还可成为城市生态屏障的组成部分,这在发达国家已是事实。上世纪90年代,伦敦的生态覆盖面积是都市区的125倍,其中约40%是由农作物所组成;在德国柏林市有8万市民经营社区农园,还有1.6万人等待批准加入,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专家建议,上海在建设湿地森林的同时,可在中心城镇周边地区规划成片种植以水稻-牧草(苜蓿)、水稻-绿肥、水稻-蚕豆、水稻-油菜等茬口结构的季节性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从而获得极佳的环境友好功能。

    功能四:扩大就业

    如果农产品产业链和农业生态休闲旅游可以如期实现,这不但会大大提高上海市民的生活质量,也必然让更多的市郊农民实现非农就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