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饲料中必需微量元素的盈缺

来源: 作者: 时间:2005-07-19
现代养猪技术和饲料配制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猪饲料中必需微量元素的营养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效益也因此大幅度提高。但受相关知识与技术等影响,目前我国猪饲料中必需微量元素的营养仍然存在较严重的盈缺问题。必需微量元素的盈缺最终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猪的生产性能。猪肉品质、生态环境和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等。1 引起猪饲料必需微量元素盈缺的主要因素1.l饲料配制过程中未充分考虑饲料原料中的必需微量元素含量饲料原料中必需微量元素的含量受品种、土壤类型、气候类型等因素影响,造成其在饲料原料中的含量变异很大,因此用统一的标准向饲料中添加必需微量元素,往往造成其不足或过量。

另外,在传统的饲料配合中饲料原料所含必需微量元素通常不予考虑,畜禽生长所需的必需微量元素需要另外添加。微量元素的添加可以改善猪的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且其成本一直很低,因此其添加量往往超过需要量。1.2滥用必需微量元素添加剂必需微量元素添加剂的不科学补充,比较普遍的造成添加超量。是在猪饲料中为了促进生长添加高Cu(125-250mg/kg)、高Zn(2000-3000mg/kg)制剂更为普遍。由于Cu、Zn的吸收率较低,饲料中添加的Cu、Zn大量排出体外后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目前,加拿大国家饲料协会将日粮中Cu和Zn的最大限量分别规定为125和500mg/kg;荷兰考虑到环境保护,不再允许在日粮中使用高Cu和高Zn作为促生长剂;日本则规定上限:哺乳期仔猪(30kg以下)配合饲料中Cu为125mg/kg、Zn为120mg/kg,生长猪(30-70kg)配合饲料中Cu为45mg/kg、Zn为55mg/kg,肥育猪(7kg以上)配合饲料中Cu为10mg/kg、Zn为80mg/kg。1.3必需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率问题必需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率直接影响到猪的生理需要量和耐受量。生物利用率越低,需要量和耐受量就越高。必需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率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包括饲料中微量元素的化学形态、微量元素之间或与其他养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饲养条件和猪体内环境等(周明,1993)。

化学形态是影响微量元素生物利用率的主要因素,不同化学形态的微量元素,如硫酸盐。盐酸盐等无机态和蛋氨酸盐、酪氨酸盐等有机态的微量元素,其生物利用率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在无机矿物质中,氧化物往往最难吸收,硫酸盐最易吸收。而在无机盐与有机盐之间,有机态微量元素生物利用率要比无机态微量元素高。微量元素之间的协同或桔抗作用(如Cu与Fe、Zn等)以及其他一些因素(抗营养因子)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饲料中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率(杨凤,1994。2001;周明,1996)。例如,Zn的吸收受日粮中Ca、P水平的影响;Mo.s和Fe会导致Cu在动物体内的生物利用率下降(范凌,1999);肌醇六磷酸和纤维水平、酶环境、胃肠道组织的pH以及脂肪和真菌毒素等均会影响微量元素的吸收。由于对动物微量元素吸收的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明了,实际测定的仅仅是微量元素的相对生物利用率。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关饲料中微量元素确切生物利用率的系统研究和报道。2 必需微量元素盈缺对养猪生产的影响2.1必需微量元素盈缺与猪生产性能必需微量元素盈缺将降低猪的生产性能。Roc等(1982)研究发现,日粮CU含量超过375mg/kg时,Cu对猪的促生长作用消失。Cu与Fe、Zn等其他微量元素有拮抗作用,Cu或Zn过量都会影响彼此的利用率。

日粮中高Cu使得Fe、Zn利用率相对降低,诱发缺乏症,表现为腹泻和皮肤病增加,增重减少。李杰等(199)研究表明,日粮200mg/kgCu水平使猪肝中Fe含量降低19.4%。过量添加微量元素往往引起机体组织器官,特别是一些极为重要的代谢器官的异常变化,这些器官的异常变化势必进一步影响猪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从而导致生产性能的降低(刘燕强,1994)。饲料中必需微量元素过多,还将对维生素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导致维生素缺乏。使用高水平Cu、Fe和Mn的日粮,其天然生育酚的氧化速度将大大提高。高Cu能在22d之内使饲料中的α一生育酚水平减少到几乎为零(朱彤,1991)。梁皓仪(1998)报道,添加高Cu(大于125mg/kg)的猪饲料贮藏2周后出现明显的酸败味。过量的Cu还将干扰有自由巯基(-SH)的含硫化合物如半脱氨酸的利用率,从而增加动物对含硫化合物尤其是含硫氨基酸的需要量。

猪日粮中Cu不足,同样会引起猪生产性能的降低。2.2必需微量元素盈缺与猪肉品质由于Cu与Fe、Zn存在拮抗作用,因此高Cu日粮增加了猪对Fe和Zn的需要量(Underivttl,1977),进而增加了中毒的可能性,同时还将引起猪体组织中Cu(主要是肝、肾)、Fe和Zn的大量蓄积,最终降低畜产品的食用安全。据钱莘莘(1998)报道,每千克猪饲料中添加150和350mgCu,猪的肝脏中Cu的蓄积分别达154和407mg,人食用这种高Cu猪肝会造成慢性中毒或其他不良后果。高Cu(12-25mg/kg饲料)对猪肉品质有不良影响,据Greer(1979)报道,猪日粮添加高Cu(达250mg/kg)后,会使猪尤其是阉公猪的背膘变软。另有研究表明,猪日粮添加高Cu可导致肾包脂增加,脂肪中硬脂酸降低,油酸和软脂酸增加,体脂变软,背膘更易氧化,氧化发生率高达80%(祁周约等,1994)。

铁既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肉色的形成有决定性作用,又是机体抗氧化系统过氧化氢酶的辅助因子,对防止脂类氧化、保持猪肉风味具有重要作用。但日粮中Fe达200mg/Kg时,则会显著增加非血红素铁和脂类过氧化反应产物的含量。因此,应避免在猪日粮中使用高Cu及控制日粮中Fe的水平。2.3必需微量元素盈缺与生态环境必需微量元素在猪体内的利用率较低。过量使用必需微量元素,除了造成在畜禽组织中大量沉积外,这类元素还将随粪便排出体外,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尤其是在当前养猪生产集约化程度大幅度提高。饲养密度和饲养规模急剧增加以及多数饲料企业或养殖企业因商业目的仍停留在使用无机形式微量元素的情况下,长期如此必然造成对空气。水体、土壤等环境的严重破坏。

关受江等(1995)报道,饲喂高Cu(CuSO4,150、200、250和300mg/kg)日粮的猪,每天由粪便排出的Cu分别占食入量的98.95%、97.86%、87.3%和96.06%。当大量Cu进入土壤后,土壤和植被中Cu含量也相应大量增加。Feenstra等(1993)用富含Cu的猪粪水(含Cu700-3000mg/kg)给草地施肥,收获的干草其Cu含量达到42mg/kg,绵羊采食后即发生中毒死亡。含高浓度必需微量元素的粪便一旦污染水源可降低水体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生物死亡。鱼类对高铜敏感性远远超过哺乳动物,对鱼来说,96h的Cu半致死量为0.lmg/kg。另外,粪便是较好的有机肥料,但如果Cu、Zn和Sn等必需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则肥用效果将大大降低,原因是粪便中的高铜是短期应激因子(碱性高、致缺氧等)之一,可抑制或杀灭分解有机物的细菌,减少粪便的分解速度。

畜牧业生产中必需微量元素添加过量,不仅破坏养殖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人体健康,同时也给畜牧场自身发展以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目前英美等国已不再提倡在畜禽生产中使用高Cu日粮,日本也已于1997年通过立法形式将仔猪日粮Cu限量降至45mg/kg,将生长肥育猪的日粮Cu限量降至10mg/kg;2.4必需微量元素盈缺与饲料资源缺乏问题饲料是养猪生产的物质基础,目前饲料资源紧缺成为我国养猪生产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素。

另一方面饲料管理不善及饲料转化率低造成浪费。其中饲料资源的浪费除了表现在有限的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外,还表现在配合饲料营养不平衡而使有限的营养元素没有被充分利用。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途径是提高饲料利用的科学性,用有限的饲料换取更多的畜产品。饲料资源的利用受必需微量元素盈缺状况的影响。消除或减少必需微量元素的盈缺状况,提高必需微量元素原料的相对利用率,进而减少饲料原料的需要量,可缓解我国饲粮紧缺状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