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养不良出现在社会中坚阶层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7-26
    营养全体提高 关乎经济发展

    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超过800美元以上时,是人们膳食模式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疾病谱的转变时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主办的首届中国公众营养国际论坛近日在北京召开。论坛警告:中国的人均GDP已达八百美元以上,但国民的营养不良并未得到显著改善,反而呈现“总量放大”和结构更趋复杂的发展趋势。

    中国居民的营养现状已经到了“非抓不可的危险阶段”了

    论坛惊呼,西方国家的营养不良出现在社会底层,而中国的营养不良出现在社会的中坚阶层。公司白领、政府工作人员,高学历以及高收入群体,这些最有条件能获得充足营养的群体,已经成为了中国营养不良的“高危人群”。“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已经是大家公认的集体“三高”。据卫生部统计,现在我国15岁至64岁的劳动人口中间,慢性病的发生率已经达到52%,我国死于慢性病的已占全部死亡的70%以上。营养不良还严重影响儿童的体格和智力的发育,甚至导致儿童死亡率的升高。

    微量元素缺乏损失GDP3%至5%

    世界银行的统计表明,仅微量营养素缺乏,对发展中国家经济造成的损失至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至5%。据介绍,英国等西欧一些国家将1970年至1980年间经济增长的50%归功于营养和健康状况的改善。消除碘、维生素A和铁的缺乏,能提高人群平均智商10至15分。中国居民上述的这种营养状况严重影响成年人的健康水平、工作成就和劳动能力下降,从而影响国民健康水平的整体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将把营养强化作为改善公众营养的重要方式

    营养强化的主要对象是容易发生营养问题的低收入人群和地方性营养缺乏症的高危人群,强化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碘、维生素A和维生素B族等。在我国营养强化也包括潜在的营养缺乏人群,如希望减肥的年轻女性,对食物特别挑剔的人,牙齿不好的人,大量饮酒者,吸烟者,口服避孕药者,生活压力大的人,饮食不规律的人,经常在外就餐者。孕妇和乳母等都可以从营养强化食品中获得益处。

    论坛建议,发展急需的营养产业。依靠传统农业与食品工业的发展已不能很好地解决公众营养问题,公众营养需求出现了新的动向。城市与发达地区对营养信息和营养产品的需求正在快速成长,低脂肪、低热量的食品、营养强化食品、营养补充剂等,为营养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

    贫困地区营养改善需要“扶贫攻坚”廉价高效的营养产品。从全球市场看,营养产业的增长速度比较快,平均年增长速度是7.75%,远远快于GDP增长速度。

    专家建议,中国营养产业要消费启蒙,启动营养市场,纳入国家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兴建中国营养产业示范基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