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的“头脑冲击波”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8-02
    靠人才扶贫困 用知识换经济 大学生村官的“头脑冲击波”

    日前,从青海省有关部门传来消息,今年上半年村级换届工作中,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已任职3年的12名大学生村官,全部以超过90%的高票再次当选村干部。

    有关专家指出,这是一条既有利于西部农村脱贫致富,又解决了大学生分配困难两难问题的有效途径。

    青海省属于典型的资源富省、经济穷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长期处于全国末位,47个县都属于农牧区,贫困人口比例大。

    从2001年到2004年,共有540名大学毕业生被分配到门源县工作。在门源县,有70%的农户仍然靠传统的放养方式生活,农牧民收入水平低下。由于县里几乎没有民营企业,一些学工商管理、国际商务、饭店管理等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在门源县根本找不到用武之地。

    此时,县委在109个村里进行了调研,发现在乡镇一级干部中,很难找到35岁以下的干部。而村级组织条例又明确规定,村与村之间的带头人不能互相流动。

    2002年,门源县委县政府开始实施新的干部管理体制:从全县滞留的大学毕业生中,经组织推荐、严格考察等程序,遴选出12名优秀大学生,将他们分别派到12个乡镇发展相对滞后、“两委”班子较弱和经济发展有一定特色的12个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或采取村民补选的方法担任村委会主任。试用期1年,任期3年。

    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法律系的马生莲、才仁洛加、祁海涛,以及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经济管理专业的白炳智等12名大学生村官,于2002年9月走马上任。

    上任前,县委组织部与他们订下了“军令状”:如果他们在3年内干出实绩,切实解决群众困难,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将把他们作为后备干部选入县里的干部人才库,或者予以提拔;如果不能胜任,将被淘汰出局。实际上,这是新形势下用人思路的一种转变:干部也要进行签约管理,优胜劣汰。

    12名年轻的村官上任伊始即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每年要接受双重考核,乡镇和县委组织部要给他们打分,进行工作评价。在帮民富、解民忧这个惟一的考核标准下,如果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村官,马上会有人来替换。

    门源县委书记坦言,此举就是干部管理体制下的一个新探索,就是要把以前那种干部从学校到机关再到机关的做法转变为从学校到村到乡到镇再到机关的做法,只有经过基层锻炼的干部,心里才切切实实装着老百姓。

    门源县南关村,是县里有名的“难管村”,一些村民思想意识不解放,政策落实难度大。22岁的马生莲刚到南关村就受到了村民的质疑:一个黄毛丫头,能管得了什么事情?

    有一次,马生莲调解两户人家的纠纷,竟被那两家人赶了出去。刚开始的3个月,马生莲只能挨家挨户地瞎转,不知道该干些什么。

    一天,马生莲来到村里惟一的超生户马玉华家里,看到眼前的情景,她惊呆了。自从丈夫出车祸去世后,马玉华只得独自一人养活4个孩子,不久因为劳累而一病不起。家里冰锅冷灶,幼小的孩子嗷嗷待哺。马生莲利用村民大会的机会,在会上为马玉华搞募捐,村民们纷纷解囊,为马玉华募集到了面粉、青油和钱。

    就这样,3个月后,村里人和马生莲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人们亲切地称她为“小马书记”。只要村里有产权不清、土地纠纷、家庭纠纷需要用到法律知识的,都会找到马生莲让她帮助解决。目前,“小马书记”已为村里办起了砂石厂、良种繁育基地,安置剩余劳动力100人。

    学经济管理专业的白炳智是门源县最贫困的阴田乡米麻隆村村支部副书记。米麻隆村有着丰富的草山资源,但白炳智发现,农牧民对草山的利用还处于原始的放牧状态,牛羊任意吃草,过牧现象严重。为什么不能利用圈养舍饲牛羊,科学利用草场呢?白炳智找到村里一家人作为试点,他四处奔波,要资金要项目,终于盖起了全村最大最标准的暖棚,为全村扩大牧业规模提供了样板。白炳智为本村争取了35幢牛羊育肥暖棚,人均增收280元。此外,他还带领群众修建乡村道路50公里,解决了百姓行路难问题。

    12名大学生村官都为农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们制订了结合实际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南关村要依托南关清真寺,建设回族风情一条街;米麻隆村应主要发展农区畜牧业,并积极开展劳务经济;药草梁村应发展上规模的舍饲业,并依托祁连山主峰岗什卡雪峰开办帐房宾馆,发展旅游业……每一份经济发展规划书中都力透着这些大学生村官的真知灼见。 (刘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