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业展望——2000年~2007年(1)

来源: 作者: 时间:2005-08-10
这份报告对2007年国际上对主要农产品的供应,需求和贸易提供了基线预测,该预测提供了支持这些报告的国外的详细资料,强劲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与更多的开放的国外市场和中国作为主要的批量农产品进口国的出现结合,对美国的农产品出口保持着极大的利润。美国农业出口总价值被规划为从1997财政年度的573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近850亿美元。这些预测是有条件的方案,即假定1996年到2007年美国的农业法规具有连续性,无动荡,气候正常并有特殊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外国的政治条件。预测的完成基于1997年12月的信息资料,反映了一个模式结果和分析判断的综合。

大量农产品的全球贸易预测在1998~2007年间将有相对强大的增长。由糙谷引导的粮食贸易期望在农产品中显示出最大的增长,尤其在2000~2007年间。尽管在东南亚未来几年中需求缓慢,但是预测的贸易利润却为大多数发展中地区的相对强大的经济增长所左右,这些地区包括中国、南亚和东南亚、拉丁美洲、北非和中东。在许多国家起源于多边和单边改革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国内政策和贸易政策也有望扩大大批量的农产品贸易。在发展中国家较高的收入有望能导致饮食的多样化,以增加肉类需求、扩大牲畜饲养并增加饲料粮的需求。期望小麦的贸易有助于增加发展中国家的收入。由于发展中国家牲畜饲养增加推动糙谷贸易,大豆和肉类的联合贸易也有望有相对大的增加。豆油贸易有望能维持比80年代快的增长,但由于它的相对较高的价格而慢于某些竞争油类。这是原棉的需求和贸易有望强于90年代初期,但不像80年代那样,当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合成纤维等棉花替代品。

美同出口增长预测在大多数批量农产品上有所增加。美国小麦和糙谷的出口预测是增加最快的。在2000年以后,美国小麦出口增加预测会减慢,这是因为世界小麦价格上涨和期望欧盟的无补贴的竞争。美国水稻出口量将停留在接近国内的需求水平,获取了接近美国产品的全部利润。大豆及其制品的出口预测比80年代增加更快。然而外国的竞争和美国减缓的面积效益可能限制出口增加,这是相对于2000年后的竞争而言的。原棉出口预测在1998~2007年的大多数年度将会增加,这得益于需求的增加和一些国家竞争的减少

在1998~2000年美国小麦预测可获得世界贸易的一个增加的份额,然后美国份额由于欧盟的无补贴竞争而稳定。对于其他作物,预测美国市场份额总体上将保持不变。2000年后尽管像东欧国家竞争者的出现可能会限制美国在糙谷贸易方面的利益,但是减少的竞争将导致美国在世界糙谷贸易中的份额的增加,美国水稻市场份额预测会下降,是由于最小的国内水稻生产利润和强大的国内消费。由于南美的竞争以及美国种植面积的压力,美国的大豆及其制品的市场份额预测将会继续逐渐下降。美国在世界棉花贸易中的份额预测将在25%左右,因为许多外国生产者将棉花生产转向消费和价值增加了的纺织品,从而减少了原棉的出口。

在亚洲尽管近期增长衰退,但总体上全球经济增长有望能刺激肉类需求和贸易的较长期的增长。已经减少的贸易壁垒,主要在东亚,将刺激贸易增长。在太平洋地区和拉丁美洲的几个国家肉类需求有望增加,美国已决定向这些市场提供大量的肉类产品。

前苏联肉类进口的增长预测会减慢。2000年后尽管肉类消费的下降将减慢且需求将转变,但前苏联国内肉类生产预测将开始增加,这能减少该地区对进口肉类的依赖性,尽管美国希望继续向这些市场提供低价产品。

在1998~2007年间美国肉类出口值预测平均每年增长约4%,比过去几年的快速增长期稍低一点。尽管出口量将增加,但低价值的肉类产品增加的份额可能减缓总值的增长。

一、农业价格预测

随着贸易相对强大的增长,基线预测为主要农产品指出了紧张的市场形势,主要农产品的预测价格至2007年将继续以较低的速度下降。加强美国和全球的作物价格来源于需求的预期增长以及产量的稍微缓慢的增长。尽管作物面积有望随价格刺激而增长,但主要作物在许多地区于1985~1996年间的产量效益却在下降。尽管产量被期望将对价格刺激作出反应,但是全球供给在稳定价格的环境中的反应程度在展望中却是一个重要的不确定因素。

当预测作物稳定的实际价格时,期望肉类价格能连续下降,和它们的长期趋势保持一致。尤其在美国,期望稳定的饲料价格的影响能通过持续的有效利润得到补偿,这和改进饲料生产及肉类工业的协作有关。

二、美国农业贸易预测

美国农业出口总值预计从1997年的573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626亿美元,到2000年达到850亿美元。美国进口预计从1997年的358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504美元贸易顺差从1997年的215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339亿美元。1997年出口值的下降主要反映了较低的粮食价格。然而高价值产品出口的连续强劲增长使1997年的出口值仅次于1996年的记录。1997~2007年期望持续的高价值产品出口增长速度为每年大约4.6%。尽管批量出口预计会持续慢于高价值产品出口,但是和20世纪80年代相比,批量出口较快的增长仍被期望成为2000~2007年总出口量预计每年增长3.9%,其中批量出口每年增长约为2.9%。

由于高价值产品出口的更大增长,高价值产品的份额预测从61%增加到63%以上。高价值产品利润和大多数是来自园艺产品,而园艺产品预计从1997~2007每年增加5.6%。由牛肉、猪肉和家禽为主的动物产品出口这期间每年将增加4.2%。从1997~2007年,美国进口预计每年增加3.5%。最大的进口项目园艺产品进口每年将增加4.6%。动物产品进口的增加将从1997~2000年的5.9%下降到2000~2007年的3.2%。

三、主要的不确定因素

该贸易预测对亚洲发展中国家持续强劲的经济增长的假定,以及拉丁美洲、北非和中东的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都是敏感的。基线宏观经济假定仅考虑了到1997年11月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在亚洲及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估计的经济发展的影响自1997年11月以来则没有考虑。

价格和贸易预测是与作物生产的预期利润紧密联系的。产量对稳定的价格环境和以市场为导向的政策的反映,以及对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条件的反映是不确定的

更特殊的是,预测对中国、欧盟以及转型经济的前苏联和中东的供给、需求和政策发展的不确定的展望是很敏感的。

由于中国快速发展、结构变化及政策改革使得对将来政策和技术供应和需求的分析变得极为复杂,因此对中国这个巨大市场的预测具有不确定性。欧盟贸易规划取决于乌拉圭回合谈判所规定的政策调整和将来的供求关系的假设上。尽管前苏联在世界谷物贸易中的地位日趋下降,正确分析前苏联和中、东欧国家在转型经济中的经济关系和将来的政策还是困难重重。

--------------------------------------------------------------------------------

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和人口假定 [返回目录]

对宏观经济的估测在1997年11月进行,其中对1998年宏观经济变量的估计是最有可能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金融市场情况作出短期预测的。对1999年的估测则是处于短期预测与长期预测之间的过渡期预测,对1999~2007年间宏观经济的长期估测则反映了与主要宏观经济变最之间的标准关系相连结的一些指标的变化趋势。在第2年之后的预测就不再有商业周期的预测,这说明商业周期以及对宏观经济造成的震荡如油价剧烈上涨不能被准确预测一样,这种宏观经济的调整可避免因引入不可预知的宏观经济变量变化而造成的对农业长期基线预测的歪曲。

一、美国宏观经济估测

美国经济从1991年恢复,现在正处于成熟期。1997年GDP增长约3.5%,失业率平均为5.0%,比1996年降低了0.4%。引起1997年GDP增长的因素是,计算机领域商业投资的增加,消费者的家具器械及劳务消费的增加。在商业周期此阶段的低失业率意味着劳务市场的紧缩和由工资引起的通货膨胀的增长。然而1997年物价仅增长了2.5%,比1996年增长少,而劳动生产力大大增长,包含劳务费的总补贴仅有少量增长。

1998年GDP和就业率的增加将会比1997年有所减慢,主要是因为投资增加的减慢(尤其是计算机设备方面)及消费者对耐久性物品购买量增加的减慢,由于劳务市场仍将紧缩,工资和补贴相对于利润来说将会升高。随着利率缓慢增加及信贷要求变紧,1998年利润增长率的降低将会降低原先商业设备消费量的快速增长,1998年美元仍将相对坚挺,因而计算机设备价格降低不会像1997年剧烈。

虽然欧洲1998年经济前景有所改善,美元的坚挺仍将限制美国出口量的增加。1998年消费最和投资量增加将会减慢、贸易赤字将增加而政府购买将下降,这些将导致GDP增长率约为2.3%,GDP增长率的减缓将阻止严重的劳务市场及生产阻塞现象发生从而限制1998年的通货膨胀,物价据预测将增长2.9%,比1997年增长快。考虑到缓慢的GDP增长值及低通货膨胀率,美国利率虽比1997年略有增长,但可望1998年全年处于较为稳定状态。

从长远来说,基线宏观经济预测表明美国经济正在从80年代底及90年代初的低增长状态中恢复。据预测,从1998~2007年,经济将每年增长2.5%,由于经济更加开放,真实补贴将会落后于生产力增长,商业和股息收入相对于工资有所增长,因而个人收入将增加。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将会等速于GDP增加。

美国宏观经济长期预测中几个主要预测如下:

●金融政策将紧缩,联邦政府财政预算将在2002年达到平衡。虽然地方政府开支增加,从1999年到2002年总的政府开支增长平均仅为0.3%,2002年将可能看到自1969年以来联邦政府财政预算第一次出现少量余额,从2003年到2007年到政府开支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相同。

●尽管政府赤字减小,联邦政府储备将仍用于遏制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在1998~2007年将每年递增5.3%,表明货币政策略为收紧,GDP曾长趋势为2.5%。

●原油实价从1999~2007年将每年上涨1.1%,这与能源部在1997年1月所做的中期预测相一致。

●1998~2007年劳动力增长率为1.1%~1.2%.这比以前15年的增长约有加快,生产力提高主要是由于GDP中投资份额的增加、原油和材料价格的缓慢增长以及由财政赤字减少引起的利率增长的缓慢。NAFTA和GATT协约得贸易自由化,也将促进这一时期生产力的增长。

●就业率到2005年为止将以每年1.3%~14%的速度递增,这与劳动统计部的预测相一致,也与福利制度和残疾标准的紧缩及据预测的移民量相一致。从2006年到2007年,随着大量在第一个婴儿潮出生的人的退休,就业率增长将会降低。

除了美国以外的DECD国家的真实GDP增长率将在2001年达2.4%,从2002年到2007年平均为2.2%。

●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减少及预期通货膨胀降低表明美国利率差要低于其贸易伙伴国。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仍将高于加拿大和日本,但接近于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通货膨胀率差值将使得美元价值从2000年到2007年略有下降。

只要没有物价的陡变或宏观经济政策的突变,经济稳定增长也就意味着稳定的通货膨胀。据预测下一个十年中物价通胀率平均约为3%。这一较低通货膨胀预测是假设货币政策致力于遏制通货膨胀为前提的,真实的短期国库债券利率将平均低于3%,反映了相对较紧的联邦储备政策及金融赤字减小的有利影响。真实长期国库券利率约为4%,表明随金融赤字的消除,政府对信贷的限制要求将降低。

稳定的国内金融环境,由乌拉圭回合谈判和NAFTA协约引起的全球贸易自由化,较低的油价以及OECD国家经济的缓慢增长,意味着美国出口量将比进口量增加更快。因而美国贸易赤字将会在2007年降至目前的一半。

同60年代看到的一样,强劲的出口增长势头及国内消费需求量的增加都会刺激资本投入的大量增加。较高的货币贬值将进一步提高总投资量,其中对短期设备的投资多于对长期工厂建设的投资。低利率及信贷市场中来自联邦政府的竞争减少都将促进投资增加。

消除财政预算赤字和降低贸易赤字对国内私人消费只会略有调节。因此,消费者购买量增加将同GDP一样快,GDP中消费量的份额在2007年将与1997年大致相当。不过,由于政府购买量的缓慢增加,GDP的投资和出口份额将会增加。

二、国际宏观经济预测

在基线中对国际宏观经济的估测在1997年10月完成。预测在下一个10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比1990~1996年要快。真实GDP至2007年将以每年3.2%的速度增加,而1990~1996年期间年增长率为2.3%。虽然1997年东南亚货币贬值及相应经济发展变缓,发展中的亚洲经济仍将处于发展势头领先的地位。亚洲产品总产量在下一个十年将以每年6.6%的速度增长,比1990~1996年期间的7.8%略有下降,拉丁美洲、北非、东欧及前苏联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有明显增加,发达国家包括美国的经济,将以2.4%~2.5%的潜在GDP增长率的速度增长。预测通货膨胀率在发达国家较低而在发展中国家为中等水平,油价预测每年将升高1.1%。

发达国家经济

在下一个10年,发达国家经济将从90年代上半期的低增长率有所提高。低的通货膨胀率及由其引起的低利率将会使得这些国家总产出接近潜在水平。除日本以外其他国家经济预算将大致达到平衡。不过外在不平衡仍存在,尤其是美国与日本和中国之间的大的贸易逆差。在这些主要发达国家中,只有美国将继续产生大的活期存款赤字,意味着美国将有相对较高的利率来补贴赤字。

欧盟

即将成立的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货币统一组织及单一货币的发行将会提高跨国贸易的效率并加强西欧各国之间的投资,由以德国为基地引导的统一的金融政策及严格的货币政策将促进欧盟在下一世纪初保持更稳定的经济增长。据预测,欧洲经济从2002~2007年将平均增长2.2%,而人口增长将达最低记录。

与美国相比,欧洲失业率仍将较高,但随着劳务市场放松及更灵活的工资制度的采取,失业率将会逐渐下降。在强大的统一货币——欧元的稳定作用下,通货膨胀将得到有效控制,成员国金融的联合统一将减少预期通货膨胀及长期较低的利率,随欧元在世界贸易及国际储备中更广泛的应用,欧元将会增值。由于货币的统一,各国利率差值将会消失,金融市场包括整个联合体区域,因此投资机会将不可像过去那样依赖于各国自己相对的资金量。

更广泛的欧洲各国之间的贸易将促进同种产品和服务价格的arbitrage,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可对不同国家之间的价格做相对比较。虽然各国之间工人的流动性还不强,但各国之间资金的自由流动使得投资者可跨国进行更公平竞争。对一些过渡期经济体,尤其是前苏联来说,即使它们没有以前的东扩,它们与东欧更紧密的联系也将为它们提供更多的贸易和投资机会。随着过渡型经济国家人均收入的增加,它们从欧盟的进口量也将相应增加。

日本

日本经济最终将走出90年代以来的疲软状态,随着日本银行逐渐加强资金基础以乃房地产和股市市场反弹,日本国内需求将会复苏,制造业将主要以出口高产值产品为主导,向更具经济活力的方向发展,从更长远来说,东南亚经济复苏将为日本资金及产品提供更多市场。

随着日本经济恢复及利率的最终升高,日元将有望增值,但活期存款余额仍将很大。日本金融市场的放松将吸引更多外来投资,这也将使日元增值。日本零售和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将降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日本经济的结构缺陷是存款多于投资,这可从活期存款的大量余额看出,这一基础性的不平衡再加上无关税的障碍使得进口和外来投资受限制,导致国内经济与国际间竞争脱离。一些非制造业如农业、建筑业及发电业的高的内部花费阻止了投资者和消费者。同金融市场一样,将自由度放大将会有助于国内消费需求的持续(尤其是私人消费和投资),同时也促进了进口。

加拿大

加拿大在90年代经济增长模式大致与美国相同,主要因为这两个邻国之间紧密的贸易与投资联系,双方都是对方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NAFTA更加强了这一关系。加拿大在90年代一直与美国有贸易余额,82%的出口均运往美国。竞争力强的加元也极大影响了这一模式,从1990年以来,加元相对于美元的稳定贬值及较低的通货膨胀率使得加元的兑换率、竞争力加强。

加拿大将来的发展道路极大部分依赖于美国经济发展的步伐,也将因它与亚洲和墨西哥之间的贸易得到加强,随着APEC关系的更加密切,加拿大与亚洲在现有较大份额的贸易基础上将更进一步扩大。与墨西哥的贸易已受NAFTA协议的刺激而正处在上升之中。加拿大贸易余额据预测在2000年之后将继续增长。

加拿大福利机构从大的赤字到余额的转变是促进该国发展的主要因素。随利率大大下跌,政府消耗的减少及私人投资和消费基金的增加使得市场活力从以前的疲软状态得到复苏,低的通货膨胀及利率将使下一个十年中GDP良好增长。另外,外债作为GDP的一部分将在下一个10年降低35%,固定的资金的形成将引导国内市场短期和长期的需求。作为GDP一部分的国家储备将增至22%,而美国仅13.5%。

过渡型经济体

与刚开始改革的国家比,在向市场经济转变中走在前面的国家具有更高的发展势头。走在最前头的有波兰、巴尔干国家、捷克共和国、匈牙利、克罗地亚、斯洛伐克共和国、斯洛维亚,其次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以及前苏联。衡量改革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是与GDP的增高一致的,也就是与世界经济的接轨程度,包括贸易流通、投资流通及货币兑换性。与其他国家之间贸易的自由度、外来直接投资及证券投资量指示了该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及相对竞争力。

中东欧

这一地区的过渡型经济体除保加利亚以外,在经历由于从中心计划撤出而导致的90年代初严重的经济收缩之后,其经济在1994~1996年均有相对较快的增长。波兰、匈牙利及捷克共和国在进行市场改革和对外开放之后有望在90年代后期增长率平均达到5%。他们的贸易模式从模仿前苏联到现在向西方靠拢是引起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但一些国家如保加利亚,改革才刚刚开始。罗马尼亚在最近政府进行重大经济干预之后,将会更快赶上它周围发达国家的发展步伐。这一区域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在下一个10年经济增长率将超过4%。它们相对于前苏联的主要优势是与欧盟联系更密切。外来直接投资尤其是来自德国等高消费国家的投资,将增加此区域的出口能力。作为联系东方和西方的桥梁,这一地区将随着越来越多的贸易在它们国家的流通而受益。

前苏联

经历几乎10年的经济紧缩和挫折,前苏联的国家将在下一个10年有一缓慢但乐观的发展前景,在俄罗斯,GDP年增长值在1999年将达到1.5%,2001年将增至3%。一些小国从1996年已开始增长,1998年将达到3%。从2002年到2007年此区域总的GDP增长平均将达到3%~3.5%,私有化和以市场为基础的价格体制终于有助于生产和消费的提高,外国投资正逐渐增多,通货膨胀正逐渐被遏制,卢布正在稳固,资金外流正在减轻,俄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虽还不能调控整个银行系统的运行,但至少控制了信用生成及停止采用金属充当货币的政府消耗。

乌克兰的中期发展是缓慢的,不过在它经济更长一段时期的结构调整及脱离政府支助之后,发展将会加快。乌克兰要提高收入水平,它与俄罗斯及其他前苏联成员国之间贸易的发展至关重要,FSV的较小国家将有较高的增长率:这是由于其农产品及自然资源尤其是原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及贸易的增长。尽管如此,只有吸收更多外资,它们的增长速率才会加快。

发展中国家

总的来说,与1990~1996年5%的增长率相比,发展中国家在下一个10年将平均保持5.5%的增长速度。只要发展国家经济正常发展或恢复,而美国、欧洲、日本的利率无显著升高,拉丁美洲正在发展的市场将会吸引更多外资,在南亚货币贬值将会刺激更灵活的货币兑换率,这将阻止货币增值并抵制投机性基金流入或过多借外债。及时和透明的统计预算加强了金融系统并严格规范了银行制度,这将减少过多借款的风险,而且从长远来看将促进稳定的经济增长。

墨西哥

墨西哥经济几乎已经从1994年底因比索贬值而加重的经济衰退中完全恢复过来。虽然国内就工资和以前消费水平而言还未恢复于原先水平,其商业投资和出口增加已进入正规化。中期发展预测与潜在GDP增长相一致,为5.5%,因NAFTA协约而引起的外资流入及与美国贸易的扩大,提高了墨西哥的生产及出口能力,1994~1995年间比索贬值近50%,使得墨西哥出口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

但从1996年开始,比索与美元相比已开始增值,这主要是因为墨西哥成功地吸引了外资。也就是说,尽管兑换率不稳定,通货膨胀比美国高,但墨西哥整体经济以及保有比索的信誉很强。不过购买力的增长引起了进口增加,导致贸易赤字和更高的活期存款赤字,墨西哥经济长期增长率将降至4.6%,因为它需要进一步使它的机构现代化并建立起竞争力强的出口工业。这些将使得外来资金及中间投资增加,从而在2000年以后的活期存款赤字增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