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检员”制度:一种成功的尝试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8-16
    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是苏州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镇。截至2004年底,该园区进出口总额达到281.3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4.47亿美元。有46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园区,投资综合经济实力已跻身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前列。但是,与之相适应的苏州局园区唯亭通关点的开通以及园区出口加工区A、B区和园区保税物流中心的封关运作,却让该局园区办事处20名人员不堪重负。而类似的情况在苏州新区也同样存在。

    苏州局虽然通过增加编制、推行业务改革以及加强培养复合型人才、对人员优化组合等举措,但苏州经济的迅猛发展,还是让该局的检验检疫人力捉襟见肘。如何既能切实解决人员紧缺问题,又能保证工作质量,提高把关成效呢?

    苏州局局长、党组书记陶向阳在长期的调研中,反复探寻检验检疫行政执法工作与人员具体行政行为相一致的最佳平衡点。他发现,并非所有的检验检疫工作都必须由执法人员亲自从事,特别是一些辅助性工作完全可以让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的非行政执法人员去完成。这样,既可以减轻检验检疫人员的工作量,又能提高工作效率,也不影响行政执法的严肃性,并可为社会解决一部分再就业问题,可谓一举数得。组建协检员队伍的思路在陶向阳局长的脑海中变得清晰起来。

    “有为才有位”。近年来苏州局不断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提高把关成效和服务效能,全力促进苏州经济的发展,赢得了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组建协检员的想法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工业园区管委会专门发文批准30名编制,划拨了首批招聘20名协检员所需的120万元经费;新区管委会和吴中区政府也相继拨出了23名协检员所需的138万元款项。

    一支由地方政府批准成立、地方财政拨款,向社会公开招聘、择优录用,参照检验检疫管理模式,并由苏州局和地方政府共同组建的协检员队伍很快活跃在苏州局的协助检验检疫岗位,成为促进苏州检验检疫事业发展的又一支生力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为该局协检员队伍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协检员队伍整体素质是这支队伍能否打硬仗的关键所在。协检员队伍成立伊始,苏州局就对这支虽然没有行政执法资格,但必须具有行政执法本领的队伍进行准军事化训练。将协检员纳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按照工作要求和岗位职责进行考核。

    全方位的规范管理,使协检员一踏入苏州检验检疫大门,便置身于文明、公正、廉洁、高效的氛围之中。在老同志的传帮带下,协检员们很快适应了各个环节的检验检疫工作。今年上半年,协检员们协助检验检疫人员截获的进境有害生物达631批次,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媒介生物48批。工业园区的检验检疫业务量达到22436批,较去年同比增长61.8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