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草畜产业发展比较优势与前景展望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8-17
    发展草食畜牧业。与2000年相比,2004年全省牛饲养量503万头,存栏390万头、出栏113万头;羊饲养量2151万支,存栏1409万支、出栏742万支;牛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畜牧业生产的高速增长,甘肃省畜牧业发展出现了蓬勃的态势。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见效最快的支柱产业,尤其是草食畜牧业已日益成为畜牧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对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和解决农村就业正发挥着与日俱增的作用。

    一、甘肃省草畜产业发展现状

    1、草食畜牧业及相关产品发展强劲。  全省各地把草畜业作为农民增收和发展农村经济的突破口,大力实施科技兴牧战略,大力羊肉产量23.4万吨,增长了52.1%;人工草地留床面积1590万亩,加工草产品30.6万吨,分别增长了34.8%和4.1倍;全年牛奶产量达25.51万吨,比上年增长15%。牛羊产值占畜牧业比重达37.6%。

    2、农畜产品价格全面上涨。  受国际、国内市场行情及供给关系变化影响,今年的粮食、肉类、蔬菜等农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且涨幅均在10%以上。据农产品生产资料价格调查显示:2004年农产品价格比2003年同期上涨13.06个百分点。

    3、产业化水平有所提升。 全省建设养殖小区1815个,规模养殖场4135个,规模养殖户69万户,年存栏、出栏畜禽分别占全省总量的30%左右。有36个牛羊肉加工企业,年产值5.2亿元;乳品加工企业44个,日处理鲜奶能力300吨以上,年产值7.4亿元;皮毛加工企业33个,年产值4.42亿元;牧草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69个,年实际加工草产品达60万吨以上。初步形成了陇东肉牛基地、中部肉羊基地和兰州、酒泉奶业基地。

    4、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全省目前有畜禽良种场114个,年生产提供良种畜27万头(只),良种牛冻精50万支。省家畜繁育中心等6个单位已在开展牛羊胚胎移植工作,至今共生产牛羊胚胎2318枚,移植4348枚,产活良种畜1200头(只)。

    二、我省畜牧业的比较优势

    (一)资源优势

    1、草原畜牧业优势。  甘肃省共有牧草地1429.94万公顷,居全国第5位。其中:全省可利用天然草场面积2.41亿亩、农作物秸秆1200万吨,利用率25%左右。仅此两项,理论载畜量850万个羊单位(秸秆利用率每提高1%,就可多饲养16万个羊单位)。2003年,全省人工种草保留面积1540万亩,居全国第一位;人工种草面积年均增长率为11.8%。人工草地生产的优质青干草可饲养2994万个羊单位,基本实现了种草养畜、草畜平衡、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2、农区畜牧业优势。  在我省农区,农民有饲喂草食家畜的传统。农区和半农半牧区还有大量的天然优质饲料,如玉米秸秆、优质苜蓿、饲用甜菜及其它禾本科植物、农作物副产品等,其储量和质量均远远超过东部地区,这也为在我省发展牛羊产业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物质基础。农区农作物秸秆利用率很低,如果将农作物秸秆和副产品充分利用起来,农区、半农半牧区的草食牲畜将能够增加1倍,所以农区畜牧业发展潜力巨大。

    3、品种资源优势。  甘肃省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食草家畜种质资源,如陇东的早胜牛、关山红牛及遗传性状丰富的高原黑、白牦牛等。这些优良品种和特色品种为我省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产品优势

    我省地处西北内陆,地域跨度大,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和生态条件,具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属农牧交错地带。在一些地方由于农业生产主要以传统方式为主,工业污染相对较小,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优良,是发展绿色畜牧业和生产绿色食品的优势区域。尤其对于发展以资源、气候、生产条件为基础的特色畜牧业提供了优越环境,饲料资源相对丰富,发展草食畜牧业的潜力巨大,现已初步形成牛奶、牛肉、皮革、毛绒制品等一系列特色产业、特色产品。

    (三)政策优势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在政策、资金和科技等方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扶持西部农牧业的发展。集中科研力量对草畜品种进行改良,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动物疫病防治监控体系。对于西部地区的生态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当作重中之重来抓。根据西部地区草场退化、沙化、盐碱化的现实情况,国家动用专项治理资金,进行草原生态治理、建设和保护。各地在保护草原资源,维护草原生态平衡的基础上,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实行“划区轮牧”、“舍饲圈养”、“围封转移”等措施。同时,积极鼓励发展农区畜牧业,一些地区免收牧业税,对于奶牛养殖、肉牛育肥和特色养殖给予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四)生产成本优势

    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低,这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牛肉和羊肉市场价格比国际市场价格分别低84%和57%,而甘肃省的牛肉、羊肉价格又低于国内市场价格。从国内牛羊肉分布状况看,南方牛羊肉主要从北方调入。充分利用西部地区剩余劳动力,对我省草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近几年,甘肃省把草畜产业作为一个大产业进行推动,它蕴藏的潜力已经明显地显现出来了。

    (五)市场优势

    随着膳食结构的调整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优质肉、奶、蛋的需求与日俱增。虽然我省地处内陆,经济欠发达,但是作为“亚欧大陆桥”重镇,是开拓中亚市场,联系远东的纽带,与东部相比,具有一定优势。中国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以后,国际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在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与价格的拉动下,我省草食畜牧业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六)保障体系 

    全省拥有畜牧兽医科研教学单位11所,从事畜牧业科研、教学、推广的技术人员1.03万人,另有乡村防疫员1.4万人,形成了省、地、县、乡四级兽医防治、动物检疫和畜牧技术推广体系,能有效地连接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提高养殖的专业化程度。

    三、问题与不足

    1、农牧区基础设施落后。 甘肃农村牧区社区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小城镇建设速度缓慢,在水、电、路、邮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目前仍有一些乡村不通邮路,人畜饮水困难,交通也不方便,加上居住分散,农畜产品流通成本很高,而且由于地域的限制,许多农牧区的农畜产品流通不畅。

    2、农牧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据调查,我省的农牧民平均文化程度为小学三年级。他们对新事物和现代畜牧生产经营理念的接受能力差,从而使我省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缓慢,新技术推广难度大。农牧民的市场参与积极性不高,不了解市场运行规律,严重制约了我省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3、农牧民负担依然过重。 甘肃省农牧区总体经济水平低,非农产业不发达,农村基层管理机构臃肿。这种格局下,农牧民收入较低且增幅不高,同时又要从有限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缴纳相关税费,中央虽三令五申要求地方政府减轻农牧民负担,但地方政府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搭车收费现象很难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4、科技投入不足。 我省畜牧业科研投入增长缓慢,产学研结合不够好。科技投入水平低下,与发达国家相差10倍以上。从事农业科研的人数少,每万名农业人口仅有6名科技人员,而且还有相当比例的农业科技人员闲置或流失,而发达国家每万名农业人口中就有40名农业科技人员。

    5、加工企业满足不了市场优质化要求。 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进入市场的畜产品大多是初级产品,而国外85%以上是深加工产品。畜产品品种单一,安全性、优质化等与市场需求存在差距,畜牧业生产满足不了市场优质化要求,无公害畜产品数量偏少,大多数畜产品达不到国际通行标准而无法打入国际市场。

    6、中介合作组织发育不充分。 目前龙头企业对畜牧业生产缺少牵引力和带动辐射作用,公司加农户模式发展不快,畜产品无法加工增值,牧民增产不增收。而且,畜牧业产、加、销分离,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运作难,缺乏相关行业组织服务。

    7、生产资料保障制度不完善。 畜牧业的生产对象是可以移动的,牧区的草原使用权承包到户,但其使用权在实施中得不到保护,因为大多草原不围栏,这就导致草场资源使用混乱,草原管理的制度不明确。

    四、促进甘肃省草畜产业发展的措施

    1、切实提高劳动力素质。 提高劳动力素质是提高农牧民就业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因此,要把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扫盲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的重点,切实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组织和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促进农牧民转移就业,增加农牧民收入,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的大事,也是事关城乡统筹发展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2、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 实践表明,通过畜产品加工,增值效益非常显著,如荷兰的牛、羊等畜产品由于在产业化开发中增加了科技含量,平均产值提高5倍以上,其中深加工后的生物制品提高产值达10倍以上,因而成为行销世界的畜牧业大国。正因为畜产品的初级产品和加工产品在经济收益上存在显著经济差异,它才能够有力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所在。据有关资料表明,发达国家的畜产品加工量占生产总量的70%,而我国肉类加工比重不到5%。这从一个侧面又说明了我国畜牧业增效存在着巨大的潜力。

    3、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让农牧民从农牧业产业化发展中得到实惠。 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集中资金重点扶持,带动农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采用合同契约制度、参股分红制度、全面经济核算制度,使企业和农户之间互惠互利、自负盈亏,讲求效益,并对全系统的营运和成本效益实行企业化管理。实施农牧互补战略,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真正将畜牧业发展为支柱产业,这样才能最终为农牧民增收创造条件。

    4、加快草产业发展。 甘肃省属于干旱地区,光热资源丰富,草具有很强的适应性。风沙地带种草比种树更容易成活,固沙效果更好,大面积种草会减轻沙尘暴带来的危害。品质高、绿色环保的肉奶产品离不开优质饲草。所以,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要突出优质牧草的比例,这样更科学、更合理。

    5、加快牛羊品种改良进程。 在推进农畜产品优质化、区域化和规模化生产,以胚胎移植站、人工授精站为依托,在全省组织实施牛羊品种改良,主要在重点区域开展牛羊品种引进、冻精改良,提高牛羊良种化养殖水平 ,夯实草食畜牧业发展基础。

    6、培育壮大中介合作组织。 通过行业合作组织规范市场发育,充分发挥合作组织的作用,把农户、生产企业和市场连接起来,向农户提供科学的养殖和防病防疫技术服务和信息,制定行业标准,搭建与政府对话的平台,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依据,推动产业发展进程。实行种养加、产加销一体化运作方式,农户通过协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组成联合体,协调生产经营活动,统一面对市场,以便确保生产者基本利益。龙头企业可与农户间以合同契约、生产资料供应、技术与资金支持以及股份制经营等方式相联系,实现畜牧业一体化经营,以提高组织化程度,促进畜牧业的大发展。

    7、推进自然畜牧业进程。 实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溯源父系、母系,从胚胎到餐桌全程跟踪记录,形成可追溯档案,控制和排除食品的不安全因素,在乳、肉加工企业中强制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及HACCP食品安全管理等认证体系。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尽量减少食品产地的工业污染,避免造成危害。这需要每个企业、各级政府及业内人士共同努力,按照自然畜牧业的要求,发展具有我省特色的草畜产业。也需要生产企业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生产出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创造我省畜产品名牌,从而在国内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以显示我省在自然畜牧业上的优势。

    五、前景展望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一体化,畜牧业已逐渐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广大农牧民增收致富的切入点。根据政府规划,通过建设300万亩优质牧草基地、30万头优质肉牛基地、100万只优质肉用羔羊基地、100万只优质绒山羊基地。到2010年,要基本实现草业大省、牧业强省建设目标。

    1.生产规模扩张:人工种草留床面积150万公顷(其中苜蓿草72万公顷),牧草产量1350万吨,草产品年加工能力达到350万吨,其中省内养畜转化200万吨,国内销售100万吨,出口50万吨。人工种草面积和草产品产量稳居全国首位。

    2.产品产量增加:饲养牛750万头、羊3000万只、高产奶牛10万头;牛、羊出栏分别达到200万头、1500万只。毛绒产量2万吨。其中肉羊产业由目前全国的第8位上升到前5位,实现保五争三;肉牛产业由目前的第13位跻入10位之前。 

    3.产出水平提高:牛羊良种化程度分别达到70%、75%;牛、羊出栏率分别达到36%、100%,个体产肉量分别达到130公斤、18公斤以上,饲养周期普遍缩短,病死率明显下降。

    4.产业化程度提升:全省养殖、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及各种形式的畜牧产业化组织达到500家,直接带动农户50万户,规模养殖场5000个,规模养殖户100万户。牧草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168个,其中带动型的大型龙头企业32个,带动型的经纪人和草产品加工专业大户136个。规模生产的草畜产品占全省总量的50%以上。

    5.综合效益明显:畜牧业产值和畜产品产量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达到200亿元和210万吨,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人均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50%以上;全省畜牧养殖户、养殖场以及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直接或间接为300万人创造就业机会;肉禽蛋奶精深加工量超过总产量的10%以上;优质牛、羊肉、草产品成为出口创汇的亮点。

    在大市场的带动下,由政策护航,协会领头,甘肃省的牛羊产业必将步入辉煌的发展旅途,开拓广阔的市场,带动广大农牧民构建小康社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