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舍饲养殖入千家万户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多赢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8-30
    

     目前,我省有2730万头只畜禽随着人们畜牧业生产方式的改变,纷纷住进了“新家”———养殖小区。这是我省树立科学发展观,结合封山禁牧政策,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带来的可喜变化。这一举措,有效减轻了牛羊对植被生态的破坏,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多赢。

    

    我省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去年,畜牧业产值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24.6%。

    

    但在畜牧业收入增加的同时,许多地方散放、漫放落后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对植被生态造成严重的破坏。为了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我省按照经济条件和养殖习惯,大力发展舍饲养殖。全省新建73.5万间暖棚。农民放下手中的鞭子,将过去漫山遍野散放的牛羊,集中在高标准的圈舍内饲养,养殖效率和生产水平大幅提高。短短几年间,69万户规模养殖户散落乡间,1390个养殖专业村应运而生。

    

    随着舍饲养殖规模的逐渐扩大,我省农牧部门又采取分类推进的方式,组织规模养殖户在远离村庄的地方建设养殖小区。通过统一畜种、统一供料、统一管理,建设人畜分离的养殖小区,实行工厂化养殖。并且按照动物防疫标准,实行严格管理,推动畜牧业向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养殖发展。目前,全省养殖小区达到1815个,规模养殖场增加到4135个。方兴未艾的养殖小区建设,还带动了一批以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蓬勃发展。目前,全省有10家畜牧企业通过了省级和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评审。

    

    舍饲养殖新方式的推行,为封山育林、围栏禁牧政策的落实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草原地带,通过加大轮牧休牧力度,积极推行生长期禁牧、枯草期合理利用等措施,减轻了草原承载压力,在草原得以休养生息的同时,牧民收入也得到较快增长。形成了一个农牧共荣、草畜并举、经济与社会协调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