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入以工哺农阶段 农业政策将“少取多予”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9-02
    最新 一期《瞭望》周刊载文称,目前中国已跨过工业反哺农业的转折期,但受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影响,距全面大规模反哺农业期还有一定差距,“少取多予”是这一时期农业政策大势,但应注意量力而行,渐进式调整。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于1997年前后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根据国际经验,在这个阶段工农关系将发生转折性变化,经济发展也将进入工业反哺农业阶段。

    文章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阶段。其特征表现为: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按现价和官方汇率计算,2003年中国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许多东部沿海省市已经超过3000美元。这表明中国已从经济总量规模上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

    国家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财政能力不断增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除个别年度(1991年)外,国家财政收入保持两位数的年均增长幅度,高于GDP增长速度,从而使国家财政实力不断增强。2003年中国财政总收入达到2.17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800亿元。2004年财政总收入上升到2.6万亿元,比2003年增加55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到2003年农业各税在全国各项税收中所占比重已经降到4.4%以下,2004年此比重更低。这表明在历史上对中国工业化曾作出重大贡献的农业税,对目前的工业化和国民经济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农业在GDP中的份额逐年下降,二三产业在GDP的比重已占主导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在GDP中的份额呈现加速下降的趋势。1991年~2003年的12年间,农业在GDP中的份额下降了9.9个百分点,而相同时间间隔的1978年~1990年,农业在GDP中的份额只下降了1个百分点。目前,中国农业在GDP中的比重只有14.6%,二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高达85.4%,占主导地位。农业份额的加速下降,是中国进入以工补农阶段的主要特征之一。

    非农产业就业持续增长,农业就业比重发生了转折性变化。1997年,中国农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占全社会就业的比重首次下降到50%以下,2003年为49.1%,表明了中国就业结构开始发生转折性变化,它标志着非农产业取代了农业成为就业的主体地位。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人口比重大幅度提高。分阶段看,1978年~1997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从17.9%提高到31.9%,年均提高0.7个百分点;1998年~2003年,城镇人口比重从33.4%提高到40.5%,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增长幅度是前者的1倍,说明中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快速成长时期,以城镇化和城市经济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已经到来。

    恩格尔系数大幅度下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1991年~2003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53.8%下降到37.1%,下降了13.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57.6%下降到45.6%,下降了12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大幅度下降,反映了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结构的明显升级,这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大的需求空间,也为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大幅度提高,工业竞争力不断增强。1978年~2003年,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由49.9%提高到92%?而初级产品出口比重则由50.1%下降到8%。工业制成品出口份额的上升表明中国工业竞争力得到提高,工业化的继续推进对初级产品出口的依赖已经大大减少,说明农业对工业化的外汇贡献已微不足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