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浙东白鹅产业链向纵深发展

来源: 作者: 时间:2005-09-14
9月7日,又一批来自象山县及邻近县市的浙东白鹅种蛋运进了浙东白鹅研究所昌国哺坊所大型孵化箱内。这个刚开张不久的哺坊每隔四天就入孵种蛋12000枚,每月可孵白鹅种蛋10万余枚。

如今在象山县,像这样围绕浙东白鹅这个龙型产业所形成的产业链已经发展得越来越长。从鹅所吃的草,到种鹅选育,种蛋人工孵化、母鹅人工抱醒技术以及到鹅产品的开发包装,再到鹅肥肝的加工生产,真可谓是做足了“鹅文章”。

浙东白鹅具有早期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的特点,是我县畜牧优势产业。为进一步摸清浙东白鹅的种质特性,2003年我县已与南京农业大学、浙江省农科院等院校进行技术合作。开展浙东白鹅种质特性分子水平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浙东白鹅的良种选育利用和饲养管理、深加工技术中。浙东白鹅生产合作社、养鹅专业协会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与技术指导下,改变过去整只大白鹅出售为分类出售,进行盐水熟食分类真空包装,既保持了浙东白鹅脆、香、嫩的特色风味,又使得广大市民即购可食。

为解决浙东白鹅繁殖性能退化,增加每只母鹅的生蛋率,早在2000年我县就承担了“浙东白鹅提纯复壮及原种基地建设”这项市重大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去年该项目通过了市级鉴定。经过近四年的实施,使每只母鹅年新增苗鹅4.3只,每只肉鹅新增单产448.32克,饲料转化率提高20%。专家组认为,该项目研究、推广的一系列技术推动了浙东白鹅商品化、规模化生产,在研究和生产性能上有新的突破,整体研究水平居国内先进。今年4月县畜牧兽医部门进行了浙东白鹅核心群选育,首批个体选育的核心群浙东白鹅已经成功孵出,通过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可以把母鹅的繁殖能力从22只提高到29只。

此外,作为省重大科技项目9602计划专题“鹅草牧业技术体系研究生产及产业化应用”已在我县完成,种草养鹅有效地降低了养鹅的生产成本,还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市科技项目“鹅杂交改良及肥肝生产”已经取得突破,南方公司目前已经新建鹅肥肝育肥笼位160个,温室大棚2000平方米,1万多只鹅肥肝已经成功上市,今年还可生产浙东白鹅和朗德鹅肥肝5万只。

2004年,象山县浙东白鹅饲养量达到200万羽,出栏160万羽,产值4500万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