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的五大方面

来源: 作者: 时间:2005-09-26
“中国农业在持续了数年的低迷之后,终于在2004年出现了明显的转机,但面临的形势仍很严峻。要从根本上遏止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就必须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机制,建立起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新体制。”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今天上午在“中国走向现代化:体制、科技和农村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上如此表示。

陈锡文认为,能否保持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已经出现的好势头,当然需要坚持对农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继续实行近几年行之有效的各项政策,但是,对农民减免税收和实行生产或收入补贴,毕竟是一种短期而有限的措施。目前,中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因此,要从根本上突破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至少应在以下五个方面加快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

一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不仅要协调城乡各项发展指标和建设项目,更要切实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近年来财政支出和信贷资金投放的结构,确已出现向农村倾斜的积极变化,但总体而言,它与农业在GDP、农民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仍是极不相称。

二要统筹城乡市场尤其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的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统一、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1990年,在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家庭经营和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分别占75.56%和20.22%,而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上述两方面的比重,已变化为分别占59.45%和34%。这表明,就业结构和收入来源的变化对农民的收入增长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三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总地看,目前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提高受基础设施不足制约明显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农村基础设施不足,也是制约农民增加家电、通讯工具等生活用品消费的一大原因。因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而且能为带动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

四是统筹城乡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2003年,农村小学毕业生占全国的67.17%,中学毕业生却只占全国的40.15%,其中高中毕业生仅占全国的10.43%;而城市(不包括县镇)这三类毕业生占全国的比重却分别为14.02%、21.11%和36.93%。据卫生部门统计,中国2004年平均每千人有病床2.34张,其中城市平均千人有3.67张,农村0.76张;城市医院平均每张病床占有8.8万元医疗设备,而农村仅为1.1万元。城乡教育、卫生资源分布的不平衡,由此可见一斑。

五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国城市社保体系的建设尚不完善,农村更为薄弱。2003年全国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有2613.9万人,其中农村367.1万人。按户籍计算,城市纳入低保的占总人口的6.33%,农村只及0.39%。由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土地被征收和流动进城的农村人口与日俱增,农业户籍人口基本依靠农村集体组织和家庭提供保障的传统方式已难以适应当前的新情况。因此,必须加快建立既符合国情、又统筹考虑城乡的社保体系,才能维护社会的公正和稳定,保障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

陈锡文指出,中国农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从当前看,一是粮价的拉动力在下降。去年全年的粮食生产者价格上涨了28.1%,农民增收的314元中,有165元来自粮价的上涨。而今年粮价能维持现有水平就不错。二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与去年底相比,平均涨幅在15%左右。按此计算,全年农民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将多支出300多亿元,相当于人均增加支出约40元。三是今年的气候总体上不如去年,后期还存在不确定性。四是政策直接使农民得到实惠的增量比上年减少。虽然今年全部免征农业税的省市区增加到了27个,但免征的农业税总额为220亿元,加上新增加的对农民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购置农机具补贴31.4亿元,政策直接给予农民的实惠为251.4亿元,相当于上年的56%。且农业税到明年就将全部免征,而农民的收入也总不能年年都靠国家大幅增加补贴来增长。因此,对下半年乃至今年全年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形势还不容乐观。从长期看,有利于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尚未建立,今后靠什么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还需认真研究。

陈锡文最后说,中国农村的发展必须解决自身的特殊问题。在坚持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要深化改革,加快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同时,农业也必须转变生产方式,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发展道路,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