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由粗放型向效益型转变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10-09
     尕官保是青海省海晏县哈勒景乡的牧民,虽然他家的草场和牲畜都不是很多,但一年的收入可不低,不但家里人衣食无忧,建起了宽敞明亮的房子,就连牲畜也住进了暖洋洋的“砖瓦房”。这种生活的变化得益于生产方式的变化,投资草原基础设施,改变以往漫山放养的方式,积极引进优良畜种,是尕官保发家的主要原因。

    在我国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牧区,像尕官保这样的牧民还有很多,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改变——“逐水草而居”这种草原牧民沿袭了几千年的粗放型生产方式,正在逐渐被新兴的效益型畜牧业所替代。

    千百年来,草原牧民始终遵循着按季轮牧、漫山放养的传统生产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畜牧业越来越显现出了自身的缺陷,往往是一场大雪袭来,便会有数十万计的牲畜死亡。而且传统畜牧业生产对牲畜总量的无限追求,造成了草场严重超载,草原生态受到严重破坏。

    于是,围栏封育、建设暖棚、饮水等基础设施,提高畜群的防灾能力,以基础建设促使牧民定居,将传统模式下的被动抗灾变为主动防灾,变靠天养畜为设施养畜等做法逐渐在草原上兴起。

    据统计,2004年青海省牧民定居率达到89.13%,比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提高了近80个百分点。当年,牧民群众用于草原保护和建设的投资达到1.3亿元以上,较1985年增长了90倍。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不断完善牧民定居舍饲工程,畜牧业经营体制和牧区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草原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不但改善了牧民的生活质量,也为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积蓄了后劲。

    西藏自治区根据畜牧业基本特点和加快发展的现实需要,确立了“控制存栏、加大出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总体方针,在草原牧区广泛开展草场保护和建设,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生产,使畜牧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得到有效提高。到2004年,全区仔畜成活率由上世纪60年代的70%左右提高到80%以上,成畜死亡率由7%左右下降到2%以下,牲畜出栏率由10%左右提高到27.5%。全区肉、奶产量分别达20.82万吨和26.2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3.42倍和1.8倍。

    内蒙古是我国第一大牧区,在积极进行牧民定居、草原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这个区还大力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不但培育壮大了一批龙头企业,还培育了一批全国知名的畜产品品牌,促进了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和牧民增收,产生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