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传播:不是候鸟而是野禽贸易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10-24
    “在欧洲工业化国家内,人类贸易活动,而非候鸟,可能更容易传播禽流感病毒。”在英国发现从南美洲进口的1只鹦鹉染禽流感而死后,生物学家们纷纷提出上述观点。英国环境、食品和农业部首席兽医官戴比·雷诺兹10月22日致信欧盟委员会,要求欧盟停止进口养为宠物的野生鸟类,适用范围为全球。这一禁令很可能在下周出台。

    鹦鹉染病 英国申请禁令

    停止进口宠物鸟的要求是在英国发现禽流感病例后发出。英国政府10月21日确认,从南美洲国家苏里南进口的一只鹦鹉在接受检疫隔离期间死亡,致病病毒种类已确认为H5型禽流感。英国环境、食品和农业部发言人透露说,申请欧盟要求禁止进口任何活的野生禽类,但不包括家禽。对于这一要求,欧盟在“很大程度上”予以支持,如果通过,下周就可付诸实施。

    该部外事部门负责人大卫·鲍尔斯是这项禁令的主要倡导者。他认为,“鹦鹉事件”说明“由野禽出口国控制(病毒)无效,目前欧盟的法规存有致命缺陷,无法保证阻止禽流感蔓延进入欧洲”。目前,欧盟禁止从发现禽流感病例的国家进口禽类,同时所有进口禽类必须先经过30天隔离期才可以入关。

    英国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和英国皇家动物保护协会当天也向欧盟发出同样请求。

    停止贸易 封堵病毒正途

    与此前对付禽流感的措施相比,比如检测野生候鸟和监管家禽,英国提出的禁令看似另类,但一些专家的新观点认为,这可能才是封堵禽流感的正途———因为这种贸易比候鸟迁徙更容易传播禽流感病毒。比利时鸟类保护协会主席于格·法纳尔22日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指出,野禽贸易和走私“造成了在工业国家传播禽流感病毒的主要风险”,而候鸟迁徙不过是“替罪羊”。“截至目前,认为候鸟是禽流感传播主要载体的观点并没有得到证据支持。”他说,“没有一只具有迁徙能力的野生鸟类被发现携带禽流感病毒。”“在亚洲或西伯利亚东部带有病毒的鸟类都已经死了或快死了,而且这些患病的野生鸟类都曾与患病的家禽有过接触。所以,从家禽传染野禽的可能性更大,而不是反过来。”

    法国食品安全机构21日的研究也支持了这种观点。该机构说,俄罗斯禽流感的传播路线并不与传统的候鸟迁徙路线吻合,而是与跨越东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路线一致,因此“很可能的假设”是禽流感病毒通过人们之间的交易运输,伴随家禽蔓延。这一假设“并不是对候鸟迁徙在禽流感传播中起作用的可能性发出挑战,但它带给我们新的认识,即需要重新审视人类合法或不非法禽类贸易行为在传播禽流感方面的作用,它与所宣传的候鸟传播到底哪个更严重。”法国食品安全机构强调道。

    禁令难题 助长野禽黑市

    英国政府官员称,提出对野生禽类的全面进口令“在‘鹦鹉事件’之前已经考虑”,而专家和动物保护组织则在数月前已警告政府,野生禽类贸易将把禽流感带入英国。

    尽管禁令存在学术上的合理性,但真正实施却并不容易,因为野禽贸易代表着一个庞大的市场。自美国1992年禁止野生活禽贸易之后,欧洲国家是这种交易的最大买家。

    英国《独立报》称,欧洲每年进口100万只野生活禽类,主要出售作宠物,其交易量占全球4/5。其中意大利进口量最大,达65.8万只,英国是欧洲最大的鹦鹉进口国,活野禽进口量名列世界第七。

    由于巨大需求,禁令也许并不会停止野生活禽的交易,相反可能助长黑市贸易,反而更不易监管。事实上,由于利益驱使,禽类黑市早已存在。去年,比利时海关人员在一名过境的泰国人的随身行李中发现两只走私山鹰,其中一只被证明感染了禽流感病毒。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