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价六年来首次全面上扬

来源: 作者: 时间:2005-10-31
从国庆后开始,我国粮、油、肉、蛋价格全面上涨,而这条“生物链”的源头都在粮食,这一下子让习惯了在通货紧缩状态下生活的中国居民感到不适应。

在日前举行的第四届中国粮食市场化论坛上,专家提醒,这是进入新的粮食短缺期前夕的一个信号,我国粮食市场的拐点可能在2005年前后到来。

粮食减产终现效果

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都在短期内猛然走高。10月16日-19日,我国主产区小麦价格突然强劲上涨,平均涨幅40-80元/吨,其中小麦大省河南由1020元-1120元每吨涨至1090-1120元每吨,甚至更高;与此同时,玉米价格出现反季节性上调,华北地区同比价位上涨80-120元每吨;而在安徽省,油菜籽和水稻收购价格比上年同期分别上涨了20%和10%左右。

粮食的涨价,直接带来了面粉、大米以及食用油、饲料等制成品价格上涨。如此短期内农产品价格的大面积上涨,是我国1997年来的第一次。

粮价的背后是供求关系的转变。粮食专家、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总经理李经谋在论坛上介绍,我国粮食产量在1998年达到51229.5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后,出现了阶段性供过于求的局面,粮食价格也步入长期低迷。从1999年开始逐年减产,到2001年,累计减产5965万吨。今年更是出现了我国三大谷物同时减产的局面。入秋以来水灾严重,导致北方很多地方小麦播种受到较大影响。有关部门预测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可能跌破4.5亿吨。

2000年以来,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大致在4.8亿至4.9亿吨之间,一般当年产需缺口在0.25亿至0.35亿吨。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万宝瑞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4年来一直靠挖库存来平衡需求。而库存粮食很有限,去掉陈粮最多还能挖抵两年。”国家粮食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颜波博士说:“一些粮食主产区的缺口逐渐加大。江苏今年的粮食缺口达到80-100亿斤,而该省境内所有的库存,包括中央储备在内只有120亿斤;山东过去是个产粮大省,今年产量下降到650亿斤,而消费量达到800亿斤。 ”

“国际粮食市场的供求变化也影响到国内市场价格。”国家粮食局专家顾问李思恒说, 2002/2003年,全球三种谷物(小麦、粗粮、稻谷)总产量预计为20.31亿吨,比上年度减产6330万吨,这是1996/1997年后连续第6年递减,同时粮食价格也出现了7年来的最大波动。

“新的短缺期可能很快到来,2005年前后可能会出现拐点。如果遇到突发事件,也有可能提前到来。”李经谋说。

两大成因导致短缺

李经谋分析了造成粮食短缺的原因。一是粮食生产周期。根据过去经验,粮食生产周期为4-5年,大体表现为两欠一平一丰收,这可称为小周期。在1995年后,经过连续几年的粮食丰收,供给相对过剩,库存增加,并不是否定生产周期,只不过是把周期拉长,下一个时期应是进入欠收期。另外,我国粮食生产还存在大周期。建国50多年,粮食生产经历了短缺-紧张平衡-平衡有余几个阶段,根据市场信号及周期变化规律,我们有理由相信下一个阶段将进入新的短缺期。“两个周期在短缺阶段交叉,可能会加剧短缺程度或短缺到来的时间。”

二是粮食供给能力受抑制。影响的因素包括:种植结构调整,耕地面积的占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递减,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品种品质较差及税费负担较重影响种粮积极性。据了解,我国的粮食产地面积曾经高达15亿亩,目前已经下降到14亿亩,而各地大办开发区等乱占耕地的事情时有发生,从而加剧了粮食产量下降。

与此同时,我国的粮食需求水平却呈刚性增长。“这是由于我国总人口的增长、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人口不断增长、以及饲料用粮的不断增加等原因决定的。”李经谋分析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