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的奶业发展与科技进步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11-08
     应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农业经济研究所的邀请, 笔者于2004 年10 月26 日至11 月9 日对荷兰奶业进行了考察。在考察期间, 笔者有机会拜访了饲养奶牛的农场、相关的产业组织、教学和科研等单位, 对荷兰的奶业概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奶业生产是荷兰农业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奶业用地占农业用地的60 % , 奶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0 % 。荷兰在发展奶业过程中, 紧紧依靠科技进步, 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现将了解到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荷兰的奶业生产发展趋势

    一、奶牛农场的发展趋势

    同其他奶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一样, 荷兰的奶业发展也正经历着专业化和规模化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荷兰奶牛农场的发展表现出2 个明显趋势: 第一, 奶牛农场的数量在逐年减少。自从1960 年以来, 奶牛农场的数量由18. 5 万个减少到2003年的2. 5 万个, 以年均4. 8 %的速度减少。第二, 农场的规模在逐年扩大。自从1960 年以来, 奶牛农场的平均规模由饲养9 头增加到2003 年的59 头, 以年均4. 5 %的速度扩大。可以预计, 荷兰奶牛农场的这种发展趋势, 在今后若干年内仍将继续下去。

    二、牛奶生产

    荷兰在发展奶业的过程中, 高度重视科技进步, 使奶牛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事实上, 自1960 年以来, 奶牛的单产水平由3996 千克提高到目前的7493 千克, 奶牛单产水平以年均2. 8 %的速度递增。

    三、荷兰的奶业生产特点

    总的来说, 荷兰奶业生产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小规模的家庭农场生产模式。按照荷兰对奶牛农场的规模分类标准, 即使是那些所谓“大规模” ( 指饲养规模在70 头以上) 的农场, 也仍然属于家庭农场的范畴。根据有关的统计数据, 2003 年荷兰奶牛农场的饲养规模小于30 头( 小规模) 的约占18 % , 饲养规模在30~ 69 头( 中等规模) 的约占50 % , 饲养规模在70 头以上( 大规模) 的约占32 % 。这一组数据基本上可以反映出, 目前的荷兰奶业生产是一种家庭农场式的经营管理。但值得注意的是, 实际上荷兰家庭农场的规模结构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即小规模的家庭农场的比例正在逐年下降, 中等规模的家庭农场的比例基本保持稳定, 而大规模的家庭农场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可以预见, 这种发展趋势在今后若干年内将继续下去。

    四、荷兰的奶业生产政策

    荷兰是欧盟的正式成员国, 因此, 没有自己独立的奶业政策。事实上, 荷兰执行的是欧盟的共同奶业政策。针对各成员国奶业生产过剩的情况, 欧盟( 原欧共体) 于1984 年决定在各成员国实行牛奶生产配额制度。分配给各成员国的配额是按各国1981 年当年的牛奶总产量确定的, 在总产量基础上加1 %就是各成员国的实际应得配额。欧盟配给荷兰的生产配额约为1100 万吨。荷兰于1984 年正式执行配额生产,配额直接分配到农场, 每个农场应得到的配额是按1983年产量的基础上扣减5 %确定的。每个农场主只能按配额生产, 农场主可以不完成配额, 但不可超过配额。政府部门控制生产配额的手段就是对农场配额外生产的牛奶征税, 税收的水平高于牛奶价格, 所以多生产则农场主无利可图。牛奶的生产配额允许转让, 转让有2 种方式,一种是出售农场时配额随同农场捆绑出让, 另一种是租赁农场土地时生产配额随同土地一起出租。生产配额在没有土地转让的前提下是不允许转让的。

    荷兰奶业的科技进步

    自20 世纪60 年代以来,荷兰的奶业生产经历了一个较快的增长过程。全国牛奶总产量由1960 年的672. 1 万吨增加到2003 年的1107. 5 万吨, 增长了65 % 。在这一增长过程中, 一个值得令人关注的现象就是: 这种总产量的增加是在存栏母牛下降的情况下取得的。这就意味着荷兰的奶业生产增长, 主要是依赖奶牛个体生产力的提高, 而不是依赖群体规模( 数量) 扩张。事实上, 前面已经提到, 这一时期全国奶牛的存栏量由1960 年的168 万头下降到2003 年的148万头, 下降了约12 % ; 而泌乳母牛个体的单产水平由4205 千克提高到7493 千克,提高了78 % 。荷兰奶业的这一发展趋势近年来表现更加明显, 在1995 年至2003 年间, 奶牛头数下降了23 万头, 而牛奶总产量只降低了22 万吨。这表明荷兰的奶业已经完成了由奶牛的数量扩张型向奶牛个体生产力水平提高型的根本转变, 而这种生产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在以技术进步为主要动力条件下完成的。荷兰奶业的技术进步主要表现在由手工劳动向机械作业的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由传统技术向现代科技的转变。

    一、由手工挤奶向机械挤奶的转变

    直到上个世纪50 年代后期, 荷兰的奶业基本处于一种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管理阶段。奶牛的饲养采取夏季放牧、冬季舍饲的饲养方式, 尤其在冬季, 奶牛一般被拴系在传统的牛棚中饲养。手工挤奶相当普遍, 1 个挤奶工1 天最多可以挤10~ 15 头奶牛。虽然当时机械挤奶技术已经成熟,但是由于“二战”结束后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供给, 所以机械挤奶并不流行。

    荷兰大规模的机械挤奶是从上个世纪60 年代初开始的, 到1965 年, 全国的挤奶机数已经达到6. 3 万台。但是, 当时并未建立专门的机械挤奶厅, 桶式机械挤奶系统非常普遍。挤奶时, 奶牛或被拴系在牛棚内, 或被拴系在可移动围栏内进行作业。1个挤奶工一次只能照看2 台挤奶机。1965 年后, 许多农场主投资兴建专门的挤奶厅, 1个挤奶工可同时照看多台挤奶机, 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上世纪60 年代初期,荷兰的机械挤奶设施还是比较简陋的。桶式挤奶系统是先把牛奶挤入小奶桶中, 然后把小桶原料奶倒入大的常温储奶罐。乳品企业每天都上门收购, 用普通的运奶罐车把原料奶运往乳品厂。1965 年后, 农场主们开始采用管道式挤奶系统, 挤出来的牛奶可以通过密闭的管道被直接输送到常温储奶罐。到了70 年代中后期, 荷兰的乳品行业为了改变原料奶的传统运输方式, 鼓励并迫使农场主采用冷藏储奶罐储藏牛奶。到1980 年, 常温储奶罐已经完全被冷藏储奶罐所取代, 这样原料奶可以在农场保存72 小时, 乳品企业用冷藏罐车每周到农场收3 次奶。采用冷藏储奶罐的优越性不仅可以节省运输成本,而且还保证了原料奶在未被加工之前, 始终在冷藏条件下保存。这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由于原料奶储存不当所造成的损失。

    目前, 荷兰的挤奶方式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即由机器挤奶向机器人挤奶转变。采用机器人挤奶的农场数在不断增加。据悉, 荷兰在欧洲各国中是采用机器人挤奶最多的国家。欧洲各国已经投入使用的挤奶机器人总共有500 套, 其中, 在荷兰就有250套。采用机器人挤奶解决了一些中老年农场主因后继无人所带来的困惑, 另一方面还有助于减少奶牛的乳头伤害和乳房炎的发病率。

    二、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

    上世纪60 年代前期是荷兰奶牛农场实行农业机械化作业的发展时期。在“二战”结束后不久, 荷兰就开始引进农用拖拉机。但是, 当时农用拖拉机的引进仅限于那些大的农机公司和大农场。然而到了1965 年, 几乎所有的农场都拥有拖拉机。播种、田间管理、收割、运输等许多农场作业都由拖拉机完成。到70 年代初, 拖拉机的用途被扩展到生产加工粗饲料。在整个60 年代, 牧草的收割、晾晒、集堆, 主要靠人力完成。但是, 到了70 年代, 这些作业活动已经完全由机械完成。

    60 年代中后期是荷兰农业走向专业化的时期, 许多农场开始专门从事一项农业生产活动。荷兰的奶业生产也是在这一时期走上了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农场主们不仅购买机械挤奶设备, 而且还投资兴建牛舍和专用的挤奶厅, 形成了牛舍与挤奶厅齐备的比较现代的奶牛舍饲方式。70 年代初, 多数农场的牛舍都开始使用漏逢木地板, 有些农场的牛舍全部使用漏缝木地板。使用漏缝木地板的好处是可以储存牛的粪便, 减少清除牛舍粪便的劳动强度和劳动力的使用,为采用机械清除粪便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进行机械化和专业化的同时, 荷兰的奶牛饲养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在上世纪60 年代, 奶牛日粮中的粗饲料以青干草为主。但是, 由于后来科研人员发明了饲草青贮这一新技术, 改变了饲草储存的传统方法, 从而使奶牛日粮中青干草饲喂量的比例由1970 年的70 % 下降到1980 年的20 % 。奶牛饲养技术改进的另一方面体现在发展玉米青贮料上。在70 年代后半期, 科研人员培育出适合荷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玉米品种, 玉米种植在沙壤土地区非常流行, 大批农民开始给奶牛饲喂青贮玉米。在1976 年至2000 年之间, 荷兰全国的玉米种植面积占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总面积的比例由2 %提高到18 % 。

    三、由传统技术向现代科技的转变

    荷兰的农场主们一直高度重视利用现代科技来发展奶牛业。他们紧跟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步伐, 及时把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运用到奶业的生产实践中去。例如, 他们采用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改良牛群,利用计算机技术从事饲养管理, 利用现代环保技术从事奶业生产, 等等。

    “二战” 后不久, 荷兰的农场主们就开始利用人工授精技术, 来提高奶牛的生产力水平。到1983 年, 全国75 %以上的妊娠母牛都是通过人工授精而受孕的。由于人工授精技术的广泛应用,农场主可以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种公牛的精液, 来改良自己的牛群, 提高牛群的生产力水平。与此同时, 农场主们的育种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上, 荷兰的农场主们在奶牛育种方面, 既重视奶牛的产奶性能, 又重视奶牛的产肉性能。换言之,他们倾向于饲养乳肉兼用型的奶牛品种。但是, 自80 年代中期以来, 随着人工授精技术的广泛应用, 越来越多的农场主开始从美国引进荷斯坦奶牛的精液, 来改良牛群。结果是奶牛的产奶性能进一步提高, 但是, 犊牛肉的品质却发生了滑坡。

    1986 年后, 一些农场主们又开始采用胚胎移植技术。由于采用了胚胎移植技术,扩大了优秀母牛的繁殖力。在自然繁殖条件下, 一头优秀的母牛一年只能生产一头犊牛。但是, 通过胚胎移植技术, 一头高产奶牛一年能生产出50~ 60 枚胚胎。通过采用胚胎移植技术, 不仅可以加快扩大育种核心群的规模, 而且还可以大幅度提高奶牛个体的生产力水平。实际上, 荷兰奶牛群体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采用胚胎移植技术有很大关系。

    农场采用计算机管理已经相当普遍, 几乎每个农场都实行计算机管理。每头奶牛都要求佩带耳标, 耳标中的芯片可以把奶牛的个体身份、育种记录、健康记录以及每天的采食量、产奶量等相关情况记录下来。计算机的采用大大地提高了农场主的管理和决策效率, 他们发现自己在农场管理上已经离不开计算机了。

    1990 年后, 奶牛饲养业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受到重视。奶牛饲养业以不同的方式造成环境污染。奶牛粪便在牛舍中的累积以及在耕地中施肥, 都会产生氨气向空气中释放; 粪便中氮的流失可渗入地下水, 特别是饮用水。如果氮的含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 地下水的氮污染就会成为问题, 为此, 荷兰在上个世纪90 年代制定了专门的法规( Nitrate Directive ) 。该法规要求, 牛的粪便不得露天存放, 必须存放在带有屋顶的建筑物内, 以便减少氨气的释放量。该法规对耕地的最大施肥量也作出了明确限定。此外, 不允许在秋季和早冬季节以粪浆的形式对草地施肥。现在, 传统开放式的施肥方式已经被灌注的施肥方式所取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