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马来西亚深海渔业现状与发展前景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12-22

    一、地理位置与天气状况

    马来西亚东部位于东经115.25°—119.5°,北纬4.13°—7.02°,由加里曼丹岛北部的砂捞越州和沙巴州组成(当地俗称东马)。沿海多沼泽,平原,内地以山岭、丘陵为主。地处赤道,海岸线长2192公里,其中约1600公里的海岸线朝向南中国海,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面积约为25.1万平方公里,大陆架面积为21万平方公里。

    同整个马来西亚一样,东马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26°C,月平均气温相差不大,外海海域表层水温约28°C;马来西亚每年10月- 翌年3月为东北季风季节,洋面海流由泰国沿海流入马来半岛东部沿海,4月- 9月为非季风季节,吹轻微的西南风,洋面海流由南海南部向北流入泰国沿海。

    二、渔场形成与范围

    (一) 渔场的形成

    1. 海底地形、底质

    东马海区的大陆架与加里曼丹岛联成一片,海域广阔,海底平坦,坡度徐缓,向外海微微倾斜,等深线分布均匀。部分海域有海岭、岛礁,位于沙巴沿岸130海里外部海域与菲律宾南部巴拉望岛沿岸100海里外的南海海槽,周边水深约1600米,周边向中心逐渐倾斜到最大水深2800米。由于海洋水深直接影响着各种水文要素的分布和变化,不同鱼类分布在不同的水层。海岭、岛礁及海底隆起的部分易形成涌升流现象,把海底有机物涌升至海面形成浮游生物栖息场所,从而形成鱼类的索饵渔场。倾斜度较大的陡坡不适合鱼类的停留,而海底局部偶有起伏的沟谷和山脊,是鱼类聚集的良好场所。

    该海区的海底底质多为细泥砂底质,沙巴沿岸多为礁石,部分为细泥、幼沙底质;砂捞越由海岸线开始向外一直延伸到大陆架边缘,大多为120米水深以内的平坦地形,等深线均匀分布。

    2.大陆径流

    整个东马海岸线曲折迂回,形成众多港湾,并且密集分布岛屿、珊瑚礁,水文状况复杂。从大陆注入的河流众多,而且由于雨量充沛、水质肥沃,饵料丰富,许多中上层鱼类和底层鱼类多游向沿岸索饵和产卵,并有大量虾、蟹类随海流游来,海洋资源富饶。

    (二) 渔场范围

    渔场位于南沙群岛和沙巴、砂捞越之间,这一带海域是宽大的热带大陆架浅海和大陆坡海区,水深120米以内的海域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水深在100米以内的海域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水深在80米以内的海区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而10- 50米水深的海区尤其广阔,由东到西离岸60海里以内的大陆架浅海,面积约有3万平方公里。适合拖网、围网、流刺网、张网、延绳钓等作业。在沙巴沿岸,沿海河流众多,受季风和台风影响不大;有28万公顷的沼泽林和沼泽地,滩涂面积广阔,大部分海区的陆坡甚陡。哥达基纳巴鲁(KOTA KINABALU) 以南大陆架比较宽广,底质以泥或沙泥质为主,此部分海域适合拖网作业。而东海岸则狭窄。沿岸多岩礁,特别是在北部古达至山打根、斗湖之间,海底粗糙、崎呕不平。此海区可拖网捕捞的渔场有限,但非常适合延绳钓、围网、流刺网、张网、定置网、陷阱网等作业方式。

    三、渔业资源

    马来西亚渔业资源丰富,年可持续捕捞量为119万吨,其中,东马年可持续捕捞量为41万吨。可捕的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种有80多种,主要经济鱼种有:

    1.底层鱼类

    底层鱼类有若鯵属、羽鳃鲐属、鲾科、带鱼科、石鲈科、石首鱼科、鲷科、裸颊鲷科、笛鲷科、鮨科以及鲨科、魟科、鲼科、犁头鳐科。这些鱼类分布在整个大陆架区域。在砂捞越海域,以若鯵属、羽鳃鲐属、海鳗、带鱼属、石鲈科、裸颊鲷科、笛鲷科、鮨科分布较多, 而鲨科、魟科、鲼科、犁头鳐科、虾蟹、鱿鱼等大多密集分布在沙巴海域。资源调查和实际生产结果表明,由于海底状况不同, 鱼种组成变化显著, 在10-80米水深范围则盛产底层鱼类。由于砂捞越宽广的大陆架, 海底平坦, 等深线分布均匀, 此海区的拖网底层鱼渔获率比其它海区为高。

    2.大型洄游性中上层鱼类

    大型洄游性中上层鱼类主要有鲣鱼、黄鳍金枪鱼、肥壮金枪鱼、旗鱼( LstiophorusPlatypterus)、鲨鱼等。在砂捞越外海,也就是菲律宾西部200海里外的鲣鱼、黄鳍金枪鱼有一定的数量,甚至有专捕鲣鱼的具有集鱼装置的围网作业。我国部分远洋渔业公司的金枪鱼延绳钓渔船在经过南海时,多次试捕,其捕获多是黄鳍金枪鱼。而肥壮金枪鱼、旗鱼等大型洄游性中上层鱼类和大洋性鲨鱼以沙巴东部的苏拉威西海域分布教多。在1995年,沙巴政府引进两艘玻璃钢延绳钓船,主要生产海域在沙巴东部的苏拉威西海,产量多为肥壮金枪鱼,上钓率维持在0.8-2.4%之间,实际生产还是不错的,但由于政府性经营不到2年即停产。金枪鱼、旗鱼、箭鱼和大洋性鲨鱼主要分布于远离大陆架以外海区,双鳍舵鲣(Auxis rochei)、扁舵鲣(Auxis thazard)、狐鲣(sarda orientalis) 和康氏马鲛等鱼种集中于大陆架海区。要大幅度增加大型中上层鱼类的产量,只有从目前生产的范围向外扩大到专属经济区以外的范围。鲨鱼可以由延绳钓作业捕获。

    3.小型中上层鱼类

    具有代表性的小型中上层鱼类是小沙丁鱼属(Sardinella spp)、蓝带似青鳞鱼(Herklotsichtys quadrirnaculatus)、棱鳀属( Thryssa spp) 、园鲹属( Decapterus spp) 和羽鳃鲐属(Rastrelliger kanagurta)等。这些小型中上层鱼类分布与整个大陆架海域, 鱼汛随季节变化, 这些鱼类的分布变化很大, 在每年的4-9月的非季风季节, 鱼汛较旺, 而在其他月份, 则分布明显减少。这些鱼类主要以围网作业捕获, 而这些围网渔船大多具有集鱼装置, 主要是菲律宾、泰国渔船, 至目前为止, 我国只有深圳的2艘灯光罩网在沙捞越海域试捕。

    4.虾蟹类和软体动物

    虾蟹类、鱿鱼、墨鱼、章鱼等经济软体动物主要分布于整个东马沿海。随着季节变化,这些种类的分布和小型中上层鱼类一样变化很大,这些鱼类的鱼汛较旺的月份是在3- 7月,主要是由小型拖网渔船捕获。

    据1986年马来西亚政府出台的一份有关外海渔业资源调查的综合资料表明,在东马海域30海里以外的经济专属区内经济鱼类可持续捕捞量达19.8万吨,具体数据如下:

    根据马来西亚渔业局资料显示,1999- 2001年实际捕捞量平均125.5万吨。其中西马实际捕捞量为87.9万吨,约占整个马来西亚70%,已超过年可持续捕捞量78万吨,说明西马渔业资源已被充分开发;东马37.6万吨,占30%。东马30- 200海里的深海实际捕捞量平均5.5万吨,而东马深海年可持续捕捞量为19.8万吨,开发程度较低。

    四、渔场分布及其迁移

    东马海域的渔场分布与季风密切相关:

    1.在东北季风季节

    在东北季风季节沙捞越海域有三个鱼类密度较高海区:一个由海岸线到北纬3°附近;一个位于离海岸线30- 90海里之间的海区;第三个靠近文莱北部30海里以外的海区。以上三个高密度区,鱼类资源密度介于2- 5吨/平方公里。在沙巴有两个海区资源密度超过5.00吨/平方公里,一个在西海岸的南部海域,位于KUALA PENYU以北30海里处;另一个位于KOTA KINABALU 20海里外的海域。而资源密度介于2.01- 5.00吨/平方公里的海区从文莱边界一直延伸到KOTA KINABALU以北20海里, 也就是在大陆架边缘的范围。资源密度介于1.01-2.00吨/平方公里之间的海区位于纳闽岛( LABUAN) 周围海区以及岛北部部分礁盘地带。另外根据生产渔船的实际记录, 第一号鱼大部分分布于第一、第二、第三海区的大部分海域( 当地习惯把马鲛属、鲳科、银带鰶、宝刀鱼属、金线鱼属、石斑鱼属、鲷科、鮨科等优质鱼类称作第一号鱼, 把若鯵亚属、鰤亚科、沟鯵属、魣鱼属、丝鯵属、鲆、鲽、鳎、等称作第二号鱼, 把羽鳃鲐属、凹肩鯵属、金带细鯵、小沙丁鱼属、军曹鱼属等称作第三号鱼, 把每各5海里划分为一个海区) ; 二号鱼中的若鯵亚属、魣鱼属、在第一、二、六海区内分布密度较高, 在第三、四海区内的分布也有较大比重; 三号鱼在整个海区都有分布, 尤其是在离海岸线90-150海里范围内的海域的资源密度最高, 据记录, 其中凹肩鯵属占51.9%, 羽鳃鲐属15.5%, 小沙丁鱼属7.6, 细鯵属占8.6%。根据生产渔船的记录在东马海区, 拖网的资源密度高达1.10-1.4吨/平方公里。其捕获的鱼类主要有: 若鯵亚属、鰤亚科、沟鯵属、魣鱼属、带鱼属、海鳗属等。集中在沙捞越20-80海里都有分布, 在沙巴30海里内的范围, 拖网产量最高, 密度达1.5吨/平方公里, 从30海里基线向外延伸, 资源密度逐渐降低1.01-1.5吨/平方公里。围网为0.82-1.5吨/平方公里。围网鱼群密度较高海区位于离海岸线的第三海区向外扩展到临近文莱水域30-150海里范围以及从沙巴海岸线延伸到纳闽岛( LABUAN) 西部海区, 在该地区以及文莱边界礁盘海区以外20海里的水域以及北部大部分海区, 围网鱼类产量都较高, 其捕获的主要鱼种有: 凹肩鯵属、圆鯵属、鲳科、羽鳃鲐属、小沙丁鱼属、金带细鯵、银带鰶、圆腹鲱属等。

    2.在非季风季节

    在非季风季节资源密度分布较高的渔场一般在离海岸线10- 90海里范围,如一个位于第一海区附近, 一个位于离海岸线50 海里的民都鲁(BINTULU) 海区,一个位于离海岸线30海里的米里(MIRI) 海区,还有古晋(KUCHING)、诗巫(SIBU) 20海里以外,文莱和哥达基纳巴鲁KOTA KINABUL的资源量十分丰富,高达2.01-5.00吨/平方公里。在沙巴沿岸,第一、第二号鱼的资源量也十分丰富,在1.5- 3.5吨/平方公里之间,在以上的各海区,拖网、围网、刺钓均可作业,只是捕获品种不同。在此季节,渔场从远海逐渐向近海移动,渔船大多在90海里以内作业。在KOTA KINABULU以北60海里以外的海区以及文莱到约20- 60海里,第三号鱼密度较高,比较适合拖网作业,而在那和之间以及那周围海区则采取围网作业比较有利,资源密度通常在3.5- 5.2吨/平方公里之间波动。

    3.渔场分布变化

    东马海区一些外海经济鱼类资源量分布情况与海流、海底底质、水温等水文要素有关。马来半岛东部沿海水深大多在100米内,水流情况主要是由季风决定,当每年5- 10月西南季风来临时,洋面海流向北转入泰国湾;东北季风来临时,洋面海流方向相反。根据资源调查而作出的预测,在季风季节与非季风季节,对鱼类生物量的预测存在很大区别,这主要是不同季节的海洋状况不同,直接影响鱼类的分布,这和根据我们生产渔船的具体作业情况作出的分析是一致的,也就是在不同季节同一个渔场的种类和数量分布明显不同。由此可以推出,在季风和非季风季节,渔场分布的迁移情况:在非季风季节,东马海区鱼类资源量分布密度最高的海区大部分位于海岸线周围海域;而在季风季节,密度较高的渔场多分布在远离海岸线的海域。

    在每年的11月- 翌年2月季风来临时,马来西亚渔船绝大部分停产,只有少数大吨位渔船和中国、泰国、越南等外国渔船坚持作业,这是因为季风季节的风浪较大,渔场迁移至深海,当地渔船不能进行深海作业。而在每年的4- 9月非季风季节,渔场迁移至近海,当地渔船的单位捕捞量较好,由于我们外国渔船不能在近海作业,虽然产量高,但单位捕捞量相对较低。

    至2003年底,马来西亚登记在册的渔船仅达到31000艘,深海捕鱼执照才600多张。东马渔船约6000艘,而且90%以上渔船仍集中在靠近沿海作业,主要因为渔船吨位小、装备陈旧、生产技术落后以及政府财政支持不到位。目前,马来西亚政府已经意识到制约深海渔业发展的瓶颈:天然渔业港口少而小,加工、冷冻、制冰等基础设施薄弱。为了发展本国渔业,政府“2001- 2005”渔业发展规划中,拨款4.143亿林吉特(相当于9亿元人民币)用来扩建有关渔业码头、改进基础设施;另外,为了吸引当地企业对渔业基础设施的投资,政府给予低息贷款、相关税收减免以及先征后退等优惠政策来积极鼓励当地企业发展东马深海渔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