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经济在“争辩”中从容谢幕

来源: 作者: 时间:2006-01-05
在2005年的大多数时间里,“冷”或是“热”,这两个宏观经济难以承担的话题,竟会如此迅速地转换。即使在最沉稳的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眼中,也难于决断:中国经济是趋热还是趋冷,是“通胀”还是“通缩”,经济学界曾经对此判断不一,争论激烈。

9.4%的增长背后:平稳而不平淡

依然是9%以上的高增长,但“含金量”却大不同,增长的结构性变化最引人注目:去年年初中国经济基本上都是靠投资拉动,但今年投资增速下降,外贸的增速明显上升,消费平稳增长,消费和投资之间的矛盾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在合理调整中继续实现了高增长,经济运行发展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得到提高和改善。

2%的物价涨幅:百姓得到了实惠

国家发改委此前发布的预测已经明确显示:今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不超过2%,物价整体平稳。从一季度的2.8%、上半年的2.3%,回落到前三季度的2%。今年前11个月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仅为1.8%。在经济学家眼中,CPI涨幅逐季放缓,却是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指标,预示着经济趋“冷”的迹象。贯穿今年大多数时间的经济“冷热之辩”也缘于此。

26.1%的投资增长:投资结构得到改善

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一直是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今年,产能过剩成了经济发展的“绊脚石”。根据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数据显示,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1%,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今年,中央较好地落实了对固定资产投资“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政策,使投资增速逐渐趋向合理的增长区间,投资结构得到改善。一方面,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投资低水平扩张势头得到抑制;另一方面,能源、运输、社会公共事业和农业等国民经济薄弱环节的投资得到加强。特别是作为这一轮国内需求扩张中领跑产业的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长达五年的加速增长后,2005年受宏观调控的影响,投资性需求开始明显减弱。

1000亿美元顺差:净出口强力拉动经济增长

在内需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巨额贸易顺差发挥了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净出口一跃成为今年GDP增长的主力军,中国以强势姿态融入世界经济。但巨额贸易顺差是把“双刃剑”。外贸顺差大幅增长已经引发了频繁的贸易摩擦,增加了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成本和难度,同时,过度依赖出口也将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