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农:见证中国农业的知识化时代

来源: 作者: 时间:2006-01-06
中国正在崛起,这是正在进行中的事实。

作为经济的底座,中国经济的崛起必然伴随农业的崛起。

大北农,一个新型的高科技农业企业,以它自己12年的实践,见证了这一历史进程,也以它的成功验证了这一事实。

一个时代的呼唤

“民以食为天”,而“国以民为天”。农业是一个国家,尤其是一个大国存在与发展的根本。现在各国都重视粮食安全,粮食安全的标准是什么?世界粮农组织提出三条,一是国家粮食的自给率必须达到95%以上,二是人均粮食400公斤,三是粮食储备应该达到本年度粮食消费的18%,14%是警戒线。

1994年,世界观察研究所的一份报告《谁来养活中国》不仅震动了世界,也引致了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应。显然,中国的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的大课题,是“和平崛起”的一个大课题。

怎么办?我们只能向农业索取答案。实践证明,世界农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进步主要得益于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农业技术的创新。

世界上一些国家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一般都超过70%,像以色列这样一个极度缺水的国家,它的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90%以上。我国的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这些年经过努力已经达到了45%,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短缺,农业发展对科技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已经成为增强

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

客观地说,科技的作用,使世界农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但对于中国农业而言,则面临着如何使科技更广泛更深入地与农业相结合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科技对农业70%的贡献率是进入农业知识经济时代的分界点的话,那么中国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显然,新的时期,中国最需要的是科技型的农业企业,通过这些经济细胞的作用,将整个中国农业元素整合起来。这些企业拥有优秀的国内与国际品牌,拥有标准化的管理,强大的技术与人才队伍,还有雄厚的资本。也就是说,农业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一些大型的农业科技企业构成整个农业的技术基础,从而提升农业的产业能力,进而提升整个农村的发展水平和农民的素质。

大北农就是农业知识经济时代最典型的科技型农业企业。

中国农业硅谷的旗舰

中关村,因为中科院与大学的人才积聚和培养作用,被喻为中国的硅谷,在信息时代,这里成为中国赶超世界的一个动力引擎、一个支点。美国《新闻周刊》将它评为“新兴八大文化圣地”之一。说中关村是中国的希望所在也许并不为过。

事实上,中关村也是中国的农业硅谷。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以及大北农与农科院合办的中国农民大学、生物芯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蛋白质组研发及工程中心、世界生物信息学中国节点等多个重点实验室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中的教授和学生决定了中关村在农业中的硅谷地位,使这里成为中国农业科技的制高点。一大批农业高科技企业在这里聚集,进行自主研发,并引进国外的新品种、新农艺、新模式等等。这些新的科技与工艺正通过市场行为改变着中国农业,这些使中关村成为事实上的中国农业硅谷。

而这些企业中最大的代表就是邵根伙博士领军的大北农。作为一个全国性的民营农业高科技企业,大北农拥有员工5000人,年营业收入达20多亿人民币,在全国2000多个县、市有自己的营销科普服务网点。大北农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业科技企业。

作为中关村旗舰企业之一,作为中国农业高科技企业的代表,大北农迅速地消化着相应的科技成果,并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2003年,大北农集团总裁邵根伙博士荣获“中关村十大优秀企业家”称号,和柳传志、杨元庆、王文京等IT风云人物同台领奖。大北农获奖的意义在于,中关村在确立自己农业硅谷的地位的过程中,大北农确立了标志性企业的地位。

大北农的农业科技研究院是它自信的最大来源。早在1999年,大北农就成立了企业研究院———大北农农业科技研究院,目前,研究院由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动物营养与保健技术中心、作物育种中心、种猪育种中心和农业应用化学研究中心组成。科研人员总计300多人,其中有20名博士和50名硕士,并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合作。2006年,大北农集团将在美国设立华人农业生物技术联谊会,开展国际间学术交流,把国外先进的技术带到中国,带到大北农,带到中国的农业硅谷。

2000年4月,由大北农集团和“两优培九”的育成单位江苏省农科院共同组建,产业化推广国家“863计划”重大科研成果———中国超级稻“两优培九”的专业化公司,南京两优培九种业有限公司成立,如今,“两优培九”种植面积已突破1000万亩,为农民带来直接效益数十亿元,成为全国水稻单一品种全国销售额之最。而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的新闻,被485位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士列为“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步新闻”榜首,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超级稻。

目前,在大北农已形成了以农业科技研究院为核心,以“大北农科技奖励”为纽带,以自主研发为基础,以整合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为重点,以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市场化为手段的科技创新体系。高质量的研发队伍已经形成,使企业具有了较强的吸收高新科技的能力,加快了企业科技创新步伐,促进了大北农的技术和产业升级。

大北农正通过自己的研发、产业、推广、服务和文化、人才链条,进行自己的世纪跋涉。正如其总裁邵根伙博士所云:大北农要领跑世界一流农业高科技企业,大北农要用自己的努力建设中国的“农业硅谷”!

传播知识的农业科技企业

“人是大北农发展的惟一资源。”集团总裁邵根伙博士一句话点明了大北农发展的经验。这很好理解,公司需要管理人才,需要推广人员,需要技术专家,需要和广大的农民进行市场互动。正是人与人之间的分工与合作,这个社会才能运转并发展。对一个公司而言,正是对人力资源的充分挖掘与使用,才能带来事业的辉煌。

大北农的发展十分具有谋略,在发展模式上也自成体系。大北农通过与国内权威农业机构的合作,组成了强大的专家团队,杨胜、许启凤、杨振玉、张慧廉等这些业界名宿成为大北农科技的代言人。通过与专家们的充分合作,大北农掌握和转化了最尖端的农业科技成果,而且也成为大北农在同各地农业高校进行人才培养合作中的一个最大亮点。

大北农一直实行学院战略,与各地农业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在与各地农业高校合作中,成立了“大北农学院”、“大北农班”。2005年初,中国农民大学启动了“百万农业科技创业人才培训工程”,该工程计划在5年内为1000个县平均每个县培养1000个农村科技创业人才。目前中国农民大学与地方政府或者农业职业院校合作方式已在河南尉氏、舞阳,河北滦县、怀安、无极,山西绛县、山阴等地开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为进一步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经过培训的学员,有的自己创业将知识转化成“生产力”,有的已成为大北农的客户。这样,通过大北农的教育培训功能,大北农为自己创造了发展空间,也创造了不断成长的企业体系。

这样,专家、院校、莘莘学子、大北农形成一个奇妙的结合体,在互动中,大北农既为自己创造了品牌,也使自己在人才竞争中抢先一步,各个农业大学也与农业实际进行了产业结合。许多农业大学的负责人高度评价大北农的合作,认为这是产学研结合的一个典范。

另外,大北农通过社会性的活动来营造企业的生态体系。大北农十分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1995年起每年出资50万元在全国30所农业高校设立大北农奖学金,1999年同年又出资1000万元设立大北农科技奖励,每届拿出100万元无偿奖励在农业科研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研创新人员,目的是为了鼓励和支持农业知识分子投身科研,并帮助他们尽快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力。

沟通创造价值。因为沟通使传递者和接受者互动起来,不断丰富与发展。大北农每年出资协办的报刊、网站倡导宣传现代农业理念,助推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大北农内刊《大北农技术与服务》和科普资料每年发放400多万份,将最先进的科技知识和致富信息传播给了千千万万的农民。同时,也将大北农的思想、理念和产品告诉给千千万万个农民。于是,报纸和网络成为大北农与市场与农业对接和联系的一个载体。

就这样,人才网、科技网、信息网、培训网和产品网将大北农和中国与世界紧紧联系起来。大北农本身就是一个创造知识与传播知识的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北农把握着时代的脉搏前进;并用自己的网络实现企业、市场、技术、产品、理念与文化的整合。

大北农在创造着一个奇迹。这个奇迹的本质就是“人是惟一的资源”。所有的文化、制度、管理等等都因为人而生动,也因为人而充满希望。

从大北农模式到大北农现象

有一股洪流,静悄悄而又充满激情与使命。这就是大北农5000多名知识员工以及著名农业专家和科技工作者组成的一支面向广大农村的队伍。他们给农民带去最前沿的农业科技知识,最实用的农业科学技术,安全优良的饲料、动物保健品、种子、农化等产品,他们举办各种科普培训班,带去各种农业图书和《大北农技术与服务》报,还带去5000多颗真诚的心。他们让农民知道,他们来自大北农,大北农关注并参与着农民的经济生产,大北农是农民的朋友———这,不仅仅是这股5000多名知识员工洪流所传递的声音,这更是9亿农民的声音。因为大北农而富裕起来的农民笑脸是最灿烂的诠释,因为知识员工的帮助而大有收获的农民的感谢话语是最真挚的声音!

5000多名知识员工对于9亿农民而言,每名员工服务16万农民显得有些不成比例;5000名热血青年对于2800多个县来说每个县平均不足两个人显得似乎也有些单薄;但5000人绝对是一个力量。大北农没有分散这些力量,而是将这5000多个科技型员工部署在最需要的地方,他们首先重点选择1000个县来发展,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的各种宣传媒体和讲课场所,并取得当地政府的深度支持,进行技术与产品知识的宣讲,与农民进行互动。显然,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农村而言,大北农这种面对面的讲授与宣传是十分有利的,这将大北农的精神实质与企业使命原汁原味地传递给广大农民。更重要的是,5000名员工都是学农的大学生,来自农村,学农并献身农业,他们和农村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正是这种亲和力使许多农民,尤其是尝到甜头的农民成为大北农的义务宣传者,成为义务的农村科普员。大北农也就在这种洪流中不断成长,形成“大北农模式”。

大北农的金色洪流是一道亮丽并充满希望的农村风景,这种将社会效益、自身成长与农民们的经济效益结合的做法很有“中国气派”,而且给中国农村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思路,难怪原科技部部长朱丽兰说,自己应当早一点发现大北农,这种新时代的“上山下乡”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农业知识经济的潜力。正是大北农的现实作用,许多专家被吸引到这个队伍中来,通过大北农运作形式寻找着农村发展的最佳模式。许多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将大北农的5000多科技型员工所引起的变化、效果与思考称为“大北农现象”。

大北农现象,很有冲击力的一个现象,“南京饲料工业博览会”上,邵根伙博士的报告专场前人头攒动,目的只有一个,想亲耳聆听大北农总裁邵根伙博士的演讲。正是邵根伙的经营思想让大北农极具中国特色的经营行为成为一种社会学的现象。

大北农现象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2005年11月15日,大北农集团高级副总裁邱玉文随国家主席胡锦涛赴西班牙出席了“首届中西工商企业高峰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亲切接见金色农华首席玉米育种专家许启凤教授......

制造了大北农现象的5000名知识分子的队伍会不断壮大,邵根伙博士说,2010年这支队伍将会达到10000人,服务的地区将覆盖中国所有的县。大北农洪流正在成为致富中国农村的一股力量。

金色的传奇1993年,大北农诞生在北京中关村万泉庄的两间陋室里,那个寒冷的冬天,邵根伙与他的创业伙伴用热情展开着春天的憧憬。

12年过去了,大北农立足农业,做专农业,成为中国农业高科技企业的一面旗帜。今天,总部设在中关村大厦的大北农以鸟瞰一切的视野汲取着中关村高科技的精神本质,并用中关村的高度将这种精神赋予每一个员工、每一项产品,每一个农村客户。11年的时空变幻沉淀成厚重的历史。大北农已经成为拥有5000多名员工,40多家生产企业和分公司的大型农业高科技企业集团。

回眸大北农的发展,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3幅浓缩了大北农十年“科教兴农”历程的漫长画卷,透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大北农快速成长的历史。大北农成立之初的1993-1996年为大北农的探索阶段———探索我国饲料工业发展之路,大北农通过收购、租赁、托管、参股、控股等战略奠定了自己饲料产业的基础;1997-2002年为大北农的起步阶段———主要以高科技发展中国的农业事业,组建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以市场推广树立品牌,调整产业结构,准备进入第二阶段发展快车道;2003年之后为大北农的发展阶段———深入服务“三农”,与农民朋友携手奔小康。

饲料产业是大北农集团的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十余年发展,预混料、配合料的销售服务网络遍布全国。多年来,大北农预混料产销量稳居国内榜首,成为业界知名品牌。大北农科技园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预混料生产基地之一。

大北农在北京雁栖工业开发区投资2亿多元,建设了占地248亩集预混料、配合料、作物种子、动物保健品的生产、科研、示范、培训于一体的国际一流农业科技园。

动物保健产业以开发尖端、优质、高效的动物保健产品为主导方向,致力于化学药品、中药制剂和生物制品的研究和开发。下设北京大北农动物保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福州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韶山大北农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农业部GMP认证企业。

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是集科研、繁育、生产、加工、推广为一体的大型种业科技企业。在西北、华北、西南、华南建有常年育种基地20万亩,年产种子生产能力达亿斤;销售网络遍布全国,种子销售代理点和种子专卖店达2000个,公司科研课题———“简易纯度检测、高效排假型杂交稻不育系及超级组合选育”列入国家“863”计划,成为全国惟一一个承担“863”计划农作物育种重大专项的民营种业企业;玉米首席育种专家许启凤教授所培育的玉米品种“农大108”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正在推广的革命性超级稻———“扬两优6号”和南京两优培九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大力推广的超级先锋组合———“两优培九”已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北京绿色农华植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专注于植物保护领域的生物高科技企业,产品涵盖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三大系列产品的原药和制剂40多个品种。公司年产8000吨的生物农药“多氧清”是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公司现拥有亚洲地区第二大多抗霉素生产基地。

“十年生聚,十年奋斗”,大北农创造了一个奇迹。摊开大北农的战略图,中国30个行政区内,处处可以看到大北农金色的火焰。现在,大北农早已形成以饲料、动物保健、种业、植保科技为基础,以信息、教育为延伸的立体产业体系,正是在这个有力的产业体系结构上,大北农才真正地壮大起来……

大北农的目标是:2010年,大北农将是拥有100名博士、1000名硕士和10000名大学生的农业科技企业,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00亿元。到2020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00亿美元,成为国际上最具竞争力的农业高科技企业。

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在这个充满希望、机遇与挑战的世纪,中国农村的发展是中国最大的发展后盾。如果说20世纪,农民力量的参与让中国迎来了新中国,那么,21世纪,农民的力量会更深刻地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必须释放农村的力量。

大北农正通过自身企业行为的努力释放着这种力量。这种力量会将大北农推向企业发展的顶峰,这种力量的开发与释放会成为大北农对中国的最大贡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