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国家概况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6-01-11

   以色列国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南,西临地中海,北接黎巴嫩,东与约旦河西岸接壤,东北与叙利亚为邻,东南和西南以亚喀巴湾与埃及西奈半岛为界,地处欧、亚、非三洲会合处,是东西阿拉伯的桥梁。

    以色列北部是加利利山,高度约1 200米。加利利山以东为约旦河谷,约旦河水经此分别流人太巴列湖和死海,其中的死海洼地是地球的最低点。加利利山以西是狭长的沿海平原,从黎巴嫩边境一直延伸至南部,土地肥沃,是主要农业区。加利利山以南是埃斯德拉隆谷和高达900米的高原,再向南是内格夫沙漠地区,它占以色列总面积的近一半。以色列沿海地区属典型的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温度在32~38C之间;冬季温和多雨。太巴列湖附近及内格夫地区无雪,洼地少雪,耶路撒冷和加利利山则雪量悬殊,前者只有几英寸,后者可达几英尺。河谷地区酷热、潮湿,气温可达40℃以上。以色列降雨较少,一般为400~550毫米。降雨主要在冬季的12月份至第二年的3月份,6—8月份别无雨,季节性很强。降雨量分布也很不均匀,加利利山年降雨量在1 000毫米以上,内格夫地区年降雨量则少于250毫米。总体上看,由于西南风经地中海吹向北部以及经埃及吹向南部,因此以色列的降雨量越往南越少。可以看出,以色列淡水资源严重短缺。

    国土面积为2万千米2(不包括加河、约旦河西岸和1967年、1973年中东战争中占领的土地),约为我国天津市的2倍。共有土地面积206.2万公顷,其中可耕地及多年生作物用地为 43.1万公顷,占20.9%;多年生草场14万公顷,占6.8%;林地12.6万公顷,占6.1%;其他土地面积136.5万公顷,占 66.2%。

    以色列60%属干旱地区,20%为半湿润区(主要为北部), 50%的国土降雨少于150毫米。土壤沙性而贫瘠,分为以下4种类型:一是冲积型的暗棕色热带腐殖质黏土;二是地中海红色土;三是棕色石质土和热带腐殖质暗棕黏土;四是黄土性棕色土壤、黄土性灰钙土及北部的砂质土。

    主要矿产资源有钾、铜、铁、镁、锰、磷灰石、石灰石和少量的石油。自然资源、能源都缺乏,石油、煤和天然气依赖进口。以色列一直积极开发新能源,利用太阳能、热能和风能替代传统能源,已经成为世界上利用太阳能的先进国家。

    以色列经济发达,199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1.6万美元。工业有电子、军火、钻石加工、化学、纺织、机械、建筑等部门,其中电子、军火、钻石加工的发展最为迅速。军火工业不仅能生产常规武器,且能制造导弹等高新技术武器,出口近50个国家。1998年其常规武器出口额位居世界第12位。

    对外贸易发展迅速。1997年进口额为308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了83%。同年的出口额为225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了 94%。出口商品中的制成品占92.1%,出口商品的结构不断优化,增加了电讯、医疗等技术含量高的设备出口。但以色列对外贸易长期出现逆差,1997年的进出口贸易逆差为83亿美元。 1980年2月进行了贸易改革,将贸易单位由以色列镑改为谢克尔。货币贬值严重,1990年汇率为2.048新谢克尔二1美元, 1996年为3.251新谢克尔二1美元,1997年为3.536新谢克尔二1美元,1998年为4.16新谢克尔二1美元。

    交通运输与通讯部门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占商品和服务出口的10%,雇佣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6%。国际互联网站普及率1999年为每万人147个,居世界第八位。公路运输发达,公路总长13 000多千米,耶路撒冷与特拉维夫、海法有高速公路相连,有2条长300千米的高速公路。铁路总长为500多千米,都与耶路撒冷、特拉维夫、海法、比尔谢巴等地相通。主要港口为地中海沿岸的海法港、阿什杜德港和亚喀巴湾的埃拉特港。国际运输以海法港和本·古里安国际机场为主,与众多国家有定期航班往来。

    旅游业在经济中居重要地位。以色列不仅自然环境多样,风光独特,还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世界3大宗教圣地之一的耶路撒冷闻名于世,每年都吸引着上百万的外国游客,1995年国外游客数突破200万大关。旅游外汇收入达10多亿美元,是国家的重要外汇收入来源。但2000年,因中东和平计划受挫,与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冲突加剧,暴力事件频发,对旅游业产生了一定影响。

    人口约610万(1999年中),其中犹太人占总人口的82%,阿拉伯人占14%,德鲁兹人和其他人占4%。犹太教为国教,希伯来语为国语,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

    公元前13世纪末,犹太人的远祖希伯来人从埃及移居到巴勒斯坦。公元前11世纪建立希伯来王国。公元前10世纪中叶进入鼎盛时期后,王国分为南、北两部,南部称为犹太王国,北部称为以色列王国。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国被亚述人征服。公兀前586年,犹太王国被巴比伦人灭亡。此后,又先后被波斯、希腊、罗马、土耳其等外族占领,大部分犹太人被赶出家园,流落到欧、美等国。公元7世纪,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断迁入。16世纪,巴勒斯坦被奥斯曼帝国吞并。 19世纪末,欧洲犹太人发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1897年,成立“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1917年,英国占领巴勒斯坦,同年11月2日发表“贝尔福宣言”,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1922年7月,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此后,各地的犹太人大批移居巴勒斯坦。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正式成立。

    建国后,以色列政府实施了对土地、森林、矿山、铁路、公路、军工生产等部门直接予以控制,对私人大企业进行投资,积极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对食品工业等制造业和出口实行补贴,限制使用外汇等政策。20世纪50~60年代,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9.7%,发展迅猛。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作武器,对亲以色列的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采取减产、禁运、提价、国有化等措施,以迫使他们改变对以色列的政治态度。石油供应的突然短缺,使主要依靠中东石油的国家遭到沉重打击,经济增长速度急剧下降,从而触发了战后西方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也给以色列的发展带来很多困难。此后,以色列的经济发展速度大幅度下降。1977年5月,以贝京为首的利库德集团上台后,采取了废除补贴制度、放宽外汇控制、允许私人资本自由竞争、拍卖一部分国营公司或企业等措施。但经济状况起色不大。 1983年9月,贝京总理辞职。1984年9月,工党和利库德集团达成成立“全国联合政府”的协议。

    1985年7月,联合政府正式通过了经济稳定计划,实行紧缩政策,大量削减政府支出,提高利率,暂时冻结物价、工资和汇率。1999年1月,又通过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实行高福利、高消费政策,对基本商品进行大量补贴,刺激经济发展。这些计划的实施比较见效,经济开始好转,通货膨胀率由1985年的 400%降到20世纪80年代末的18%,1986—1990年的政府预算也达到基本平衡,1990年的经济增长率比上年提高21%。以后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1990—199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达7.2%,但从1996年开始,经济发展有所减慢,199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仅为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