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源性饲料安全监管工作培训班在沈阳召开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6-03-20

 

    本网讯 2006年3月16日-17日,农业部畜牧业司(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在沈阳举办了动物源性饲料安全监管工作培训班,畜牧业司副司长张喜武出席培训班并讲话。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方军,辽宁省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宋树才局长、副局长付景武,国务院法制办协调司处长程晓敏,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副所长秦玉昌,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苏晓鸥等同志也出席了培训班。农业部畜牧业司(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饲料处副处长马莹主持会议。



动物源性饲料安全监管工作培训班现场



农业部畜牧业司(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饲料处副处长马莹主持会议

    培训班上,程晓敏同志讲解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农科院畜牧所副所长王加启研究员介绍了疯牛病的成因和防控知识;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杨曙明研究员分析了我国动物源性饲料安全状况;农业部畜禽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常务副主任刘素英高级畜牧师介绍了全国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五年结果分析情况。



国务院法制办协调司处长程晓敏讲解行政执法责任制

    方军同志代表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发言时指出,从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管理办法2004年10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在加强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生产、经营、进口、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监督管理,保障畜产品、饲料产品的安全,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办法颁布实施一年多来,作为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和农业部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专家审查委员会一直积极配合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在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生产、管理、市场调研、人员培训、情况说明会等方面开展了工作。我们认为,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安全监管工作是当前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和迫切要求。建设现代农业离不开建设现代畜牧业,现代畜牧业的建设又离不开饲料安全标准化。
    她强调,加强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防范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饲料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全国畜牧总站和中国饲料工业协会都需要深入调研,摸清行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协助政府部门做好有关工作,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整个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今后要进一步配合政府主管部门认真做好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管理工作。一是开展动物源性饲料产品调研、风险评估工作,建立和完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风险评估体系。二是积极配合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开展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评审员的培训工作,协助做好企业质量审查,根据产品的生产流程确定关键控制点,进一步明确审核的要求,把好市场准入关。三是加紧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使国家的监督检查有据可依。四是加强行业的自律性管理。作为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性管理的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使我们的广大企业能够了解办法要求,自觉做到行业自律、企业自律。同时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加强对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生产和使用等环节进行监控工作,对违法违规的企业,利用我们协会的宣传渠道进行曝光,促使企业能够守法经营。总之,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安全卫生,事关饲料产品质量安全,也事关安全生产和人身健康,协会将发挥自身优势,一如既往地积极协助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方军讲话

    张喜武副司长在讲话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畜牧业和饲料工业发展,高度重视饲料和畜产品安全。在中央政策的引导和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各级畜牧部门把建设畜牧大产业作为基本目标,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调整和优化畜牧业结构布局,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我国畜牧业保持了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预计2005年全国肉类总产量达7700万吨,奶类产量2845万吨,禽蛋产量2860万吨,畜牧业产值可望突破1万亿元大关。我国畜牧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主要呈现以下明显的特点:

农业部畜牧业司(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副司长张喜武作重要指示

    一是畜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2005年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接近35%。在一些畜牧业发达地区,畜牧业现金收入已占到农民现金收入的50%左右。全国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达1亿多人。

    二是畜牧业结构调整逐步深入。全国畜禽品种结构逐步调优,良种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全国已经形成了较为明显的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生猪产业带,中原和东北地区的肉牛产业带,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的肉羊产业带,东北、华北的奶牛产业带。

    三是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目前,全国各类畜禽规模化养殖小区已超过4万个。随着规模生产水平和畜产品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迅速发展。目前,我国畜牧业产业化组织约占到整个农业产业化组织的20%以上。

    四是饲料产品产量、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预计2005年饲料产值超过2600亿元,产品产量突破1亿吨大关。随着行业的发展,企业重组整合步伐加快,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全国年产10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已有80多家,全国排名前10位的饲料企业集团生产饲料已超过全国总产量的20%,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

    五是饲料和畜产品安全水平稳步提高。2005年我国饲料产品平均合格率为95.1%,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饲料中违禁药品检出率为0.46%,下降3.18个百分点;养殖场瘦肉精检出率为1.38%,下降0.61个百分点。京津沪无公害食品试点城市瘦肉精检出率首次降到零。全年共通报不合格兽药产品2191批,重点监控企业57个,撤销批准文号60个,查处13家假疫苗案件,兽药残留监控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但是,我国畜牧生产在稳步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如畜牧业生产方式仍然比较落后;畜牧业科技水平不高、科技支撑体系薄弱;饲料资源不足、饲料安全面临着严峻考验等。目前,迫切需要采取切实应对措施,逐一加以解决。

    这次动物源性饲料安全监管培训班,就是落实农业部“提升、拓展、转变”三大战略和实施“畜牧水产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的重要举措。

    他要求参加培训班的各省饲料管理部门和质检机构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动物源性饲料安全监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他指出,我国从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明确了农业部负责动物源性饲料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对省级饲料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省级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负责《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的审核发放和日常监督,县级饲料管理部门负责辖区内动物源性饲料监管的日常工作的三级管理机制,动物源性饲料安全监管责任已经明确。各省要充分认识动物源性饲料安全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落实管理的责任,将动物源性饲料安全监管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持续深入地开展动物源性饲料安全监管工作,确保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

    他同时要求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各省要着力总结本地基本情况和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科学谋划标本兼治的方案和措施,逐步净化动物源性饲料市场。一是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分步骤实施。各地要全面客观地分析本地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动物源性饲料监管工作计划,确定科学的监管技术路线和措施,分阶段、分步骤实施,确保不留一个死角,不漏一个企业,逐步将所有动物源性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者纳入监控范围。二是要分类指导,防止“一刀切”。各地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种类不同,动物源性饲料生产企业条件参差不齐,因此,在监管过程中,尤其是审核发证过程中,要具体分析,具体对待。既要防止呆板僵化地套用条文,也应杜绝得过且过的走过场。要以服务企业为宗旨,帮助企业提高质量,逐步达到安全卫生的要求。三是要完善保障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办法》已经为各省开展动物源性饲料监管提供了依据,各地要尽快从制度、人员和资金等方面完善保障措施,积极主动地加强与本地工商、财政、动物检疫等相关部门的协调,理顺管理关系,明确相关责任,形成监管合力,建立保障动物源性饲料安全卫生监管工作的长效机制。

    最后,他要求大家再接再厉,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动物源性饲料安全监管工作的力度。

    第一,要严把动物源性饲料生产企业的市场准入关。加强生产管理是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监管的第一个环节,对于从源头保证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审核企业软硬件条件,发放《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用制度和程序促使企业加深对动物源性饲料安全的认识,逐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管理水平,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第二,要加强对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的日常监督检查。对于已经获得合格证的动物源性饲料生产企业要加强发证后的监督检查,通过年度备案检查、不定期抽查和产品监督检测等方式,加强对获证企业的监控。尤其要加强对生产企业加工原料的来源,产品的流向和销售记录等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动物源性饲料的生产规范、使用科学。同时,还要从生产、经营和使用各环节开展对于未获得合格证仍在生产的违规企业的查处,责令其立即停止生产并限期补办合格证,对于不符合生产条件的企业,坚决予以取缔。尤其要加强反刍动物饲喂环节的抽查力度,切实杜绝在反刍动物饲养过程中使用禁止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

    第三,要加大动物源性饲料监管工作的宣传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使《办法》在动物源性饲料生产从业人员和养殖户中口熟能详,使动物源性饲料安全意识深入人心。要广泛利用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体,采用座谈、讲座等各种方式进行宣传,要深入生产第一线和养殖现场与企业员工和养殖户进行一对一的交流,面对面地讲解说明,将宣传工作做细做实。

    第四,要加强管理人员自身能力建设。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班等形式组织基层饲料管理人员学习动物源性饲料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知法、懂法。要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生动的教学方式增强他们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参加培训的学员获得动物源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评审员资格证书

    会议期间,专家还就《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释义、动物源性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分类及鉴定、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设立条件及审核要求等进行了系统介绍。

    在结业式上,张喜武副司长等领导同志还向参加培训的学员颁发了动物源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评审员资格证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