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养牛业概况及发展趋势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6-05-23
     一、国外养牛业概况

    据1996年统计,全世界有牛13.2亿头,其中水牛约1.52亿头。从牛的绝对数量看,养牛最多的国家是印度,约1.94亿头。按人口平均,新西兰和乌拉圭的牛最多,平均每人约有牛3头。全世界有奶牛2.29亿头,人均占有奶量为80.85公斤,其中以新西兰人均占有奶量为最多,高达2757公斤。以下依次是丹麦(896.51公斤)、荷兰(703公斤)、法国 (519公斤)、澳大利亚(478.98公斤)。奶牛的头平产乳量最高的是以色列(9105公斤),其次是美国(7483公斤)。

    全世界肉类总产量为2.15亿吨,其中牛肉产量达5666万吨,仅次于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26.33%。有些国家消费牛肉量占肉类总量的比重亦较大,如乌拉圭牛肉消费量约占肉食总消费量的76%,阿根廷占71.19%,澳大利亚为54.74%。全世界肉牛的平均胴体重为203公斤,以色列的肉牛胴体重为350公斤,美国为305公斤,加拿大为288公斤。

    二、世界养牛业发展趋势

    (一)养牛场数目减少,经营规模扩大 近年来随着世界性的牛奶过剩,使得一些中小型奶牛场被兼并或转产,因而养牛场的数目大幅度减少,而养牛场的规模则不断扩大,并且日益趋向专业化、工厂化发展,普遍提高了机械化水平,实行集约化的经营管理。如美国,奶牛场由 20多年前的3000万家减少到现在的200多万家,其中饲养1000头左右的大型奶牛场有几万个;饲养5000头以上的特大型奶牛场也有几十个。这些工厂化大企业所生产的牛奶,约占全国所需商品奶的95%。加拿大奶牛场的数量比以前下降31%,而饲养头数却增加34%。由于采取这些措施,增强了抗风险能力,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二)开展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大批成熟的高新技术,如基因工程、同期发情、冷胚移植、同卵双生、胚胎性别鉴定、胚胎分割、激素免疫等,在养牛业中得到推广应用,并取得较好效果。此外,在牛的育种、饲养管理方面,实行了微机管理,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养牛业的生产水平。

    (三)品种大型化 世界上培育的奶牛和肉牛品种较多,近年来各国为了提高牛的生产水平,都在优选品种。各国饲养的奶牛品种,除荷斯坦奶牛(即黑白花奶牛)外,还有爱尔夏牛和娟姗牛等,但近年来奶牛品种日趋单一化与大型化。各国饲养荷斯坦奶牛的头数日益增加,其原因是荷斯坦奶牛具有产乳量高、产乳的饲料报酬高、生长奉育快、瘦肉多等优点,故在奶牛中饲养的比例不断增加,其他奶牛品种则日渐减少。如美国和日本,荷斯坦奶牛占饲养奶牛总数的90%以上,英国占64%,荷兰、新西兰、澳大利亚等亦是以发展荷斯坦奶牛为主。在肉牛业,由于人们普遍厌恶动物脂肪,追求瘦肉多,而大型品种的特点是生长快,可以在年龄不大的时候屠宰,使瘦肉多而脂肪少,符合市场需要,因此夏洛来、西门塔尔等大型品种,引起了饲养者的广泛兴趣。原饲养海福特、安格斯、短角牛等中、小型肉牛品种的国家,亦相继引入大型肉牛品种。近年来,我国也先后引进夏洛来、利木赞、西门塔尔牛等良种与本地黄牛杂交,获得了较好的改良效果。

    (四)肉牛生产发展迅速 自60年代以来,肉牛业蓬勃发展,在牛的总数中肉牛的比重越来越大。1977年世界肉类总产量为1.26亿吨,其中牛肉产量达4600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3796,比1961—1965年(3087万吨)增加1513万吨,增长4996;到1991年达到5300万吨,比1969—1971年(4000万吨)增加1300万吨,增长32.50%。有些国家减少了奶牛的饲养头数,肉牛的饲养头数急剧增加,如美国1976年奶牛的头数比1955年减少。

    (五)重视饲料加工的研究,实行全价饲养70年代以前,国外对牛的饲料加工尚停留在晒制于草、玉米整株青贮、谷物磨碎等几项简易方法。近几年来一些养牛业发达的国家推行了一系列新的饲料加工技术,从而提高了养牛业的经济效益。

    据专家研究得知,谷物生产的总能量有一半在籽实,有一半在秸秆内。全世界秸秆的年产量约为20亿吨,如何利用这样大的能量,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1976年召开了关于开辟新的饲料资源的技术讨论会,会议指出,可采用生物化学、物理和化学方法来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对籽实饲料,一些国家采取了挤压法、胶化法、湿化法、颗粒化等加工技术。此外,有些国家为了进一步发挥奶牛和肉牛的生产潜力,推行混合日粮,实行全价饲养,其作法是将粗料和精料混合,压制成颗粒饲料喂牛。

    在发达国家,以往采用大量精料喂牛,致使牛采食精料过多,造成牛发生消化疾病和代谢疾病增多,牛过于肥胖又会发生繁殖障碍。有鉴于此,有些国家在牛的日粮中增加了粗料的比例。如美国在1972—1973年间精料比例为52%,近年来有些牛场将精料减少为21%。国外使用玉米肥育肉牛也日益增多。美国在牧区繁殖肉用小牛,养到7~8月龄时转到粮食产区,利用青贮玉米催肥,经10个月育肥,体重达500公斤左右屠宰。德国巴伐利亚地区88%的公牛用青贮玉米肥育,平均日增重为1.074公斤。

    (六)充分利用杂种优势 原苏联研究了100多个牛的杂交组合,证明杂交后代比纯种牛多产肉10~15%。美国也证明,两品种杂交后代的产肉力比纯种牛提高15%~20%。在发展中国家,大量引进高产品种与当地牛进行杂交改良,以提高生产力,致使原有品种减少,有些品种已经绝迹。据法国Lauv在欧洲地中海调查得知,原有149个地方品种中仅有33个品种目前还维持现状,其余品种已逐渐减少或已达到灭绝的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