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泛滥 全球资产市场高烧:谁是“元凶”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6-05-26
    2002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开始持续上升,进入今年以后,“超级商品牛市”基本被市场所认同。数据显示,2005 年IMF 全部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名义涨幅高达34%,同时IMF 能源和金属价格指数分别上升42%和36%。从铜到糖再到油,各大宗商品价格均急剧上涨,有些已经冲至历史最高点。近期铜价突破每吨8,000 美元,油价超过每桶75 美元,二者均达到有史以来最高点。金价则飙升至每盎司730美元以上,为1980 年以来的最高点。

    三大原因推动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进入上升通道,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全球经济复苏,对大宗商品的需求急剧增加,从而刺激了商品价格。2002 年全球经济在短暂的放缓之后开始强劲复苏,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好转,全球GDP 增幅从2001 年的2.4%回升至2004年的5.3%和2005 年的4.8%。

    其次是美元表现的疲软,随着美国“双赤字”的不断扩大,美元在2002年后开始贬值。由于大多数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美元的疲软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升。随着美元的贬值,大宗商品生产者倾向于削减供应以应对其美元收入实际价值的下降。

    最后则是全球的低利率拉高了大宗商品价格。从2000 年末开始,美联储已13 次调低短期利率,试图以激进的降息帮助美国经济走出2001 年的温和衰退。在低利率下,企业囤积大宗商品的动机将有所增加,这将增加需求,使资金从国债和债券流向大宗商品。

    本轮上升周期将更长

    一旦一个或多个全球经济条件急剧恶化,大宗商品价格将进入持续下跌期。然而全球宏观经济亦发生了一系列对商品价格有利的变化:世界经济强劲复苏、美元疲软、利率下降。本轮上涨可能持续更长时间,因为全球化增强了世界经济增长的潜力以及企业承受高商品价格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2001 年后中国和印度的快速增长为全球经济注入了活力。中国GDP 增速从2001 年的7.6%上升到2004 年的10.1%。中国经济2003~2005 年均增幅高达10%,2006 年1 季度同比增长10.2%;印度作为亚洲又一个快速增长的经济体,2003~2004 年经济增速上升到平均7.4%。

    随着工业和建筑活动的快速增长,对石油、金属和工业原材料在内的大宗商品需求十分强劲。但是市场供给情况却极其紧张,这导致了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因为需求调整的速度快于供应调整。当生产商对产能扩张持谨慎态度时,供应紧张推动价格持续上升并吸引投机资金流入。这导致了价格继续上升的预期,因为市场参与者认为永久性的供应紧张即将到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