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企业联合体催生技术转移新模式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6-07-07
     植酸酶发酵生产技术是中国农科院饲料所承担的国家“863”科技攻关项目,该技术产品是通过释放饲料中植酸磷从而替代无机磷的使用,可以提高饲料报酬、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节约磷矿资源。2003年,该技术成果总共对4家企业进行了转化,并获得巨大成功,总合同成交额为3350万元人民币,实现合同额为1580万元人民币。承担该技术成果转化的是“7+1”企业联合体。中国农业大学经济学专家乔娟教授认为,这是一种技术转移的新模式。

    2003年10月31日,在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倡仪、七家北京高科技饲料企业共同参与下,自发成立了由七家企业和一家研究所组成的“7+1”技术转移联合体。“7+1”的联合宗旨是在自愿、平等、诚信、互利原则的基础上,采取联合研发、联合采购、统一宣传策划、人员培训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成员企业间的互补性合作,联合构建发展平台,确立成员企业在行业中代表高科技的主体地位,使成员企业在保持自身个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共性优势,形成产业链以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过去,我国的植酸酶一直都是依靠进口,价格高,每公斤达180元人民币。2003年,植酸酶发酵技术成果通过“7+1”企业联合体的成员企业之一北京挑战集团转化,作为植酸酶产品的生产基地,其他成员企业利用其网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应用推广。这一举措,“既打破了国外产品垄断国内市场的局面,又降低了企业对国外技术的依赖”,乔娟评论说,“同时,也大幅度降低了国内饲料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国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005年,饲料所利用“7+1”技术转移联合体成员企业把植酸酶产品远销欧美而造成的影响力,与国际跨国集团美国联合饲料公司就植酸酶生产技术签订了技术合作与成果转让协议书,合同金额250万美元。饲料所的成果转化工作实现了由国内向国外的跨越发展。

    中国农科院饲料所所长蔡辉益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说,“7+1”联合体成员单位通过联合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对技术联合进行集成创新、二次开发、中试、产业化、商品化,并进行联合采购、联合参展、联合培训、人力资源共享等,使成员企业经营成本大大降低。“这种由研究机构发起,企业响应,并由研究单位运作的组织形式,保证了操作公正性的同时,还提高了组织的凝聚力。”

    蔡辉益介绍说,通过近3年的运作,联合体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在横向发展方面,联合体成员的数量由最初的8家增长到14家;在纵向发展方面,以“7+1”企业联合体为龙头把饲料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串联起来了,集聚了400多个企业和饲料科研单位,在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搭建了一个桥梁。而且,通过联合体技术转移平台降低了成员企业研发成本,提高了高新技术的推广效率。联合采购机制的建立,大大降低了联合体成员的采购成本,联合参展以及大型论坛和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也极大地提升了成员企业的影响力。

    目前,在“7+1”成果转化联合体模式的推动下,饲料所的成果转化工作得到了较快发展。据了解,自1991年建所到2003年,共转化了2项科技成果,转化收入300万元。而2004年转化项目3项,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9项,年收入达477万元;2005年转化项目3项,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13项,年收入达805万元。2006年,模式的推动效果更加凸显,到目前为止已许可使用技术5次,科技开发收入大幅度提高,从市场上获得的资金也成为运转饲料所的主要资金来源。而对于北京乃至全国的饲料企业来说,科技创新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

    科技部发展研究中心区域战略部部长高志前也对“7+1”企业联合体表示赞赏。他说,产业发展依托于科技,科技成果又能快速进入市场,这样的技术转移新模式,既使科技研发与市场紧密结合,又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和转化效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