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乳业“建制”:整合才是关键

来源: 作者: 时间:2006-07-28
并购还是自己建厂?在乳业扩张之路上,新希望集团正在小心翼翼地探路。

7月24日,记者从新希望集团获悉,上周,其控股公司G新希望(000876.SZ)旗下乳业公司的老总们急赴成都。年度中期会议内容之一就是关于乳业公司的整合。

广东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则认为,与伊利、蒙牛主要以新建厂扩张不同,选择并购道路的新希望,整合才是关键。否则,新希望仍将处于第二集团军的地位。

收编诸侯

“整合后,新成立的乳业公司大致处于行业五六位,并将向乳业集团方向发展。”7月20日,新希望乳业控股行政中心邓成在给记者的采访书面回复中说。

资料显示,新希望集团乳业总资产16亿多元,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3.2亿元,是西南第一乳业巨头,处于第二集团军的领先地位。去年,伊利、蒙牛、光明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0%左右,统称第一集团军,

12日,G新希望发布公告称,在成都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新希望乳业控股,注册资本4.8亿元。随后,G新希望将所持有的9家乳业公司的股权转让给新希望乳业控股。

新公司由G新希望总经理黄代云兼任董事长,G新希望副总经理曾勇兼任总经理,G新希望原有的乳业事业部撤销。

新希望乳业控股对本报称,这次整合是为了使G新希望在乳业领域中的投资股权更加清晰、集中,便于新品牌的运作与推广,加快乳业板块发展。

然而,公开资料显示,2003年,刘永好给乳业制定的销售目标是40亿元以上,但到2004年,新希望的乳制品销售收入仅7.6亿元。2003半年报显示,其乳品毛利率21.15%。而伊利和光明的产品毛利率都在30%以上。今年3月,黄代云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目前,新希望乳业在国内约占4%的市场份额,利润率近4%。

“新希望乳业整合源于它一贯采取的并购战略,其并购规模和速度在业内颇为少见,先后投入了10多亿元,控股参股了12家乳制品企业。”王丁棉说。

在乳品激战正酣的2002年,新希望开始将目光投向这一热门行业。新希望集团以G新希望为平台,采用并购兼并各地成熟品牌的方式进入当地市场。四年时间,确立了自己在西南地区的乳业主力军的地位,并且将势力范围扩展到了华东和北方,横跨国内7个省市(详细见附图)。

对于新希望一贯采取的并购方式,劳兵分析,作为迟到者,新希望的“入场”方式耗时短,见效快;被并购的企业往往是当地比较著名的品牌,公司能够很快分享前者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

整合难题

将各路诸侯统领旗下后,新希望遇到的问题是整合。

伊利和蒙牛无论走到哪儿,都以统一的品牌出现,而新希望直接或间接拥有的12家乳品企业,各自拥有一个甚至多个品牌。加之收购的是国有企业,企业有不同的经营模式、管理水平、员工观念冲突及销售网络,要想打造全国乳业品牌,新希望必须对乳业进行有效的整合。

早在2003年3月,G新希望对川内的两大乳业四川华西乳业和四川新阳平乳业进行过整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四川新希望乳业有限公司销售总公司。但这次整合的结果是,领导高层频繁更换,两大乳业老总先后离职,就聘于其他乳业公司,员工队伍造成波动。

就连这次整合之际,记者从19日开始,多次联系重庆天友乳业,欲采访整合对其品牌和销售渠道有无影响,该公司市场部一女士称,这是有关新希望的问题,天友总经理不便接受采访。

知情人士称,造成整合难度大的原因是,由于新希望在并购时,曾承诺不放弃或改变原有品牌。

那么,这次投巨资成立新公司,大规模整合乳业,新希望将如何避免问题?旗下乳业公司的人事会不会发生大换血?

对上述问题,新希望乳业控股给予了书面答复,新公司的经营管理层以原乳业事业部的班底为主,但将继续引进管理人员。9家公司经营班子的组成人员不会因为新公司的组建而有大的变动。但曾勇向记者明确表示,可能会对部分子公司负责人进行调整,不过这与整合无关,现在暂不方便向外透露具体的调整情况。

在品牌方面,新希望乳业控股成立后,统一品牌的推出势在必行。但会继续保留地方品牌,与统一品牌共同发展,不搞一刀切。至于新品牌的定位和产品的档次,曾勇表示,“正在构想当中。”

7月19日,记者还致电新希望乳业控股旗下的昆明雪兰牛奶、安徽白帝乳业、云南邓川蝶泉等子公司,其市场部负责人均表示原有品牌和销售渠道在短期内都不会改变。至于如同省两家乳业是否存在同业竞争,曾勇说有地区和产品差异,适度竞争反而有利于发展。

曾勇说,新希望乳业控股将会把重点放在奶粉和液态奶市场,并会视经营状况对某些子公司予以扶持。此外,新希望乳业控股已增加了对四川新希望乳业和云南邓川蝶泉的投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