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湖北省饲料生产情况概述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6-08-11
    据统计,2005年全省饲料工业总体形势表现为产销两旺、全面增长和总产超历史。即饲料工业总产量已超过历史最高年份1998年361万吨的水平,达到384.6万吨,总产值为88.3亿元,比2004年分别增长7.2%和8.3%。其中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比上年分别增长了7.2%、7.0%和12.3%。

    从不同类型饲料企业产销情况看,去年全省呈现全面增长态势,特别是一批大型饲料企业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一般增幅都在20%以上,是全省平均数的2—3倍。同时,去年虽受到猪、禽疫情的极大冲击,但另一方面却拉动了水产饲料的一路快速攀升。如武汉通威、湖北海大等企业水产饲料的增幅分别高达50%和60%。除此外,一批中小型饲料企业在竞争中也加大了技改和调整力度,企业产量和效益普遍有了明显提高。尤其是在去年的10月底前,随着各地养殖小区、水产片带的大量兴建,全省饲料工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饲料企业与养殖小区紧密结合,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少市县坚持以饲料企业为龙头,通过“公司+小区+农户”的形式,实施一体化战略。如武汉、荆州、襄樊、荆门、宜昌、孝感、黄冈、随州、黄石、鄂州、仙桃、潜江等市州饲料办,积极组织辖区内饲料企业与各养殖小区开展产、销对接和全程服务活动,为养殖农户既供饲料和技术指导、又供种苗和疫病防治、有的还包产品回收,使养殖小区的农户基本消除了养难、卖难之忧,进而有力地推进了饲料工业与现代养殖业的有机结合和联动发展。

    二是企业数量迅速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各地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和优化,进而吸引了国内多家知名饲料企业纷纷赴鄂投资建厂。如地处江汉平原的荆州市,去年来先后有四川通威、湖南唐人神、台湾统一、广东温氏、湖北天泽集团等大型企业投资2亿多元,兴建了2个30万吨、2个18万吨、1个10万吨的畜禽水产饲料生产线。 目前荆州市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已由上年的8家猛增加到36家,其中8万吨以上的13家,全市饲料企业生产能力已由2004年的70万吨增加到去年的200万吨。此外,我省各地还结合2005年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料企业《生产许可证》换证工作,许多企业投入大量资金,重新购地建厂或进行生产设施、检化验设备的更新改造,生产能力不断扩大,企业面貌焕然一新。

    三是创品牌、树形象,科技创新有了新进展。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为了尽快改变湖北饲料企业块头不大、品牌不多、市场占有率不高的状况,我们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引导企业围绕做强、做大、做优的目标,不断加大技改投入力度,狠抓企业管理升级和打造知名品牌,并努力创建清新、时尚、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使其知名度和产品市场占有率有了明显提高。去年以来,全省已有6家饲料企业的13个产品被评为“中国饲料行业信得过产品”,有2家企业的2个产品被评为“湖北名牌”,有11家企业的饲料产品被评为“湖北信得过水产养殖投入产品”;还有4家饲料企业的负责人分别被授予“湖北省科技创业企业优秀领导者”和“湖北省科技创业企业家”等称号;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核黄素基因工程菌工业化生产新工艺”等技术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荣称。在今年四月中旬第九届全国饲料添加剂大会上,我省的安琪酵母股份公司、武汉新华扬生物有限公司和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被评为“全国饲料添加剂科技创新优秀企业”。 目前,自主创新与品牌战略已受到全省饲料行业的普遍关注。

    四是饲料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得到增强。去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猪价的大幅下滑,以及畜、禽疫病的冲击,不少企业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不断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和新产品开发力度,进而使饲料生产由过去的单一产品向现在的多元化、系列化和技术含量高的功能型产品方向发展,饲料生产体系不断完善,产品结构渐趋合理,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据调查摸底,去年全省饲料企业的生产条件和经济效益普遍超过2004年。

    五是部分品牌饲料开始“漂洋过海”,在国际市场上已占有一席之地。如广济药业公司生产的饲料级维生素B2在国内不仅规模最大、产量第一,而且其产品出口量以世界总量的5%逐年增长,去年出口创汇已达2172万美元。湖北安琪酵母公司生产的甘露低聚糖及福邦饲用系列生物产品已远销欧美市场,武汉新华扬生物公司的“华扬牌”系列饲料添加剂和仙桃高盛精细化工公司生产的D—泛酸钙等产品也已销往欧洲、南美、亚洲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