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饲料物流安全的集成化管理方法

来源: 作者: 时间:2006-08-18
全世界的消费者都希望自己消费的食品食用安全,有利于健康。因为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消费者甚至希望对食品生产能够进行全程跟踪,对“问题食品”能够及时“跟踪追究”,从而保证食品从原料到生产、运输和消费等各环节的安全。有鉴于此,就要求食品,包括构成食品链中关键环节之一的饲料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中具有公开、公正和功能完善的信息反应系统,使消费者能够独立观察和掌握这些信息。

在欧洲,欧盟委员会及各成员国政府就消费者对食品和饲料安全的“跟踪追究”要求已经作出了反应,他们通过制定和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对这一问题作出了回答。新欧洲食品安全委员会颁布了一系列有关食品和饲料安全的标准和规定。通过食品生产链中其他生产商和原辅料供应商在各环节的共同协作,食品生产商在整个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食品中各种形式的质量认证也有利于对加工生产环节的食品质量“跟踪追究”。与此同时,阵容庞大的欧洲食品销售商都建立了食品安全及食品质量方面的标准和规则。

虽然在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面人们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一旦食品质量和安全出现问题,各国政府和消费者都会立即要求追究食品链中各个环节的责任。由于饲料是食品链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因此,对饲料原料及其成分的跟踪追究也就必不可少。

一、全球范围内规模庞大的饲料原料贸易

和食品相比,饲料生产中的环节似乎要更多些,规模也似乎更为庞大。所以对饲料的“跟踪追究”也就更为复杂和困难。

饲料工业的主要生产原料都是通过大批量规模化贸易而采购的,来自世界各地的饲料原料,通过各种运输途径汇聚到欧洲各港口,这些原料通常并不是按照原料产地一致性原则分类存储,而很可能是通过卡车、火车或轮船以及中转储存筒仓、房式仓及其他港口运输存储设施使原料混合在了一起,在实际操作中也很难将来自不同地域的原料区分开来。也就是说,有可能同一船板装载的是来自不同地方的某种饲料原料。这样,在运输过程中对原料原产地的精确区分就变得非常困难。在欧洲,甚至全世界也都存在类似问题,在原料抵达港口,也可能有意将某类原料进行混合以便使其性质更为稳定和一致。这就产生了如何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将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原料进行区分管理的问题。另外,在大规模原料贸易中,一般是一个船板中的原料都是散装的,所以区分原料就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事情。

二、饲料厂和养殖厂中的原料管理

对饲料厂来说,原料价格和原料存储能力在原料采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市场原料价格较低时,应该是原料采购的最佳时期,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节省原料的采购成本。但往往在原料价格低时,饲料厂却不一定有足够的空置仓容来大规模储存采购的原料。一般饲料厂的做法是,将新采购的原料装入还没有卸空的料仓,这样一来的话,就造成了新料和原有原料的混合。还有就是成批量采购的液体原料如油脂、糖蜜等因为罐体原来粘附的原料等因素而导致对其进行分类“跟踪追究”变得更为困难。

饲料厂在加工操作过程中,要绝对避免厂内原料和来自厂外原料的回流混合,料仓和加工设备之间的残留原料及回流交叉污染也需要格外注意。一般情况下,利用首先流入仓库的原料和首先流出仓库的原料来判断筒仓中的原料载荷,这就是物流管理中著名的“先进先出”原理。但因为工艺技术原因,实际情况是筒仓中的原料一般并不能完全卸空,所以饲料生产者也并不能够完全保证数以百万吨计甚至规模更大的原料在筒仓中不会和其他批次的原料混合。通常根据商品运输标签或相应文字信息来确定每一批次原料的做法实际上并不能做到绝对精确。筒仓之间的提升输送设施也容易引起不同批次原料之间的交叉混合污染。

三、尽可能减少原料批量并及时准确记录相关信息

改变原料采购和饲料生产过程有可能减少饲料污染所产生的问题。现代饲料工业信息技术有助于实现这一过程,例如生产原料、生产过程以及最终成品的相关资料和数据都可以用计算机记录保存下来,以便此后进行复核和分析。目前对于大量这类数据可以进行记录、通讯并和其他管理系统共享。饲料工业中的信息技术一直在不断取得进展,以使其能够适应现代工业技术包括“跟踪追究”技术面临的挑战。总之,在饲料生产和原料采购过程中,通过生产过程中对原料进行确认和标注有助于最大程度地解决产品追究问题。生产中的主要改进是将原来采用的较大包装变为较小包装的方法,只是需要在逻辑上作以调整就可以办到。采购饲料加工厂附近的原料也能够避免对原料的追究所产生的问题。但这一点在全球贸易一体化的今天来说不太容易做到。也就是说只有当地原料供应能够以相对较低的价格满足企业生产所需时才有可能实现。

本文所述是以欧盟规定的非转基因原料产品为前提的,如果原料及动物饲料中的转基因成分超过0.9%,就需要进行特别标注。生产企业必须能够证明自己的产品是采用非转基因原料生产的。当然,非转基因原料的证明需要原料供应商提供。原料供应商必须保证非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关于这一问题,欧盟已经建议通过立法形式来确保原料在基因方面的安全性。

四、饲料原料初始数据的采集记录

饲料厂收到原料后,接收原料操作者应尽可能记录更多的相关信息,包括和原料有关的原始资料以及供应商提供的资料,如批次编号、感观鉴定、快速测定的原料成分和其他分析数据也有助于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发现有疑点原料时可以用记录软件进行“锁定”,待疑点解除后再用于生产中。对于运输工具的登记也有利于对问题产品进行跟踪追究。

接收原料时,操作者利用多个小筒仓能够很好地分离进入厂里的原料。通过经常性地卸空并认真记录料仓的负载,就能够准确识别饲料产品的批次。这样一来,工厂就能够准确区分和限定产品的批次,从而使得对有问题产品的召回更为准确无误,也使企业对产品的召回成本降至最低。因为液体原料容易混合,因此尽量卸空液体原料容器,并及时清理干净,也是避免液体原料交叉混合污染的基本方法。另外,采用可以移动的液体容器也有助于避免原料混合。

五、饲料厂中回流产品的分离

消费者因为误装卸等原因而退回的来自工厂外部的回流产品必须根据产品的种类如鸡、猪、牛等饲料单独分离存放,并需要记录包括原运输器具、存储地点、退货原因等详细资料以便备查。产品离开企业之前或者工厂内部的饲料粉尘下脚料在重新用于生产前必须进行评估,只有确定其没有安全风险时,才可以建议将此类产品用于再生产中。如果用筒仓储存回流产品,筒仓也需要尽量彻底卸空,以避免回流产品所致的“瀑布”效应。

六、饲料企业对内部产品的批量编号

企业内部对产品进行编号,也能够更准确地识别产品批次,从而准确地提供产品跟踪追究信息,内部产品编号必须和生产该产品所用原料编号对应起来,如果对应实在有困难的话,那么也可以应用原料的“先进先出”原理。然而,在应用该原理时,产品批次和原料批次之间的对应关系只是一种近似结果。当然,在应用这一原理时,批量编号或者记录数据需要不断更新和检查。记录新产品相关数据对于追究不同终端新产品之间的污染问题非常有利。

对每批新产品进行包装时,编注产品的流水号或者内部流水号是很必要的。将流水号打印在新产品标签或运输文件上对于养殖厂识别也很有利。记录运输资料,包括卡车号、货位号对于识别不同新产品及运输工具也是必要的。另外,对新产品消费地相关信息进行记录,例如中转仓、仓与仓之间的输送设施及终端产品的存储仓等资料的记录也有助于通过养殖厂这一消费环节提供新产品追究线索。

七、专业化的集成管理软件的应用

饲料追究过程中相关的信息记录和链接分析只能通过专业化的集成软件来完成,链接将应用和分析信息储存在几个系统中。目前在欧盟的比利时和荷兰等回家,从消费者通过饲料厂到输送原料过程最后到达养殖厂各环节中相关详细和准确的原料信息进行跟踪追究的工作一般在12小时内就可以完成。而如果利用人工来做这项工作的话,所得结果难以避免地会失去其客观公正性,并且人工提交的调查信息错综复杂,耗时也很长。而通过计算机管理的集成软件却能够在几分钟之内收集、分析和整理得到所需的必要信息,及时准确且客观公正,从而为保证消费者从饲料到食品链中各个环节的消费安全以及政府和公众对问题产品的追究提供快速、准确、客观和公正的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