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使用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6-11-08
    北京11月6日电 我国目前拥有约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综合国力提高的体现,足可抵上我国近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但这一巨额储备,并非是一笔随意支出的财富。通俗点讲,这1万亿美元不能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从经济学上看,外汇储备不是越多越好。因此,面对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国内外一些学者近来纷纷献计献策,其中不乏“花掉”一部分外汇储备的声音。

    有的人建议这笔外汇可“海外购物”,购买高技术及设备或相关物资;一些人则建议“国内直补”,或划拨社保基金,或用于改善国内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等。总之这些建议认为,如果将外汇储备用于上述用途,比单纯投资美国国债等更划算。

    这些建议看似有理,其实还没触及问题的本质。无论是从外汇储备形成的角度,还是从中国汇率制度的角度看,这笔巨额外汇储备,都是不能随意动用的,使用起来必须加倍谨慎。

    

    按照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企业和个人手中不允许存有政策允许范围之外的外汇,在国内如需使用,也需要将美元等外币兑换成人民币(即:将外汇卖给银行)才能消费。为购买以各种形式(外贸企业的创汇收入,外商投资等)而涌入国内的外汇,央行必须发行债券或多印钞票,从而大量放出基础货币。就是说,中国的外汇储备是央行买来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外汇储备同一家商业银行所管理的资产没有什么不同。而且,为维护现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央行也必须通过买卖一定数量的美元等外汇资金,使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因此,尽管外汇储备是央行的资产,但这一资产是通过央行的负债形成的。

    数字显示,今年以来外汇占款月均增长速度约达到30%,到9月底,我国外汇占款余额超过8万亿元。近两年来,因为外汇占款不断增长,已造成国内货币投放量过多,加剧了通胀压力,压缩了金融调控的空间。

    外汇储备如果随意支出,则会造成财政向央行透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日前在谈到将外汇储备充实社保基金账户或者购买石油等物资等有关建议时表示,以外汇储备充实社保基金账户,这相当于无偿划拨的财政透支行为,这样是不行的;而其他机构要用外汇储备,需要拿人民币购买外汇储备,绝不能无偿划拨。

     “尽管外汇储备是央行的资产,但支撑这一资产的其实是央行的负债。”有海外学者近来也认为,央行可以用美元来购买美国国债等资产,或者像过去一样换取大型国有银行股份,这与其他大型金融机构将所持资产用于投资的方式没什么不同。但央行将外汇储备用于政策性项目,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另一回事了。

    这位学者表示:“如此支出后,由于央行无法回笼等额的资产,央行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减少,而资产负债表上拥有购买美元等外币的负债依旧未变,其结果相当于央行在举债消费。”

    而按照职责,外汇储备由央行负责运营管理,并且要实现保值增值。吴晓灵还进一步解释说,近几年国有银行改革用外汇储备注资,并不是无偿划拨,“注资国有商业银行,是外汇储备的直接投资。从目前来看,银行改革上市后,增值幅度很大。”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在国内投放外汇储备进行消费,也会造成外汇二次结汇和货币二次投放的问题:按照现在外汇管理政策,投放出的外汇,要由用汇单位卖给商业银行来换取人民币;而商业银行必须在外汇市场卖出这笔外汇来换取相应的人民币。而为了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等原因,外汇市场上多余的外汇最终还是只能由央行购买收回,这中间只是又多投放了一次人民币而已。这等于央行直接印钞票去消费,懂一点经济常识的人都知道,这相当于最直接地制造国内通货膨胀。

    因此,对于这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必须谨慎使用,不能随意花费。

    新闻链接:我国外汇储备26年间由零增至约1万亿美元

    我国目前拥有约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引起世界瞩目。但在1980年时,我国不仅没有外汇储备,而且还背负着外债。可以说,在26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外汇储备迅猛增加,由零增至约1万亿美元。

    延伸阅读:国家零花钱是否太多?巨额外储考验中国"财技"

    只差轻轻一跃,中国的外汇储备就将突破万亿美元大关。截至到目前,最新数据尚不可知,但外汇储备跨过万亿“门槛”已无任何悬念。

    央行不久前公布的数字显示,外汇储备9月底已达9879亿美元,距1万亿美元仅差121亿。按照前9个月平均每月增长187.7亿美元的速度,我国外汇储备在10月底、11月初,即可增至1万亿美元。

    钱多了是否就一定好呢?凡事都有两面,代表一国对外支付能力的外汇储备也同样带来一些棘手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