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一五”畜牧业发展规划

来源: 作者: 时间:2006-11-21
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新时期安徽畜牧业又快又好的发展,特编制《安徽省“十一五”畜牧业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十五”畜牧业发展成就

“十五”期间是我省畜牧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畜牧业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贡献较为突出的时期,畜牧业呈现成为农业、农村经济主导产业的强劲势头。

1、实力增强,贡献巨大。2005年,全省实现肉蛋奶总产量516万吨,比2000年增长了22%,总量全国排名第八。其中肉类总产量382.9万吨,禽蛋产量122万吨,奶产量11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22.9%、13.6%和168.3%。饲料工业产量167.9万吨,增长4.6%。畜牧业在农业、农村经济中的份额大幅提高,全省实现畜牧业总产值554亿元(当年价),占农业总产值比重33.3%,比“九五”末提高3.6个百分点。

全省从事畜牧业生产及相关产业的劳动力600多万人,年转化粮食100亿斤,常年出口畜产品货值6000多万美元。2005年,全省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184.3元,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12.3%,占人均纯收入7%。在畜牧业发达县区,农民从事畜牧业生产现金收入已占整个农业生产现金收入的50%左右,成为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

2、结构调整加快,节粮型养殖提速。畜牧业向适合资源禀赋的节粮型畜牧业方向转变,与市场需求结构逐步适应。肉、蛋产量比,由2000年的3.8:1调整为2005年的3:1。猪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从64%下降到60%,节粮草食性的禽肉、牛羊肉比重由32.5%提高到39%。长期相对滞后的奶业呈现出超常规发展的态势,5年产量翻了近1.7倍。草食畜禽的发展,拉动了我省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种植,每年人工种草面积超百万亩,三元种植结构得到进一步发展。

3、区域布局初步形成,支柱产业特色鲜明。畜牧业生产向优势畜产品生产区域集中,区域化布局日趋明显,已形成五个畜牧产业带:一是淮北黄牛产业带,其牛肉产量已占全省的80%;二是城郊奶牛产业带,合肥、淮南、淮北和马鞍山等市县郊区奶牛养殖基地的奶牛饲养量占全省的70%以上;三是瞄准长三角市场需求,建设了优质三元瘦肉猪养殖基地;四是沿江水禽和宣城肉禽产业带;五是皖西南山区无公害生态养殖产业带。

4、养殖方式转变加快,规模养殖比重提升。畜牧业经营方式由农户分散经营逐步转向集约化经营,适度规模养殖比重显著上升,养殖小区和规模场户蓬勃发展。万头猪场发展到40多个,建成各类不同标准的养殖小区2000多个,全省规模饲养比重25%,畜禽良种普及率达86%。共计有40多个畜产品、十多个产地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制定了近百项畜牧业地方标准。先进养殖方式的推广,有效遏制了动物疫病的发生,净化了农村环境,促进畜牧经济与人居环境的和谐发展。

5、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按照“政府保免疫密度,部门保免疫质量”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各级政府和兽医部门责任制。每年春、秋季节开展集中强制免疫,组织针对性计划免疫,定期开展免疫抗体检测和疫病监测,加强动物防疫督查,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大幅度提高,疫病发生风险逐步降低。2004年、2005年,我省分别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5次和2次,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疫情得到及时有效扑灭。同时,加强猪瘟、鸡新城疫、猪链球菌病Ⅱ型、奶牛结核病等疫病免疫和监测,有效控制了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全省配备动物检疫员5100名、动物防疫监督员700名,设立省际间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24个,产地检疫逐步推行,定点屠宰检疫全面开展,流通环节监管不断加强。为落实基层防疫工作,2003年开始,在全省选择5个县市开展了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改革试点,统一防检,放开诊疗,强化监督,规范服务。2005年,又选择10个县市开展改革试点,防疫员经费由市、县解决,省财政给予补贴,推动了基层防疫工作开展。“十五”期间,把查处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作为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市场检查、突击性拉网式抽查等措施,畜产品中违禁药物检出率逐年降低。

6、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加工转化能力有所增强。龙头企业不断涌现,全省畜牧业拥有10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76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结成紧密型和半紧密型生产基地的畜禽饲养量占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一。发展较规范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近千个。全省畜产品加工制造业年产值达200多亿元,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畜牧业产值之比达到0.5:1,具备了一定的畜产品转化和增值能力。

7、发展环境优化,外向性发展见成效。为把农业大省建成畜牧大省,“九五”和“十五”期间,省政府分别组织实施了以增加肉蛋奶总量为主要目标的“畜牧业进位工程”和以增加农民牧业收入为主要目标的“畜牧业富民计划”,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畜牧水产业的若干意见”,决定要把畜牧业发展成一个大产业。5年来,全省争取中央投资2亿多元,省财政投入畜牧事业专项经费5000多万元,省及地方各级财政对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专项防控经费达2亿多元。

畜牧业外向发展加快。全省每年向以长三角为重点的地区外销畜产品200多万吨,占总量50%左右,占领上海生猪市场的8%,江浙肉禽市场的50%左右,和威等国家级龙头企业逐渐向外省扩张。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据不完全统计,仅2003年以来,以迎接上海畜牧企业外迁为重点,全省引进省际畜牧招商项目35个,江苏雨润、上海农工商、蒙牛、伊利等一批国家级重点畜牧龙头企业投资额达10多亿元。

8、依法治牧,行业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十五”期间,省人大、省政府先后颁布实施了《种畜禽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制管理的意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动物防疫法实施办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规章。基本建立起省、市两级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全面实施动物防疫、种畜禽、饲料、兽药生产经营许可等制度,规范了养殖秩序,保护了养殖生态环境和农村居住环境。

(二)当前面临的形势

1、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义

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现代的畜牧业就没有现代农业。从世界各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看,许多发达国家都是在种植业发展到一定总量时,为促进农业更上台阶而加快发展产业关联度更高、比较效益更大的畜牧业。畜牧业在农业产值中比重的大小,已成为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畜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一是有利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畜牧业,可以促进粮食转化增值,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发展畜牧业还可以产生大量有机肥,有利于培肥地力,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二是带动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发达国家都把发展产业链条长的畜产品加工作为食品加工业的发展重点,其比重达80%。畜牧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饲料、兽药、食品、生化、服装等相关产业。三是转移农村劳动力。畜牧养殖技术相对容易掌握,可以大量吸纳农村劳动力。目前,我国畜牧业已为农民创造了近1亿个就业机会。

畜牧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我省人口众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市场潜力十分巨大。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一般在50%以上,有的高达80%,而我省畜牧业产值仅占农业产值的33.3%,差距很大,表明畜牧业发展空间还很大。

发展畜牧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字方针,生产发展是根本,农民增收是核心和难点。我省畜牧业已多年成为仅次于劳务的我省农民增收的第二大来源。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发展畜禽养殖小区,实行规模化养殖,可以有效解决千家万户散养人畜同处、庭院环境污染的难题,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2、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省畜牧业进入了一个生产平稳发展、质量稳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的新阶段。但是与一些发达省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生产方式仍然落后。全省畜禽养殖仍以分散饲养为主,人畜混居,畜禽混养,饲养管理水平低,畜禽单产低。奶类人均占有仅为全国平均的1/10,世界平均的1/100。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耗粮型的猪肉产量占肉类比重达60%,远高于38%的世界平均水平。草食家畜如牛肉比重为8.2%,远低于26%的世界平均水平。多数畜产品为初级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于生产发展。

科技创新与技术支撑体系较为薄弱。科技进步对畜牧业增长贡献率偏低,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和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优良畜禽品种比重不高。全省仅有1个原种猪场,每年仅种猪缺口达10多万头。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不力,丢失严重;饲料工业发展缓慢,配合饲料入户率低;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少、推广难。

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管理难度加大。动物防疫体系不健全,关系未理顺,基础设施条件差,长效机制未建立,对动物疫病的预警预报、监测检验、应急处置能力不适应。同时,由于动物疫病种类增多,疫情复杂,防控难度增加,畜牧业疫病风险呈逐步加大趋势。由于畜产品的饲养、运输、加工、贮藏等环节的复杂性,其质量安全监管难度较大。

投入不足,调控能力不强。目前我省农村发展畜牧业投入主要靠广大农户自身缓慢积累,政府公益性、基础性投入少,养殖用地、用水用电、保险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规模化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畜牧行业管理、调控体制不健全,产销利润倒挂,畜产品生产和市场波动时有发生,农民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当前我省畜牧业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关头。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把畜牧业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意义重大。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着力解决我省现代畜牧业发展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认真落实各项政策,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

3、加快发展的机遇。在当前我省迈向全面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畜牧业正处于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从政策环境来看,我国已进入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阶段,国家支农措施力度显著加大。重大动物疫病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兽医管理体制正在全面改革和加强。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把畜牧业作为安徽农业产业化的率先突破口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新一轮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

——从产业地位来看,实施“粮变肉、草变肉”,把粮食主产区建设成畜产品主产区,是保证我省粮食生产持续稳定的有效途径;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国际大市场,土地资源密集型的我省粮棉油等农产品可能受到较大冲击,而劳动密集型的畜产品则有明显优势。

——从区位优势来看,国内畜牧业已经进入了全面调整期,产、销区功能分配将进一步强化。经济发达地区在新一轮产业调整中,将加快向外转移比较优势不强、环境压力大的畜牧业及其加工业。我省紧邻苏浙沪,是长三角地区传统的畜产品重要供给基地,正面临着接纳辐射、承接转移、实施东进战略的大好时机。

——从可用资源来看,我省是全国粮食大省,饲料饲草资源丰富,实行种植业、养殖业复合发展有着先天优厚条件;拥有地方特有畜禽品种30多个,风味独特,特色优势明显;广大农民有养殖习惯和经验,农村劳力丰富而且成本低,全省乡村从业人员位居全国第5,其中从事农业达1800多万人。

——从市场潜力来看,肉蛋奶消费持续增加。1993-2003十年间,我省城镇、农村居民肉蛋奶消费量年递增率高达5.3%和3.4%。随着我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收入逐年提高,畜产品消费需求必将进入新的高峰期,给畜牧业发展提供巨大市场空间。

因此,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势在必行;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现实可行。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和必然选择,必须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任务,加快增长方式转变,深化结构调整,加大扶持力度,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十一五”畜牧业发展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指导思想: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发展为主线,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以确保市场供应和畜产品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强现代畜牧业支撑保护体系建设,深化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走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和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畜产品竞争力增强,努力实现安徽畜牧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主要目标:到2010年,全省实现肉蛋奶总产620万吨,年递增3.7%;工业饲料生产能力350万吨;农民牧业人均收入年递增10%;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8%以上。

(二)战略目标

到“十一五”末,力争实现以下战略目标:

——畜牧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区域布局明显。奶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草食动物比重提高,猪禽生产发展稳定。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及优质特色畜产品比重提高,加工产品比重加大,品种、档次实现多元化,皖字号畜产品美誉度明显提高;

——建成包括良种繁育、动物防疫、种质资源保护、饲草饲料生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草地资源监测监督、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和信息体系等在内的,比较系统、完善、高效的畜牧业支撑保护体系;

——初步建成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循环的现代畜牧业。科技含量、工程化程度和可控性提高,全面呈现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态势,产品竞争力强,商品化程度高,对生态和人居环境的压力减轻,畜牧业实现技术集约型、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型、环境友好型增长;

——农民来自于畜牧业的收入稳步增长,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畜牧业继续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在大农业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高。

(三)发展重点

——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推行动物防疫政府和部门双轨目标责任制,健全防疫体系,理顺管理体制,全面建立乡村级防疫员队伍,把动物防疫工作落到实处。加大检疫监督工作,提高队伍素质,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建设,及时发现和处置疫病,减少疫病损失。突出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猪链球菌病、奶牛结核病、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加大对猪瘟、鸡新城疫等疫病的综合防治工作,确保人畜健康安全。

——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以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大力推行规模养殖,提高专业化、集约化水平。加强良种工程建设和种畜禽管理,制定扶持政策,对引进和繁育良种给予补贴,大力推广普及畜禽良种,调动农民使用良种的积极性。稳定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和队伍,加快畜牧业科技入户,推广科学饲养方式,提升畜禽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加强畜产品安全管理。以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安徽省畜产品安全条例》为手段,将畜产品的生产、加工、经营行为纳入法制管理轨道;建立公开、透明的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加强宣传,增强消费信心;加强畜牧业投入品监管,加大“瘦肉精”等违禁药物整治力度,建立饲料和兽药市场准入和可追溯制度;加强畜产品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认证体系建设等质量安全基础体系建设;推动标准化生产,推广普及畜牧业标准化知识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打造优质安全畜产品生产基地。

——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畜牧产业化经营是城市和工业优质资源进入畜牧业的有效载体。要做大做强畜牧龙头企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其带动农民的能力;积极引导扶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与龙头企业对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发展畜产品加工业,提高附加值,稳定生产、平衡市场供应;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信息、营销、技术培训等方面服务,提高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

三、“十一五”畜牧业发展重大项目

围绕“十一五”我省畜牧业发展目标和重点,加强和落实对畜牧业的扶持政策,突出重点,优化布局,重点组织实施好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强化支持保护体系建设,着力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重大项目

1、畜禽良种繁育体系

建设目标:建立和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体系、种畜禽质量检测监测体系和畜禽品种改良与推广体系四大体系。畜禽良种生产能力和生产性能明显提高,种畜禽质量监测得到加强,良种自主培育有所进展,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良种生产体制和机制明显改进,良种科技水平有较大提高,形成布局合理、水平先进、监管有效的畜禽良种生产、管理和推广体系。到2010年,全省畜禽良种率达到92%以上。

建设内容:重点加强一批畜禽良种场和地方资源场的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配备必要的测定和育种设备,提高良种繁育和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能力;扶持大型畜禽良种企业集团,推进产学研产业化,加强联合育种,增强良种研发能力。

——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重点建设畜禽原种场,有计划地从国内外引进,加强自身培育,开展联合育种,提高育种水平。完善扩繁场和改良站点的建设,形成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相结合的宝塔式种畜禽生产结构。新建大约、长白原种猪场,扩建杜洛克原种猪场,扩建安徽省畜禽品种改良站、马鞍山奶公牛站、阜阳市黄牛改良中心和中国“肉牛一号”纯繁场。计划改、扩建祖代以上肉鸡场10个、蛋鸡场3个、肉鸭场3个、种兔场2个、种蜂场3个和种羊场3个。另外,扩建40个猪的一级扩繁场、50个家禽父母代场和10个高产奶牛繁育场。

——建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体系。选择保存利用价值和开发潜力大的畜禽品种,完善畜禽品种资源评估、保护和开发利用体系。重点建设省畜禽遗传资源保存利用中心及省级地方品种保种场,扶持40个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保护区和基因库建设。

——建立种畜禽质量检测监测体系。以省级种畜禽测定站建设为重点,扶持原种场、大型畜禽良种企业开展场内测定,形成场内测定和测定站测定相结合的种畜禽测定体系。

——完善畜禽品种改良与推广体系。新建省级家畜供精中心。以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为依托,逐步改造、完善现有县、乡畜禽品种改良体系的采精、化验、处理、运输和培训、推广设施和工作条件,更新畜禽良种,增强服务推广能力。

——建设省级种畜禽技术工程中心。建设省级种畜禽技术工程中心,新建奶牛胚胎移植中心。推广实施胚胎移植、超数排卵等先进技术,培育畜禽新品种、新品系。

2、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建设目标:在健全疫病防控体系,理顺管理关系的基础上,根据畜牧业发展和疫病防治需要,完善基础设施,推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建立上下配套、运转有力的防控机制,全面提高动物疫病预警预报、监测检验、应急处理能力。

建设内容:①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建设。在全省选择部分畜禽饲养量大、畜产品商品率高、动物防疫基础好、相对集中连片的市,建设省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逐步达到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标准。“十一”期间,完成阜阳、合肥、滁州、六安、安庆、黄山市等示范区建设。②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建设。在“十五”国家动物防疫国债项目投资的基础上,扩建省级动物疫病诊断中心,达到国家三级生物安全标准;对市、县级动物疫病监测实验室进行充实完善,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生物安全标准。同时,以现有的歙县、贵池区、望江县、全椒县、宣州区、裕安区、五河县、涡阳县、颍上县9个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为基础,选择部分工作基础好的县区,建设省级区域性疫病监测中心。③动物防疫监督设施建设。完善各级动物防疫监督设施条件,适应动物检疫、监督、无害化处理及执法工作要求。逐步推行官方兽医制度,在定点屠宰场点、规模加工企业设立监管点,派驻官方兽医;对规模饲养场、畜产品贮藏、销售等场所实行官方兽医定点联系制度。④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国家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2006-2008),到2008年,全省基层动物防疫监督分所、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完成50%,在此基础上,到2010年,全面完成建设,达到有必要的办公场所、工作条件、相适应的检验诊断仪器设备要求。⑤重大动物疫病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针对重大动物疫病的突发性,根据疫病发生的趋势,建立省、市、县三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实行分级负责,保证重大动物疫情处置需要。

3、优势畜产品区域布局

建设目标:针对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畜产品集中生产区,推进“一村一品”发展,促进畜牧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优势畜产品区域畜产品总量占全省总量的55%以上,创立名牌产品20个以上,动物及其产品优质率达65%。优势区域农民牧业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人均牧业收入20%以上。

建设内容:根据省农委《安徽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农业部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重点确定生猪、肉牛肉羊、肉禽、奶业和蜂业优势区域发展布局。主要建设内容是加强畜产品优势产区和优势产业带,特别是无规定疫病示范区内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畜牧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优势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畜禽品种杂交改良;建立和完善疫病防治体系;规模化养殖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

生猪优势区域布局。选择合肥、六安、阜阳、滁州、亳州、宿州、淮北市的肥东、长丰、霍邱、寿县、临泉、太和、颍上、阜南、定远、明光、凤阳、天长、涡阳、利辛、蒙城、谯城、灵璧、埇桥区和淮北市辖区等县、市、区为优势区域布局。

牛羊肉优势区域布局。肉牛优势产区主要分布在亳州、阜阳、宿州、蚌埠、淮南和淮北市的涡阳、蒙城、谯城区、利辛、太和、临泉、阜南、颍上、界首市、颍州区、颍东区、颍泉区、灵璧、泗县、埇桥区、怀远、固镇、五河、凤台和濉溪县等县、市、区。肉羊优势产区主要布局在亳州、阜阳、宿州、淮北、蚌埠市的涡阳、蒙城、谯城区、利辛、太和、临泉、界首市、阜南、颍上、颍州区、颍东区、颍泉区、萧县、砀山、灵璧、泗县、埇桥区、濉溪、怀远和固镇县等县、市、区。

肉禽业优势区域布局。主要分布在江淮和沿江。其中,江淮为六安市金安区、裕安区、舒城县,合肥市肥西县。沿江布局在巢湖市无为、庐江、和县、含山和居巢区,宣城市的宣州区、宁国市、广德、郎溪县和马鞍山市的当涂县,池州市的青阳、东至县以及安庆市枞阳县等县、市、区。

奶业优势区域布局。根据养殖和加工业基础,确定合肥、淮南、马鞍山、六安、淮北、滁州、芜湖、亳州市等为奶业发展重点市。

蜂业优势区域布局。确定黄山市的徽州区、屯溪区,宣城市的宣州区、绩溪,合肥市的肥东、肥西,巢湖市的居巢区、庐江,以及芜湖市等为蜂业发展重点市。

4、养殖方式转变

建设目标:用5年时间,使全省畜禽生产的养殖环节基本实现规模扩大、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品牌响亮的目标。全省标准化养殖小区达到3000个以上,规模场(户)达到5万个以上,规模养殖比重提高到45%以上。

建设内容:大力发展规模养殖,提高专业化水平。重点加大对适度规模养殖农户的扶持,逐步引导分散养殖向养殖大户集中,引导养殖大户向养殖小区(规模场)集中,引导养殖小区(规模场)向优势区域集中,加速形成现代化养殖小区(规模场)集群,构筑产业优势。加快建设大中型规模场,提高畜产品批量供应能力和生产水平。积极探索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和发展模式,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采取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发展养殖小区,制定推广“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管理规范”等一系列技术规范,实施严格管理,规范养殖工艺,突出动物防疫和环保设施建设。对暂时不能进入养殖小区的散养农户,搞好宣传引导,全面推广圈养,抓好防疫和环境卫生,依法规范养殖行为。

5、科技推广创新体系

建设目标:增强畜牧业的整体科技水平,提高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在畜牧业基础、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具备持续的原始创新能力,在畜牧业重大关键技术领域具备持续的集成创新能力,在优势畜产品及其产业发展领域具备持续的成果转化应用能力,促进畜牧业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

建设内容:

——健全畜牧业科研推广体系。调动社会力量,培养大批高素质畜牧业科技人才队伍。健全基层兽医管理、服务体系,强化公益性技术服务和疫病防治功能。全面推行职业技能鉴定,加强对基层兽医科技推广人员和养殖户的科技培训和教育。

——强化畜牧兽医科技攻关研究。力争在良种培育上取得突破,大力发展节粮型养殖技术,加快开发肉牛、肉羊舍饲化、种草养畜生产技术,推广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技术和物流循环控制技术,开发绿色生态型养殖技术。

——加强畜牧业高新科技的产业化应用。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加快畜禽新品种的开发,积极培育和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充分利用工程化、信息化和机械化技术,研究推广规模化、工厂化综合养殖技术。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加快研究重大动物疫病的流行、传播规律。

——改革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根据我省散养农户长期存在的形势,改革畜牧业科技推广体系,将畜牧业推广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对散养农户逐步实行免费技术服务。加强人员管理,实行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提高技术水平。大力开展“科技入户”活动,建设示范点、示范户、示范片,加快畜牧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6、草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建设目标:人工种植牧草面积每年增加17%,至2010年,达到300万亩。林草牧一体化全面发展,其中林(果)间套种草面积100万亩,优质牧草饲喂率达到20%。草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皖西南山区草山草地保护较为完整,沿江、沿淮和黄河故道沙化区保护草面积达20万亩;全省城镇和村庄绿化覆盖率提高,草地面积比例较为合理。

建设内容:确定“总体布局,远近结合,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思路,起步阶段侧重经济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中后期生态与经济效益并重,走“开发、保护、扩草、加工、利用”的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把皖西南草山草坡、江淮丘陵地区、全国优势畜产品安徽区域和沿江沿淮行蓄洪区作为草业重点地区。其中,皖西南草山草坡加强保护,减少开发;沿江沿淮、江淮分水岭和黄河故道沙化区适时保护,适度开发;其它地区,因地制宜,全面推行种草养畜。

淮北与沿淮平原区。包括阜阳、亳州、淮北、淮南、蚌埠、宿州等市。重点发展粮草轮作种植模式,建立低耗、优质、高产农牧结合的生态系统,优先发展苜蓿等优质牧草规模种植和加工,提升草业产业化。利用果园、退耕还林的幼林间隙地实施林草牧结合。结合淮河及其支流的整治,特别是在行蓄洪区,实行植草护坡,播草固土(水),种草养畜,围水养渔,保护生态,增加收入。

江淮丘陵区。包括六安、合肥、巢湖、滁州等市。重点是实施江淮大牧场工程,进行退耕还草,治理水土流失,缓解江淮分水岭地区缺水易旱问题。与退耕还林工程相结合,在幼林地、疏林地实施林草牧一体化;发展规模种草、规模养殖,建设牧草制种基地和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

皖江平原区。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巢湖和安庆部分地区。重点是与长江防护林、平原绿化工程相结合,实施林草牧结合,提高植被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利用水资源丰富,大力发展种草养渔和种草养禽;利用区内的堤坝、河滩等宜草地种草养畜(渔);利用冬春光热资源,推广冬闲田种草。

皖西南山地区。包括六安、安庆市部分和黄山、宣城等市。重点是实施天然草场保护工程,建设水源涵养草地,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和建设风景区。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发展观光畜牧业和特色畜牧业,着力生产绿色、有机畜产品。

7、饲料生产体系

建设目标:到2010年,饲料年生产能力350万吨,产销量330万吨,其中配合饲料230万吨,浓缩饲料80万吨,预混合饲料20万吨;饲料添加剂品种较丰富,产量满足全省需求量的30%。

建设内容:科技兴饲,大力提高饲料产品科技含量;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转变;开拓饲料添加剂生产领域,鼓励研制开发新的品种;合理开发利用饲料资源,推进秸秆养畜、过腹还田工程;完善法律法规,依法治饲,确保质量安全。

——饲料添加剂生产。开拓生产领域,鼓励研制开发新的饲料添加剂,重点扶持氨基酸、维生素、磷酸氢钙和酶制剂生产,推动配方乳清粉、有机微量元素、酸化剂的开发利用。

——饲料质量安全。加大监测、查处、宣传力度,打击违法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行为,净化市场。建设饲料安全检测项目。推行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HACCP)安全管理体系与产品认证工作,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秸秆资源利用。以秸秆氨化、青贮技术为主,应用生化、制粒技术,推进秸秆养畜、过腹还田工程。再建2个国家级秸秆养畜示范区。在千家万户建氨化青贮池的基础上,重点以自然村为单位,扩大氨化青贮规模,集中开发利用。

——信息化建设。依托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信息中心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完善全省饲料信息数据库和饲料信息网,及时分析、预测市场信息和行情,推进和加速信息化进程。

8、畜产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建设目标:强化饲料和兽药监管力度,基本杜绝瘦肉精等违禁药品,其他药物残留检出率控制在0.1%以下,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率控制在0.5%以下,从生产源头确保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切实改善畜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状况,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身体健康。

建设内容:①完善畜产品检测监测体系,建立质量安全监管监测体系,建设区域畜产品质量安全、饲料安全检测监测站、实验室,加大抽检力度;②完善饲料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测和认证体系;③建立饲料安全预警体系,完善饲料安全评价体系;④全面推行HACCP质量安全管理制度;⑤加快推进兽药GMP建设,提高兽药产品质量。⑥兽药质量监察和残留监控中心建设,建设省级兽药和安全评价研究实验室,完善市级、区域性兽药质量监察和兽药残留监控基础设施。⑦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建设,抓好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的认证工作。

9、畜产品加工体系

建设目标:形成与优势畜产品产业带相适应的加工业布局,建成一批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和示范基地,增强畜产品加工能力。重点发展乳及乳制品,优质猪肉、牛羊肉、禽肉为主的肉类食品,皮革、羽毛等畜产品综合利用,蜂蜜、蛋类食品和饲料加工。培育出若干个销售收入在5亿元以上的大型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集团,创立全国知名加工品牌。逐步实现畜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传统加工工艺向采用先进技术转变,推进畜产品加工原料生产基地化,产加销经营一体化,加工制品优质化,促进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建设内容:

——培育畜产品加工业企业集群。在畜产品集中产区扶植建立一批冷藏和深加工龙头企业,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增加科技含量,争创名牌。积极创办畜产品加工专业园区。鼓励加工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参与原料基地建设,引导农民按照加工企业所需标准进行生产,加速形成一批优势畜产品加工产业带和块状集群,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加强加工技术研发。提高研发能力,培育适应市场的技术创新机制,健全畜产品加工制品质量安全标准,对加工、保鲜、储运等关键技术组织联合攻关,加强对畜禽内脏、血、皮、骨、筋的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提高科技水平和综合效益。

——加快乳品加工业发展。以液态奶生产为重点,改进加工工艺,重点提高巴氏消毒奶、保鲜奶和UHT奶、酸奶、奶酪等花色奶的生产能力。完善乳品质量检测体系,鼓励大型乳品加工企业建立科技研发中心。奶粉生产重点扩大婴儿、老年消费群体和农村消费市场。力争实现乳制品产量100万吨,净增70万吨。

——促进肉类加工现代化。提升肉类特别是禽类产品加工转化和储存能力,大力开发冷鲜肉、分割肉、小包装及快餐食品,把中国传统风味肉制品的生产工艺与西式肉制品的生产机械紧密结合,促进产品多样化,实现肉类加工现代化。

——稳步发展蛋制品加工业。大力开发蛋粉等新型蛋制品,鼓励禽蛋产区改善生产设施和质量检测条件,改进传统加工工艺,提高卫生质量,增加花色品种,增强市场竞争力。

10、畜牧业市场信息体系

建设目标:围绕农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完善畜牧业市场信息体系,正确指导生产发展,减少畜牧业生产波动,保障畜产品市场供应。

建设内容:完善畜牧业信息网络,建设行业网站系统,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建立畜牧业决策信息指挥调度系统;建设畜产品市场经济信息系统及专业信息系统;完善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畜产品市场监管系统;推广应用咨询服务平台等信息服务方式,建立信息员队伍,加快信息资源整合和资源共享进程,进一步完善畜牧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二)效益分析

(1)直接经济效益。预计通过畜产品产量和单产水平的提高,以及畜产品品质和质量的改善,每年可新增畜牧业产值60-100亿元。

(2)间接经济效益。预计通过动物保护体系和安全生产体系的建设,每年可因动物死亡减少和疫病损失减少,增加经济效益7-9亿元,因畜产品卫生安全等级的提高,增加经济效益5亿元。

(3)环境效益。通过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大大减少养殖环节中畜禽粪便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增加秸秆利用,减少焚烧。通过农牧结合和发展有机生态农业,显著增加绿色、有机食品的生产供应。通过扩大草食动物养殖,新增优质牧草种植面积200万亩。

(4)社会效益。畜牧业在农业产值中所占比重提高到38%,种植业结构逐步转变为“三元”结构,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同时,拉动饲料、兽药、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预计“十一五”期间可新增就业机会200万人,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110元。

“十一五”规划的完成,将大大提高我省畜产品生产的安全、卫生和质量水平,增强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畜牧业整体水平,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实现规划目标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科学谋划。畜牧业是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动物防疫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把畜牧业和动物防疫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列入公共财政支持重点,摆上重要地位。要根据全省畜牧业规划,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地畜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主攻优势,合理布局,加大力度,以实施“畜牧富民行动”为载体,确定支撑规划实施的重大项目。要研究制定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新政策、新措施,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尤其要把畜牧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起来,与推动中部崛起、实施东向战略结合起来,与促进全民创业、发展县域经济结合起来,通过有效调控和政策支持,推动畜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畜牧业发展战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和循环的发展道路。一是转变发展目标。适当降低总量发展速度,由单纯追求数量向数量与质量、效益和生态并重的方向转变,更加注重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二是转变生产方式。加速传统畜牧业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现代化畜牧业转变,构建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三是转变增长模式。以科技进步为主要动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手段,打破资源环境的制约,走技术集约、资源循环利用、环境友好型的内涵式增长道路。四是发展和保护相结合。推进畜牧业乡村清洁工程,引导家庭养殖向养殖小区集中,改造现有养殖场,实现达标排放,减少面源污染。加强草地生态建设,采取以粮代耕等方式退耕还草,增加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五是推动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利用畜禽粪便,推广使用有机肥,发展沼气等新能源和节能技术,推广秸秆还田、过腹还田,发展“牧、沼、果、渔”良性循环。

(三)加快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根据我省畜牧业发展规划和省政府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关要求,加快改革步伐,建立健全体系,理顺管理关系,完善机构队伍,改善设施条件,切实建立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兽医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技术支持三大体系和乡镇动物防疫组织、村级防疫员两支队伍,把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落到实处。逐步推行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制度,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动物防疫工作,实现经营性兽医技术服务市场化。加强兽医工作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综合素质。同时,制定和完善畜牧生产和动物疫病防控应急机制,积极推动政府职能向宏观管理服务型转变,向加强公共服务、政策支持体系和支撑体系建设的方向转变,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新型畜牧业行政管理体制。

(四)切实增加投入。要大力增加我省畜牧业投入,特别是基础性、公益性的投资,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投入。“十一五”期间,对畜牧业的基础设施投入要高于农业总投资的增长速度。制定积极的畜牧业财政税收政策,拓宽投融资渠道,增加财政补贴,扩大信贷规模、简化程序。整合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资金,充分调动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力量,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增加畜禽良种工程资金投入,实施畜禽良种财政补贴,稳定种畜禽生产能力;扶持标准化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等公共设施建设,引导科学健康养殖;养殖小区和规模化养殖场按农业用地、用水用电对待,将养殖用地纳入各地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逐步建立降低养殖业风险的长效机制,设立畜牧业发展风险基金,将畜牧业作为农业政策保险重点扶持对象,给予保费一定的财政补贴。加强畜牧业有关税费减免和绿色通道政策的落实监督,促进畜产品有序流通。

(五)推动科技创新。面向市场需要,优化畜牧业科研机构和力量布局,推进产学研结合、农科教结合、试验示范推广一体化,建立新型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畜牧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型畜牧业劳动者。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机构设施建设,调动社会力量,实行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行为社会化、推广形式多样化。加强农村技术市场建设,大力发展畜牧业科技中介组织。

(六)提高畜牧产业化、市场化水平。一是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培育各种龙头、建设稳固基地、拓展销售市场、发展加工增值等途径,使小规模分散饲养与大市场进行有效连接,使农民在加工和流通领域得到收益,形成良性循环。加快农村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加大扶持,增强服务功能,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经济地位。规范产业化各利益主体之间的行为准则,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机制,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二是完善市场体系。发展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多种新型业态和市场主体,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现代流通方式,开展畜产品拍卖交易、期货交易和网上交易。把握畜产品市场供求变化,重点瞄向长三角地区和沿海发达地区,大力开发农村市场。三是扩大对外开放。增加高附加值畜产品比重,打造畜产品外销加工基地示范区。积极搞好招商引资,多形式、多渠道开展畜牧经济技术合作,争取利用外资项目,鼓励国内外企业、个人来皖投资发展,加快畜产品东进、资金东引和产业东接。

(七)加强法制建设。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配套实施办法,加强法制宣传,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各种坑农害农和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制定完善畜牧业生产资料和畜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稳定执法队伍,加强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提高执法手段和执法水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