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变身生物能源 境外资本催涨中国粮价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6-12-05
    11月28日,玉米持仓量高达156万手。此前数日更是屡屡突破160万手。这距离玉米期货总持仓量突破百万手仅过去了一个月。

    数据显示:在10月份,大豆、豆粕、玉米、小麦、白糖、棉花等农产品期货交投量持续走高,其中大豆全面增仓达88.61%,玉米一举突破总持仓量100万手。

    “这说明国内期市资金在快速地从金属和能源期货向农产品期货流动。”上海通联期货分析师王伟波指出,期货市场资金流向异动明显,除天然橡胶外,长期低迷的农产品期货正全面走强。

    全国的食用油市场正迎来一场最迅猛的涨价潮。如四川粮油批发中心监控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近1月来,川内一级食用油批发价格普涨1000元/吨;四级菜油出厂价更是已突破8000元/吨,创3年来新高,比去年同期上涨50%。[相关阅读:价格创3年新高 食用油涨势或将持续到明年春季]

    “这次食用油涨价可能是外资企业在借国家鼓励发展生物质能源之机,谋求在中国取得更大的话语权。”在东北的九三集团某高层看来,国际商家意图通过抬高国际原材料市场的价格挤出中小型油脂企业。

    据资料显示:2005年9月~2006年8月,中国累计进口国外大豆共2840万吨,同比增加302万吨,增幅达到了11.9%。“高额的大豆进口量背后,是外资通过直接参股、控股中国榨油企业,左右国内食用油销售价格。国家现在要从战略高度出发,在严防外资借生物质能源概念抬高国内食用油价格的同时,更要防范对国内食用油产业形成垄断。”该人士忧心忡忡。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一位专家对记者表示,在农产品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如果直接拿粮食去转化生物质能源,肯定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林伯强认为,国家很难厘清农民种植出来的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最终用于什么样的消费终端,同时也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如何防范农民盲目逐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如果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在高位,在利益驱动下,有相当部分农田会倒向‘种石油’,进而导致粮食短缺。”

    “资本对赌农产品升值仅仅是作为一种市场行为存在,其虽然与国家努力提高农民收入等政策不谋而合,但不会对国内农产品可能存在的升值构成巨大影响。”林伯强认为,“十一五”期间,我国计划发展600万吨燃料乙醇,即便到2020年发展燃料乙醇至1500万吨、生物柴油500万吨,这一规模也远远不至于威胁粮食安全。而中国农产品仍处于基本解决温饱状态,即便农民存在吁求农产品升值的愿望,城镇居民显然没有更高的承受能力。

    在资本蜂拥入市对赌农产品升值后,国家的调控之手已经开始行动。

    11月30日,商务部和发改委在合肥和郑州挂牌竞价销售110万吨小麦。这是一个月内国家第三次干预市场,旨在解决当前粮食市场流通偏紧等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