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典型湿地洞庭湖“鸟情”令人担忧

来源: 作者: 时间:2006-12-08
新华网长沙12月7日专电(记者 苏晓洲、丁文杰)在湖面低旋的红嘴鸥,在长空翱翔的小白额雁……出现在烟波浩渺的东洞庭湖上的人间奇景,接连映入观鸟爱好者的眼帘,摄入他们的镜头。

虽然日前结束的2006中国洞庭湖观鸟大赛共记录到190种鸟类,发现12个新鸟种,但一些权威专家仍然为洞庭湖越冬水鸟的生存环境深表担忧。

洞庭湖湿地被业内专家一致认为是中国最典型、最好的湿地。在今年的观鸟大赛上,参赛者们发现了乌雕、黄雀、白眉巫、领角鹄、白腹鹞等12种新鸟,使本届观鸟大赛发现的鸟种超过前两年的156种和149种。有人欢呼:来洞庭湖越冬的水鸟越来越多了!

但湖南省岳阳市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蒋勇认为难以据此下定论。蒋勇指出,今年参加观鸟大赛的有38支队伍,人数、装备水平等为历届之最。加上今年洞庭湖水鸟因为水位大幅下降而在东洞庭湖“扎堆”,因此难免看到的鸟种增多。

在最近举行的“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上,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省水利厅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聂芳容等人对洞庭湖“鸟情”就感到担忧。他们指出,东洞庭湖2003年统计的水鸟有13万只,2004年至2005年跌至11万只。国际濒危物种东方白鹳由上世纪90年代的802只下降到前两年的36只,鸿雁由原来的3000多只下降到不足300只。洞庭湖越冬白鹤原有200只左右,今年观鸟大赛上只观测到3只。

另据介绍,2004年、2005年国家林业局、世界自然基金会等组织的两次与长江中下游5省1市的同步调查表明,洞庭湖鸟类减少了,鄱阳湖则增加了8万只,湖北增加了近2万只。

虽然东洞庭湖今年的水鸟数量尚在调查统计之中,但专家认为,环境污染、水位下降导致湿地缩减并劣化,以及有害渔业方式、偷猎等都对洞庭湖鸟类的生存繁衍构成了威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