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走非粮乙醇路线无碍粮食涨跌

来源: 作者: 时间:2006-12-08
“说中国燃料乙醇影响粮食市场价格,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昨天,清华大学核研院新能源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十中教授与中粮集团玉米事业部副总经理石勃异口同声地表态,其理由是生产燃料乙醇所用的粮食占中国总粮食比例非常小。李十中认为,是其他淀粉加工业发展导致了粮价上涨。

今年11月份以来,部分地区粮食零售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扬,北京等地米价、面价、食用油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攀升。上海、深圳、广东等地粮油价格也出现上涨。部分分析师将此次上涨原因归结为“燃料乙醇拉动了粮食价格”。

我国最初发展燃料乙醇,确实是为了消化陈化粮。目前四个定点生产企业中,河南天冠集团用小麦做原料,其余三家全部是用玉米做原料。但长期从事新能源技术研究的李十中昨日表示,中国燃料乙醇所消耗的粮食非常有限,根本不可能拉动粮食价格上涨。

李十中为记者算了一下账:“目前,3.2吨粮食生产1吨乙醇,2006年,我国燃料乙醇产量约130万吨,即消耗粮食416万吨左右,而2006年玉米产量预计1.4亿多吨,占比约3%。比例太小了。”

中粮集团玉米事业部副总经理石勃也认为,燃料乙醇所耗粮食量太小,不会影响市场。“显然不是这个因素。”

李十中透露,“十一五”期间,我国仍将大力发展燃料乙醇,但都是发展非粮乙醇。“中国发展非粮乙醇技术已经成熟,薯类、甘蔗、甜高粱都可用做原料。”据悉,生产酒精最具成本优势的是甘蔗、木薯,平均每2.7吨木薯可生产1吨酒精,用甘蔗生产酒精每吨成本不超3000元,而汽油价格已达4500元/吨。

目前,广西已有大量木薯酒精生产企业,甜高粱、甘蔗生产乙醇的技术也将破壳而出。

尽管国内的燃料乙醇所需粮食占总量比例很小,但世界第二大燃料乙醇生产国———美国的燃料乙醇生产消耗玉米却很大,其消耗有力地推高了国际玉米价格,从而在心理上间接影响了中国玉米市场。

据悉,美国2005年产量1200万吨,仅比第一名的巴西少50万吨。而且与巴西和中国走非粮乙醇路线不同,美国生产燃料乙醇所用原料几乎全部是玉米。而高高在上的原油价格又促使美国大力扩张燃料乙醇产业。2000年,美国酒精的产量为16亿加仑。2006年,估计产量将达到50亿加仑,加上在建或扩建的生产能力,产能将会达到每年77亿加仑。据悉,2000年,美国玉米产量的大约6%被用于生产酒精,到2005年这一比重上升到14%,美国农业部预测到2006年美国玉米产量的20%将被用于酒精生产。

但是,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1至9月中国玉米出口量为229万吨,同比减少68%。有业内人士认为,心理作用对市场影响也会比较大。南都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刘燕认为,在能源需求总体强劲及国外玉米、豆油价格上涨带动下,国内玉米价格长期也应保持强势。

发改委:计划2010年乙醇汽油占汽油消费量七成

近日,中国首次披露了关于未来中国乙醇汽油(掺烧10%燃料乙醇的汽油)总消费量的规划目标。

本周,国家发改委将上《生物燃料乙醇及车用乙醇汽油“十一五”发展专项规划》上报至国务院。相关专家向《上海证券报》记者透露,该规划明确了一个目标:2010年我国乙醇汽油将占汽油消费量七成,即年产520万吨。此前,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副司长熊必琳曾透露,按照规划,到2010年,乙醇汽油将占中国汽油消费量的一半以上。

2005年生产能力102万吨/年,乙醇汽油消费量占全国汽油消费市场的20%。这意味着,“十一五”末期,乙醇汽油的产量将是“十五”末的5倍。

据透露,“十一五”时期,发展燃料乙醇的特色是:以非粮为主;大大提高产业准入门槛;以招标方式确定业主。

不过上述规划尚待国务院批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