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四大因素造成粮食“增产涨价”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6-12-12
    《瞭望》新闻周刊调查发现,这一波粮油价格上涨是在国家采取一系列惠农促粮政策后,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的背景下出现的。与长期困扰我国农民的“谷贱伤农”相比,这轮“增产涨价”现象耐人寻味,或许预示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乃至粮食市场格局将出现一些重大变化。

    首先是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托市”作用,这也是主要原因。

    近几年粮食生产持续增长,得益于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给农民吃了“定心丸”,而目前的市场价格行情看涨也与其“托市”作用密切相关。江西省粮食局局长熊根泉认为,当前稻谷市场价格持续上涨,不是由于没粮,而是粮源都被国家掌控了。自2004年早稻收购中由于市场价格跌破最低收购价启动执行预案以来,我国已经连续两年共4次启动了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国家委托中储粮总公司以最低收购价入市收购,掌握了大量粮源。仅仅在江西,目前包括中央储备粮、地方储备粮、最低收购价粮和地方国有粮食企业的商品周转粮在内,仓库里还有粮食约90亿公斤,这个库存量在历史上是比较高的。大量粮源被国家控制,虽然产量增加了,但市场供应量不增反减,“增产涨价”也就形成了。小麦的涨价与稻米行情类似,主要是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托市”。

    其次是加工业迅速发展造成粮食消耗量增加。

    玉米没有最低收购价政策,但近年来我国玉米产量持续增加、价格也稳定增长,其主要原因是加工因素。近两年,在“向玉米要能源”、“向加工要效益”口号的推动下,以玉米为原料的生化制品,燃料乙醇、麦芽糖、柠檬酸、赖氨酸等生产不断扩大,项目大规模上马。

    在我国玉米生产第一大省吉林,玉米的加工能力从2001年的280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750万吨。据吉林粮食部门不完全统计,2006年,到年末全省玉米深加工企业将超过400家,其中12家企业的总加工能力就达到1200万吨。农业、粮食问题专家孙立诚调研发现,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到“十一五”末期,吉林全省食用、库存、畜牧业加上工业消化每年共需玉米2500多万吨,超出吉林玉米常年产量750万吨。

    大连商品交易所和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联合研究课题《中国玉米加工业发展现状前景与未来玉米供给能力分析》还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国玉米供需状况将较“十五”期间紧张,玉米产需缺口在350万吨左右。在2007/2008年度或者2008/2009年度,我国将由玉米的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这些情况拉动玉米价格持续上扬,加上气候原因使今年新产玉米大规模上市延迟,加工企业加大力度抢购粮源。

    第三是国际市场的拉动。

    虽然近三年来我国稻谷持续增产,但世界大米库存持续下降,达近20年来最低水平。美国农业部统计资料显示,全球大米的期末库存已从2001/2002年度的1.4亿吨,降至2004/2005年度的7460万吨,预计2006/2007年度将继续降至6195万吨,库消比降至14.64%,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的18%的警戒线。这是稻谷价格持续上扬的另一个原因。同样,当前食用油价格的猛增也是受国际市场转基因大豆价格上涨有关。因为目前我国的大豆进口量已占消费量的2/3,几乎受制于人。

    第四是受到部分减产因素影响。

    受进口大豆冲击,今年国产大豆种植减少、产量也减少,虽有进口补充,但仍催涨了食用油的价格。油菜也是如此。同时,旱情、灾情等也使部分地区粮食减产,压缩了总产量的增长预期。而部分地方粮食产量的统计数字被人怀疑“有水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预期市场价格增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