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业新动向

来源: 作者: 时间:2006-12-20
以“3S”(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为基础,旨在实现因地块、因苗情作物管理而达到节本、增产、减轻农化污染的“精确农业”,正在美、加、英、法、澳等发达国家迅速扩大应用,并被认为是一项将改变21世纪农业面貌的关键技术,而且已成为农业生产资料产业(农机、化肥、农药等)的新增长点。

大批跨国化工集团对农业生物技术表现出惊人的热情,纷纷通过资产重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量投资于农业、医药和营养方面的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以抢占这方面的知识产权和专利权。其中尤以杜邦、孟山都、汽巴―嘉基、赫希斯特、拜耳、罗纳普朗克等公司最为活跃。

预计到2010年转基因种子销售额将达300亿美元。这种生物技术产业公司的形式,以及以农业高技术成果促进农业产业化,不仅对发展中国家,而且对发达国家也是一项新课题。近年来美国已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可简称为“官、产、研、学四位一体”,目的是建立围绕产业化所必需的中介、风险投资、民营实体等机构和机制。

发达国家的农业专家预言,21世纪的农业将彻底由“生产者主导型”转为“消费者主导型”。这就意味着农业不但将长期是买方市场,而且光靠传统产品以及农产品的传统用途,肯定将无法满足消费者高度分化的需求。美国农业科学家最近提出“价值强化”的概念,目的就是从两方面着手加强农产品的效益。一方面是对农产品开展非传统用途的研究,以解决大宗农产品如玉米、大豆、棉花等的积压和价值低下的问题。美国农业部下属的4个应用研究中心在这方面取得了大量有吸引力的成就。典型的如用玉米制成一次性可降解塑料餐具,用大豆油制成的“绿色油墨”以及用含酚棉籽制成的用于强化玉米营养的食用棉籽蛋白等。另一方面,则采用生物技术提炼营养物质甚至包括提炼药物、疫苗的特用作物,以解决包括饥饿人群在内的12亿左右人的营养不良难题。这对微量营养不足(指缺乏17种微量元素和15种维生素)的发展中国家的贫民无疑是个福音。对于发达国家则将更有利于推动“更健康食品”产业的蓬勃发展,创造更多的市场价值。此外,研究开发符合产业专一性特殊要求的所谓“特用作物”,如高含支链淀粉玉米、高蛋白玉米等。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农业研究组织的研究对象、目标均已发生重大转变,重点已完全转向最不发达国家。一个典型的事例是国际研究组织正加紧用基因工程方法改善“超级木薯”的抗病性。木薯是广大热带发展中国家的主食,一旦突破,木薯单产可比现在高出10倍,达每公顷100吨!这对保证21世纪发展中国家食物安全意义重大。这类新的研究还要求能同时有助于解决脱贫和改善生态环境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