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世界经济形势新看点:大势看好变数不小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6-12-28
     世界经济即将走过好于预期的2006年,迎来形势依旧较好、但变数加大的2007年:旧隐患未能消除———经济失衡恶化、流动性过剩严重、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可能反弹;新隐患正在酝酿———房地产泡沫破灭、美元急速下跌、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加大。

    2006年世界经济:好于预期多点增长

    过去4年间,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最为强劲的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购买力平价标准计算,年均增速达4.8%。而2006年有望达到5.1%,其发展态势良好主要在于:

    美中两大引擎强劲。美国一直是世界经济的引擎,2006年有望取得3.4%的增长,而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新引擎日益明显,2006年经济增长将超过10%。美国消费者(主引擎)和中国生产者(辅引擎)对全球高达46万亿美元的年产值起了带动作用。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美中两国对2001~2006年间全球GDP增长的贡献度达43%,明显高于两国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额中35%的份额。

    欧日长势喜人。欧元区国家和日本经济拖世界经济后腿已有多年。然而,2006年,欧日经济的表现令人喜出望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报告预测,欧元区国家2006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2.7%,高于此前预测的2.2%。

    欧元区经济增长并非偶然:自1997年以来,欧元区的就业增长略高于美国;近10年来,欧洲公司在降低单位劳动成本从而保持竞争力方面比美国成功得多。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预测,2006年日本经济将增长2.7%,显然已经摆脱长期低迷的阴影。

    “金砖四国”总体表现不俗。根据高盛公司的分析,2005年“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首次几乎与美国相当,抵消了美国需求下降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影响。2006年,“金砖四国”经济表现依旧不俗,除了中国高达10%的增速外,印度为8.3%,俄罗斯为6.5%,连续7年保持稳定增长。只有巴西的经济增长有点令人失望,据预测,2006年将只有3.6%。

    东亚新兴经济体依然靓丽。自2001年以来,亚洲的增长一直占全球增长的一半以上。用美元市场汇率来衡量,全球GDP增长中的21%来自于亚洲,而美国的增长占19%。2006年11月初,世界银行公布了名为《在全球经济下滑中行进》的报告,认为2006年东亚新兴经济体(包括中国、韩国、东盟)可望达到7.8%的经济增长。

    2007年世界经济:形势较好风险加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6年9月中旬指出,考虑到通货膨胀压力将被遏制、发达国家内需增长将趋平衡,以及全球金融市场将趋稳定等因素,世界经济增长形势看好。该组织将2007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上调了0.25个百分点,调高至4.9%。

    具体说来,支撑2007年世界经济总体上仍保持平稳增长的积极因素有:一是欧元区、日本经济表现良好,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仍较强劲。目前,欧元区投资者信心指数、日本企业家信心指数以及这两个地区消费者的信心指数,都呈明显上升势头,这预示着它们的经济在2007年上半年仍然能保持扩张势头。

    二是近期国际油价明显回落。美国已过飓风季节,大的灾害没有发生,中东局势稍有缓和,最近国际石油价格回跌到每桶60美元以下。油价回落有利于各国消费者增加其他消费支出从而扩大国内需求,企业也能降低生产成本。特别是油价回落有助于减轻通货膨胀压力,各国央行可能会因此而放宽货币政策。

    美国经济方面,虽然其房地产市场持续降温,造成了一系列负面效应,但其他行业特别是制造业生产仍保持适度增长,就业增加,企业赢利状况基本良好。而且房地产市场降温、经济减速可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不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时警告,2007年全球经济急剧滑坡的风险,比“9·11”以来的任何时候都要高,其经济增长率有1/6的几率会降至3.25%以下。主要是因为固有隐患和新增风险因素的存在。

    2007年世界经济的固有隐患尚未消除。

    全球经济失衡日趋恶化。全球经常账户盈余和赤字之差,已达到全球GDP的6%这个前所未有的程度,日趋恶化的全球经济失衡已经对经济增长和世界金融市场构成严重威胁。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屡创新高,石油出口国现已成为全球失衡问题的核心。

    全球流动性过剩严重。上一轮世界经济增长周期是随着“新经济”泡沫破灭(集中体现在股市)而告结束的。“新经济”泡沫破灭给人们带来的是对世界性通货紧缩日益加剧的担忧。为应对通货紧缩,美联储大举下调利率至闻所未闻的1%的水平,由此带动整个发达国家利率水平走向新低,日本更是极端,实行零利率。而美国又通过贸易逆差,将美元大量输送到世界,造成新兴市场货币供给急速增加,这直接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繁荣,但是也引发了越来越严重的资产泡沫,集中体现在房地产价格飙升。在美国,自“9·11”后,仅住房贷款就猛增至4万亿美元。

    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可能反弹。如若世界经济放缓,对石油等大宗商品的需求会相应减少,其价格也会随之继续回落。但是,伊朗核问题引发的地缘政治动荡等难以避免的潜在危险,有可能合力将油价抬高到超过100美元。

    2007年经济新增隐患更不可轻视。

    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增加。美国经济衰退最大的冲击可能来自楼市泡沫破灭导致消费滑坡。房地产市场已占美GDP的15%~20%。高盛经济学家预计,2007年房价下跌将使得美国经济增长削减1.5个百分点。如果美国经济出现明显衰退,那么严重依赖美国市场的东亚经济的预期增幅必然回落。

    国际金融市场面临较大风险。互联网泡沫的破灭、“9·11”、安然等巨型公司破产等都没有引发金融危机,因为国际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使金融资源配置更加有效。但是,金融市场在降低金融风险的同时却酝酿更大的风险。[相关阅读:泰国股市暴跌是否预示金融风暴?]

    2000~2005年,全球银行贷款总额由2.3万亿美元猛增至3.5万亿美元,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全球信贷衍生品的市场规模,到2006年中已达26万亿美元,是2003年市场规模的7倍,而且仍然在急速膨胀,其中对冲基金与投资银行扮演重要角色。1990年,对冲基金支配的资金还不到500亿美元,如今掌握的投资额增至1.2万亿美元。由于对冲基金运作缺乏透明度,以及衍生品市场缺少有力监管,因此一旦出现严重违约与金融恐慌,整个金融体系将面临很大风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