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价格上升带动全球食品价格上涨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7-04-19
      2007年4月9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分析文章说生物能源需求的增加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中国和印度等人口大国面临更大挑战。文章认为农产品价格飞涨将导致全球食品价格上升,从而释放出新的通货膨胀压力。食品价格上涨已经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造成紧张,消费者不得不减少食品以外的消费支出。其它消费需求下降,迫使有关国家央行提高利率以降低经济增长速度,防止出现通货膨胀。世界经济增长将放缓。

    食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大量使用玉米、棕榈、甘蔗等农作物生产乙醇等生物能源。需求增加促使玉米等农产品价格上涨,还带动牛肉、鸡蛋甚至软饮料生产费用上升,生产者不得不提高价格以将新增生产费用转嫁给消费者。印度、中国、欧洲国家以及土尔其和南非等国的的食品价格上升最快。匈牙利的食品价格2006年上升13%,中国上升了6%,是2005年的3倍。德、意、英等国食品价格攀升。虽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经济刚开始回升,其食品价格也开始上涨。美国也在不例外,2月份食品价格上涨3.1%,比2005年中期高出1个百分点,专家预测今年美国食品价格增长将会超过通货膨胀的增长。

    经济学家认为,此轮农产品需求的增长可以在不造成全球经济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得到满足。他们预测,如果耕地资源丰富的国家如巴西重新启用闲置耕地,生产即可增加,农产品价格在经历一段上升后可以回调。但是,经济学家们认为,引起本轮食品价格上升的动力将持续存在并反复影响物价总水平。缺乏耕地和水资源的国家没有能力轻易增加农业生产,缓解供应紧张的局面。瑞士银行的研究人员认为,由于越来越多的耕地被用于开发建设工厂和住宅,中国过去5年食品价格上升的速度要远比上一个5年快。收入增加,食品消费增长,更助长了中国的食品价格上升。其它经济学家说,中国和印度目前的状况是只有农业丰收才能勉强满足国内需求,防止价格上涨。事实上两国近年来农业收成很好,一些作物产量创历史新高,但仍然抑制不了价格上涨。世界经济经过数年的持续增长后粮食库存降到了30年来的最低水平,随着更多的粮食用于生产乙醇,库存还将更趋于紧。专家估计到2008年美国将有30%的粮食作物用于生产乙醇,比2006年增长16%。

    以上情况使有关国家央行无所适从,他们从1970年代以后就未曾面对如此长时间的食品价格上涨。只要没有失控,各国央行总是忽视食品价格上升和由此而引发的通涨。1970年以来,美联储和一些国家央行认为,只要建立起足够的信用防止食品价格上涨的溢出效应带动其它物价上涨,就可以避免提高利率。目前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风险非常之大,因为他们的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很高,如菲律宾,食品价格占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构成的50%,泰国为35%,美国只有15%。

    中国的一般收入人群和退休人员的食品支出成倍增加。政府正在全力解决这些问题。去年12月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北京超市调查食品价格。为抑制食品价格上涨,中国政府已经停止建设使用玉米生产乙醇的项目,禁止占用农田建设高尔夫球场,减少对出口玉米的补贴。分析家估计,由于需求增加,中国的库存玉米目前只有3000万吨左右,1990年代末为1亿吨。按照目前的消费模式,中国只能维持2-3 个月的供应,抵御灾年的能力非常脆弱。尽管中国目前还是玉米的净出口国,但不出几年就会转变为净进口国。专家们认为,中国必须采取积极步骤增加粮食生产,防止食品价格继续上涨,其中包括发展生产效率高的大型股份制农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