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视角下的食品工业发展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5-10
"五一"节前的最后一周,河南很热闹--有"中部广交会"之称的第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省会郑州举办,使这里一下子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界关注的热点。郑州往南100余公里的漯河市则成为那几天的一个副热点,第二届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食品分会暨漯河第五届中原食品节在这里举办,境内外587家企业、5000多名客商云集这座有"中国食品名城"称号的中部城市。正是由于这样一个背景,在此期间举办的中国食品工业(漯河)高层论坛具备了全国性、行业性和地域性的多重特征,并与中部崛起有了自然的联系。

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结合点

这次论坛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漯河市人民政府、河南省食品工业办公室及中国经济时报社共同主办,厉以宁、陈栋生、马晓河、胡小松、钟秀明、万隆等学者、官员、企业家分别作了主题演讲。论坛的东道主漯河市显然十分重视此次论坛,包括市委书记靳克文、市长祁金立在内的市领导及区县局主要领导几乎全部出席,还邀请了中食协会员企业和中部六省、江苏、广东、山东、福建、河北等省食协的人士出席,当地主要食品企业和部分外地参展企业负责人还与专家们进行了互动对话。

演讲和对话的关注点之一是发展食品工业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中国经济时报总编辑包月阳在致辞中说:食品工业的发展是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产业化的龙头,因此,发展食品工业是新型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一个接合点。在农业资源丰富的地区,大力发展食品工业不仅能直接促进工业化进程,还能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强大的带动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财力支持。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在演讲时表示,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原料需求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专业化、基地化和区域化,扩大了农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栋生说,食品工业、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品性决定了发展壮大食品工业、农产品加工工业具有多方面、深远的意义。农产品加工工业的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例,发达国家为3?1,我国为0.5?1,相差六倍;发达国家深加工用粮占粮食总量的份额超过70%,而我国仅8%。我国食品工业从目前以初加工、粗加工为主逐步向精深加工转变;成品向专用化、营养强化与科学组合、系列化、品牌化方向提升的空间还非常巨大。

与会专家大都把目光投向漯河市--这个全国首家"中国食品名城"。包月阳认为,漯河市多年来坚持抓食品工业,目前全市食品工业已经形成规模,形成气候,成为全国食品名城,并通过食品工业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抓对了方向,对全国许多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漯河是典型的平原农业市,这个市多年坚持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已经成为食品加工主导产业特色优势明显的城市。据漯河市副市长曹存正介绍,漯河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达到55.4%,贡献率58.8%。食品工业的产业链条在漯河不断延伸,全市已形成肉食品加工产业链、粮食加工产业链、饮料生产产业链、绿色无公害果蔬加工产业链等四大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了分割肉、预冷生鲜肉、肉制品、面粉、罐头、饮料、方便食品、休闲食品、调味品、奶制品、果蔬制品等50多个系列、上千个品种的产品。食品工业的持续发展带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食品龙头企业为农民提供了近10万个就业机会,农村一半以上剩余劳动力在企业找到了工作,全市形成近百个农副产品生产基地,260多个各类市场,并带出360多个专业村,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来自龙头企业拉动的相关产业。食品工业也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近年来,漯河陆续获得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称号。

中部地区发展食品工业的有利因素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食品工业与中部崛起",马晓河的演讲也正是这个标题。他说,近年我国食品工业增长势头加快,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他认为食品工业可以有这样的区域布局:东部地区重点发展规模化的食品制造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不断强化食品工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支柱地位;中部地区积极发展优势粮油乳精深加工业,努力搭建农业-食品工业发展产业链;西部地区大力开发特色农业资源,积极发展绿色、特色食品加工业。他说,中部是农业主产区,只有走加工增值之路才能富民强省。

马晓河认为,有三大因素有利于中部发展食品工业:一是人口城镇化,需要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加工制成品;二是由收入水平提高引起的食品消费结构变化,对优质、健康、保健食品需求大幅度增长,这为中部扩大食品发展规模,发展绿色、优质食品工业提供了很大空间;三是为进一步落实中部崛起政策,中央政府将加强这一地区粮食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和交通物流体系建设。这为中部积极利用这些政策,发展本地食品工业提供了机遇。

陈栋生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高度阐述了发展食品工业对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意义。他说,围绕粮食、能源、原材料、现代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五大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为中心,展开相关建设,是实现中部崛起的根本路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盖钧镒在对各位专家学者的演讲进行点评时说,中部地区要迅速崛起,相当程度上就是要靠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食品工业,并拉长产业链条。

马晓河还就中部地区发展食品工业提出具体建议:各地应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和行业组织,按照产业链和产业群的思路发展本地食品工业;加强食品工业优质、专用原料基地建设,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努力培育龙头企业;加大政府研发投入力度,推动食品工业科技进步;积极实施对外开放战略,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建立现代食品物流营销网络,加快发展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业,为食品工业提供发展动力;加快食品质量监督检测控制和食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等等。

不能回避的话题:食品安全

在论坛上发言的专家、官员、企业家都没有忘记食品安全这一话题。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食品工业领域的知名专家胡小松演讲的很大篇幅是食品安全。国家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局食品安全监察专员钟秀明演讲的题目就是"和谐社会与食品安全"。"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胡小松认为,食品安全控制是"天大的事",关系到政府的形象、企业的生存、公众的利益、社会的稳定,还关系到国际间贸易。他说,抓食品安全要抓三个主要环节--农牧生产环节、食品加工环节、流通消费环节,抓食物供应链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从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和经营者到农村贩运者,再到农贸市场和食品加工厂,再到超市、卖场、零售店,直到千家万户的消费者。

胡小松详细介绍了"法国原产牛肉"标识牛肉质量体系的溯源体系--覆盖肉牛出生、养殖、运输、屠宰、切割、运输、销售全过程。其中一个细节是:小牛出生7天之后,饲养员要为它两只耳朵都戴上身份耳标,这个标识包含一个10位数的个体身份号、ISO国家编码、省的编号、用于识别号的光读条形码、作业号。饲养人将新生牛犊在牛登记册上登记,并填写一份通知文件,在牛犊出生后7天内将这份通知文件上报给主管部门。此后,要为牛建立身份信息和移动记录的护照,在屠宰场、分割车间、销售地点都要建立上下衔接的可追溯关系。

汇通集团董事长郭号召在互动阶段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就全国肉制品行业来说,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往往是私屠乱宰者和只能靠非法手段获利的小型屠宰企业。对于这些不法行为,政府应该有更加有力的监管办法。

一位来自浙江的流通企业总裁在与本报记者交流时说:中部地区包括河南发展食品工业的确有很大优势,但仅有规模、速度还不够,当务之急是控制好食品安全。过了这一关,中部地区的食品工业才能够真正做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