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农业:让农业缤纷起来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5-18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五一”长假中,一家老小自驾游、组团游到郊区去体验“农家乐”,成为不少人的选择。

近年来,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的“农家乐”旅游受到越来越多城市人的青睐,以观光、采摘、休闲旅游为主题的观光农业也逐渐发展起来。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的数字,2007年一季度,北京京郊农业观光园接待人数达96.3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加24.4万人次,增长34%。农业已经不再是人们观念中单纯作物种植的产业,而是表现出观光性、环保性、生态性等多样化的产业潜能。相对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加缤纷起来。

观光农业的兴起,展示了生态旅游农业之路,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首先,开发旅游农业资源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农民的增收。据北京市统计局统计,今年一季度,北京郊区从事观光园及民俗旅游就业人员最多时达40071人,比上年同期增长11.6%,从业人员劳动报酬3676.2万元,增长20.2%。

其次,带动了农村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建筑、加工业等相应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观光农业的发展必然引起区域农业产品的特色化。在京郊民俗旅游总收入3441.6万元中,出售和加工自产农产品收入为186.7万元,增长16.8%,平谷大桃等一些地方主打品种,既成了观光特色,又形成了品牌效应。

另外,观光农业为新品种、新技术的传播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有利于科技传播。观光庄园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然要在选育良种、栽培、管理及加工、贮藏、运输等各个环节,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同时,这些新技术和新成果一旦在市场上获得成功,就会引起区域性模仿浪潮,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通过示范培训,又可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普遍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生产基本技能。

因此,观光农业也是目前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方向。在今年年初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种植业专业会上,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就提出要使产业功能由单一供给向多样性转变。在保障食物供给和工业原料需求的同时,发展节约型、环保型、循环型农业,促进观光农业的蓬勃发展。

但是对于观光农业的建设,地方政府应该树立科学理念,有关专家建议:首先要加强园区的统一规划。为避免投资、管理和经营带来的困难,防止对自然景观的破坏,目前不宜过多地发展自行采摘、承租农地等体验型项目和休闲娱乐为主的项目。应在通盘规划下解决农产品的季节生产与全年观光经营的矛盾,搭配不同季节的品种,延长可观赏期。在规划中要正确实行区域定位、功能定位、形态定位。要将都市农业规划与农业现代化、城市化规划结合起来。

其次,要体现观光农业特色,突出农村生活风貌和丰富乡土文化内涵。切忌建造过多的人文景观,使环境和设施过于人工化、商业化。不要盲目追求大投资、大规模、高档次、高消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