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离劳动力短缺拐点还很远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7-05-18
     5月12日,《北京青年报》刊发评论文章,针对“民工荒”问题,提到了著名的“刘易斯拐点”。文章引用吴敬琏先生的解释,说所谓“刘易斯拐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后再也没有富余劳动力了。

    5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也刊发文章“剩余劳动力≠农民工”,就所谓“拐点”问题提出了看法。

    笔者赞成“人口红利不可能无限期延续”的观点,也赞成提高农民工待遇,但不认同“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时间不会很久”的判断,当然更不赞成这个拐点将在2009年到来的预测。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上世纪50年代提出了一个人口流动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工业部门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农业部门拥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只要工业部门能够提供稍大于维持农村人口最低生活水平的既定工资,农业部门就将转移过去大量劳动力。而吴敬琏先生提到的那个拐点,就是这一模型中的一个关键点。刘易斯的贡献是提出了二元结构,但却忽视了农业自身的发展。他的模型后来已被多位经济学家所修正。

    事实上,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那个“再也没有富余劳动力”的拐点的出现,都是和农业现代化程度紧密相关的。

    中国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总量有了极大提升,确实已经今非昔比。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距离;完成工业化进程、实现现代化,仍然任重道远。2004年,我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15.2%,而占就业人口的比重则仍达46.9%,明显高于第二和第三产业;而在2000年,美国、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等国,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分别为2.6%、5.1%、10.9%和11.5%。

    由此表明,我国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仍然很低。由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绝对量和比重都相当高,使我们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仍然面临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不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不可能实现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没有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二、三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不可能短时间吸纳如此巨大的农村劳动力,而且二、三产业本身的现代化程度和其吸纳劳动力的程度是成反比的。因此,中国离真正意义上的“拐点”还有很大的距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