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经济"低烧不退" 适度从紧宏观政策呼之欲出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6-19
上周五,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出炉,5月份敏感数据公布完毕。面对这份数据,宏观政策应何去何从?

有关专家认为,当前经济数据全面“低烧”,游走“过热”边缘,预计将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信贷窗口指导、提高资源税、开征燃油税、调整出口退税等手段进行综合诊治。

5月经济“低烧不退”

上周,国家统计局陆续公布的5月份经济运行数据让观察人士“捏了一把汗”。

先是国家统计局6月11日公布5月份工业品出厂价(PPI)同比上涨2.8%的消息,大大加强人们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超越3%的所谓加息“警戒线”的预期。

次日,5月CPI数据出炉:同比上涨3.4%。CPI涨幅创了27个月以来的新高,并连续三个月触及或突破3%警戒线,引发市场对“加息”、“取消利息税”等可能性的种种猜测。

6月13日,国家统计局宣布,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9%。这一数据也导致人们对通货膨胀为消费拉动型的判断,从而“加息”论甚嚣尘上。

6月14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1%的消息公布后,人们对宏观调控将出拳的预期愈发强烈。

6月15日,最后一个敏感数据终于出炉。前5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增长,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首度出现反弹。

“如果一季度经济偏热的话,5月份经济偏热的倾向有所增大。”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向记者表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经济都出现更为强劲的增长”。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诸建芳也认为,从趋势来看,“如果目前的增长势头不加以控制,三、四季度可能会奔着30%的增速而去”,因此,“5月份投资需求偏强,整体经济面临‘低烧高热’的风险”。

在此情况下,货币政策出手似乎顺理成章。于是,有关周末“加息”或“取消利息税”的传言风云再起。

周末过去了,种种传言都不攻自破,随风而逝。但此时此刻,面对5月份“低烧不退”的宏观经济,宏观调控政策将如何出手?

货币财政政策双管齐下

“实际上,国务院常务会议对目前‘双稳健’政策在操作上如何调整已经给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向记者表示,目前经济偏快转向过热的趋势比一季度更加明显,“财政政策加大对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货币政策稳中适度从紧”是会议确定的“双稳健”政策调整方向。

哈继铭表示,目前还没有必要通过加息来控制食品因素导致的CPI上升,但对负利率这个现实问题,可以考虑“免征”利息税。“‘取消’需要立法程序,但‘免征’可以使用《个人所得税法》第12条赋予政府的权利。”

至于财政政策,范剑平表示,政府将加大出口退税调整力度,而且调整“范围更宽、力度更大”。此外,政府将提高资源税税率,并将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提高垃圾处理费、污水处理费,并对环保行业、节能工程予以税收支持;同时将研究开征燃油税,“如果不征燃油税,能耗目标完成几乎不可能”。

哈继铭也认为,经济过快增长给环境与资源的承受力带来很大挑战,因此政府可能考虑采取提高资源税、投资审批时严格执行降耗和节能减排指标等行政性和价格性措施。

诸建芳则预计,政府将对新开工项目投资(尤其是高能耗、高污染项目)进行适当的宏观调控。

范剑平表示,对固定资产投资控制力度会加紧,但估计不会出来新的政策,而是要抓怎么认真落实2004年以来出台的政策。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