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文:把握形势,稳步发展猪禽生产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7-06-27
    ——在2007中国猪业、禽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中国畜牧业协会组织召开2007年中国禽业发展大会、中国猪业发展大会。首先,我谨代表农业部、代表中国畜牧业协会,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与会代表表示诚挚的问候。这次会议非常重要,因为是在猪肉和禽蛋价格大幅上涨,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广泛关注的背景下召开的。我想利用此次会议的机会,与大家共同分析畜牧业发展的形势,探讨如何进一步强化宏观调控手段,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共同推进生猪和家禽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当前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受饲料成本增加、比较效益低、动物疫病等因素共同叠加影响,今年以来,全国肉、蛋等主要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其中猪肉价格与禽蛋价格涨幅最大。5月份,仔猪平均15.09元/公斤,比去年同期增长116.19%,活猪10.20元/公斤,同比增长71.14%,猪肉15.86元/公斤,同比增长48.09%,鸡蛋7.58元/公斤,同比增长36.58%。猪肉和禽蛋价格的大幅上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城乡居民肉类和禽蛋消费产生一定影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4%,食品价格上涨是CPI上升的主要动力,而其中肉禽和鸡蛋价格上涨又是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二者涨幅分别达到26.5%和37.1%。

    在最近的调查中,基层群众普遍反映,发展猪禽生产,面临“四不”现象:比较效益低,农民不愿养;疫病风险大,农民不敢养;养猪养鸡难挣钱,农民不能养;城市发展快,不准农民养。当前,生猪和蛋鸡生产面临的这些问题,主要是前期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的滞后反映。集中表现在:

    一是前期主要畜禽产品价格同时大幅下跌。2006年上半年,全国活猪、活鸡和鸡蛋价格比2005年同期分别下降了22%、15%和14%,仔猪和肉雏鸡价格降幅超过40%,养殖户损失严重。一头生猪亏80元,一头母猪亏500元。价格下跌,导致农民发展生猪和蛋鸡生产的积极性下降,补栏受到影响。

    二是饲料原料价格持续上涨。2006年,国内深加工消耗的玉米3575万吨,比2004年的2138万吨增长了67%,加剧了饲料玉米供应的紧张状况。鱼粉、玉米、菜粕和赖氨酸等饲料原料价格持续上涨。2006年全国玉米平均价格为1.36元/公斤,比上年同期增长4.53%。今年以来,玉米价格仍然不断上涨。目前全国玉米价格1.55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涨15.7%。每吨猪饲料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50多元。出栏一头生猪,饲料成本增加40-50元。每吨肉鸡、蛋鸡配合饲料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8.7%和8.6%。一般情况生猪禽蛋价格越低,饲料玉米的价格也低,但去年生猪价格低时,玉米价格却持续上扬,在以往是从来没有的。

    三是局部地区动物疫病影响。近几年,我国一些地区畜禽疫病呈多发态势。猪的常见病已由4-5种发展到10-12种。去年下半年,湖南、江西、安徽、湖北等一些养猪大省相继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虽然疫病造成直接死亡的数量仍属于正常范围,但疫病给农户造成较大恐慌心理,不敢多养猪、养大猪。同时,这几年的禽流感疫情对畜牧业的影响巨大,造成了家禽生产的波动。

    四是比较效益下降。近几年,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外出打工者增多,在家从事畜牧业生产不如外出打工挣钱多,从事养殖业的农户减少。加之水电、运输、劳动力等饲养成本居高不下,导致畜牧养殖效益增长空间受到压缩。以养猪为例,一个劳动力外出务工平均每天可挣30元,扣除支出每年节余约7500元,按目前出栏一头生猪220元的利润计算,相当于饲养34头猪的利润。如果饲养34头生猪,不仅需要投入成本3万多元,而且养猪既脏又累,疫病和市场风险较大,不少青壮年农民宁愿外出打工,而不愿在家从事养猪。

    五是主销区畜禽生产萎缩。近几年来,不少大中城市规模扩大,一些城郊养殖用地和副食品基地多变为建设用地。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生猪和家禽饲养大幅减少,在加强规模养殖场环保达标改造的同时,也划定了禁养和限养区。这些措施使得生产萎缩,自给率下降,也是造成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以生猪为例,目前北京自给率为40%,上海为25%。浙江每年调入的生猪需要500多万头,广东调入达2400多万头,调入猪肉数量逐年增加。

    六是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畜产品消费受到影响。近两年,湖南、上海发生瘦肉精事件,河北等地出现了含有苏丹红的“红心”鸭蛋,这些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在社会上造成较大反响,直接影响了畜产品消费,对相关产业造成冲击。

    七是发展规模养殖面临一定困难。据调查,当前发展畜牧业规模养殖,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贷款难。由于圈舍和牲畜不能作为资产抵押,农民无法从银行借贷到扩大畜禽生产规模所需的资金。二是用地难。多数地方没有把畜禽规模养殖用地纳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问题已成为加快规模养殖发展的制约因素。三是粪污处理难。畜禽养殖污染已广为关注,有些地方出台禁排限排措施,环保压力日益增大,排污投入不断增加,行之有效的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利用项目发展缓慢。

    尽管当前畜禽生产出现一些困难,但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好的。从养猪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目前生猪价格高位运行,养猪效益看好,这将有利于调动农民发展生猪生产的积极性。从调查反映情况看,母猪补栏有所增加,生猪存栏逐步回升,规模饲养有所扩大,但考虑到生猪繁育饲养需要一年左右时间,今后一段时期生猪价格仍将维持较高水平,市场供应处于紧平衡状态。预计到今年年底生猪市场供应偏紧的状况有望得到缓解,明年上半年将呈现稳定发展的态势。从蛋鸡生产情况来看,目前全国种禽数量已与正常年份基本接近,家禽春孵春繁势头良好。据对部分种禽企业的调查,苗禽销售量均比去年同期上升40%,供不应求。加之,禽流感等疫情保持稳定,养殖户养殖信心增强,将进一步推动蛋鸡生产平稳发展。主产区的蛋鸡补栏数量已接近正常水平,随着上半年补栏的蛋鸡陆续进入产蛋期,可望缓解鸡蛋供需矛盾,预计下半年蛋鸡生产将保持稳定增加,以满足市场供应。

    总的来看,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在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所以在应对当前畜禽市场波动的同时,还应看到畜牧业发展的许多积极因素。

    第一,畜牧业发展政策环境良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家宝总理5月26日专门到陕西了解生猪生产情况,这在历史上是少有的。近3年的中央1号文件均把加快发展畜牧业作为现代农业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内容,提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也明确要大力发展畜牧业。畜牧业生产已占到农业生产总值的34%。《畜牧法》的颁布实施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一些相关配套法规正陆续出台。今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已成为我国畜牧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今后一个时期畜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针对当前生猪和奶业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国家还将出台专门的政策措施。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1.5亿元,主要是支持建立母猪重大病害灾害等保险制度,来加大对生猪防疫防治体系的支持,也即增强饲养者抵御重大灾害病害风险的能力。另外,中央财政准备安排专项资金11.4亿元,建立母猪补贴制度,这可能和保险结合起来。国家还采取措施适当增加国家储备肉的规模,合理调整储备肉的结构和布局,发挥储备调控市场的作用。我们国家原来的储备14.5万吨,其中中央6万吨,地方8.5万吨,且很大程度是活体储备。下一步国家准备扩大安排储备6万吨,全部是冻肉储备。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措施都是为了保证养猪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第二,通过这些年的发展,产业基础逐步夯实。一是畜产品产业带比较优势进一步发挥。16个生猪主产省猪肉产量占全国总量的84%,7个肉牛主产省区牛肉产量占全国总量的59.3%,15个肉羊主产省羊肉产量占全国总量的81.8%,6个禽蛋主产省禽蛋产量占全国总量的64.2%,奶业优势区域7省区市奶产量占全国总量的60.4%。二是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规模化比重稳步增加。规模化猪场生猪出栏占全国总量的43%,蛋鸡规模养殖存栏占全国总量的67.15%,肉鸡规模养殖出栏占全国总量的73.14%,肉牛规模养殖出栏占全国总量的30.4%,奶牛规模养殖存栏占全国总量的57.3%,肉羊规模养殖出栏占全国总量的40.4%。三是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得到提高。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龙头企业集团化和跨地区经营的趋势发展迅速,已成为产业发展的火车头。与此同时,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兴起。据统计,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3.57万个,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有4.3万个,占总数的31.7%。

    第三,农民来自畜牧业的收入增加。尽管畜产品价格上涨在社会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但对于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生猪价格的上涨与去年同期养猪亏损时相比,养猪效益发生明显变化。据测算,当前农户仔猪育肥每头可赢利220元左右,上年同期亏损约60元;自繁自养每头可盈利320元左右,上年同期亏损约85元。饲养一头母猪获利约800元,上年同期亏损约500元。肉鸡每只获利4元左右,蛋鸡年收益13元左右。

    总之,新的历史时期,畜牧业尽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不论是畜牧业管理者,还是广大畜牧业生产者,要正确把握当前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要从畜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认清畜牧业的发展方向,努力克服当前生猪和家禽生产面临的实际困难,确保全年畜牧业生产平稳健康发展。

    二、努力构建畜牧业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猪禽生产是我国畜牧业的主体,养猪业更具有“猪粮安天下”的重要战略意义。养猪业和家禽业产值已占畜牧业总产值的85%左右。从我国消费结构来看,猪肉消费占65%,禽蛋占20%,牛羊肉占15%,猪肉占的比重最大。猪肉价格和禽蛋价格的大幅波动,充分反映了畜牧业发展的脆弱性,政策体系的不完整性,以及疫病防治的艰巨性。猪肉和禽蛋的正常供应不仅是畜牧业自身稳定发展的需要,更是确保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

    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就做好猪肉等副食品生产供应保持市场稳定工作发出通知,对稳定生猪生产提出明确要求。一是建立母猪保险与直接补贴相结合的制度,增强母猪养殖户抵御重大病害、灾害和成本上涨等风险能力。二是安排落实对低保人员和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大中专学生等弱势群体的补贴。三是适当增加储备肉规模、合理调整储备结构和布局,发挥储备调控市场的作用。四是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散养农户使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进行补贴。这几项都已经落实了。

    当前,国家正抓紧研究畜牧业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扶持生猪和家禽生产的政策体系。农业部一方面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抓紧贯彻落实稳定生猪生产的政策,另一方面着重将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完善畜牧业预警监测体系。以生猪和家禽主产区和主销区为重点,加强信息发布和预警分析,尤其对存栏母猪和种禽的调控,引导适时补栏,促进产销衔接,合理安排生产。当前要加强对畜禽产品市场价格的正面引导,稳定居民消费心理,维护市场秩序。

    (二)加快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实施《全国畜禽良种工程建设“十一五”规划》,加快生猪改良中心和家禽改良中心建设,加大猪、禽新品种培育支持力度,继续改扩建一批种猪场和种禽场、基因库、种公猪站和种猪质量检测中心,提高我国畜禽自主繁育、良种供应以及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能力,改变良种猪和良种禽供应紧缺的状况。研究生猪良种补贴政策,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提高优质公猪的利用率,增加养殖效益。

    (三)加大疫病防控力度。加强畜禽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防控工作,做好种畜禽无主要疫病,从源头提高畜禽健康水平。做好猪蓝耳病等疫病免疫工作,我部正抓紧组织生产高效猪蓝耳病新型疫苗,目前已在部分地区投入使用。同时,要求各地要提高畜禽免疫强度,确保疫苗质量和免疫效果,尽快建立起有效免疫屏障。企业也要高度重视免疫问题。从去年到今年,禽流感基本没有发生,就是因为重视了免疫。我国研制的疫苗是很有效的,只有加大防疫,才能阻断禽流感传播。开展疫情监测,加大生猪和家禽流行病学调查力度,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加强产地检疫,强化畜禽标识管理,做好牲畜调运、交易和屠宰等环节的执法监督工作。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建立健全基层动物防疫队伍。

    (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健康养殖业推进行动是农业部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十大行动”之一,今后要继续实施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项目,重点支持养殖小区粪污的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实现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当前,国家正积极研究畜禽规模养殖的扶持政策,及时总结各类行之有效的健康养殖模式,引导养殖户转变养殖观念,推进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规范各类养殖小区的发展。探索建立畜牧业政策性信用担保制度,为养殖场和养殖户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解决发展畜禽规模养殖资金不足的问题。

    (五)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我们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畜产品市场,严禁地区封锁,确保畜产品流通。市场无序竞争的现象可以说比较严重,特别是奶业。所以我也提出“诚信”二字,企业不只是挣钱,还有社会责任,企业的自律很重要。各地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力度,规范市场秩序。企业家应联合起来,不应搞无序竞争。按照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要求,严格饲料市场准入,规范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使用,从源头上把好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关。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标准,完善检测手段,突出重点地区,加大对瘦肉精等违禁药品使用的查处力度,保证上市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六)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加强对生猪和家禽育种研究,逐步缩小与国外的差距。根据各地饲料资源情况、畜禽良种和养殖环境,推行标准化饲养,提高饲料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养殖成本。继续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加大对生猪和家禽疫病、营养、环境控制和粪污处理等实用技术推广。建立生猪和家禽技术专家组,立足各地畜牧业生产需求,筛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定期提出技术指导意见,搞好技术培训。

    三、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近年来,我国行业协会发展很快,在提供政府咨询、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发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六中全会都提出要加快发展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今年5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强调了要积极拓展行业协会的职能,大力推进行业协会的体制机制改革,加强行业协会的自身建设和规范管理,完善促进行业协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意见的提出,为行业协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上的保证。

    这次中国禽业发展大会和中国猪业发展大会还将举行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和猪业分会的换届工作,从而产生新一届禽业分会理事会和猪业分会理事会,这必将为协会工作的开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在畜牧业发展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行业协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协会工作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定畜产品市场供给、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中国畜牧业协会既有发挥作用的广阔空间,更有义不容辞的重要社会责任。在这里,我对新一届禽业分会和猪业分会的工作提几点希望。

    一要树立责任意识,使协会在畜牧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畜牧业是一个大产业,涉及畜禽种类多,产业链条长、环节多,任务繁重。行业协会要认识到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有些工作政府做不了,协会可以做。要充分发挥协会在促进行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想会员之所想,急会员之所急,成为行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坚实的后盾。不久前,中国畜牧业协会从长远考虑,针对近期猪肉、鸡蛋价格上涨的形势,及时向农业部提交了《关于保护畜牧业生产的良好势头稳定肉类市场供应的建议》。这个建议就提得很好,我部已向有关部门作了反映。而且在国家给予发展畜禽业特别是养猪业的扶持政策时起了很大作用。同时,行业协会要适应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协会综合工作能力,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二要增加自律意识,维护行业与广大养殖户利益。加强行业自律不仅有利于协会自身的建设,更有利于畜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要正确处理行业、企业和养殖户三者利益,制订并实施自律公约,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加强会员间的沟通与交流,协调各会员之间的关系,保障国家利益和养殖户的合法权益。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曾多次就稳定种禽总量问题召集种禽企业进行磋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不少问题。比如我们下一步也要考虑提出,如何对祖代鸡进行补贴。今后,会员企业也要在加强行业自律中切实承担起维护行业发展的重任,从大局出发,从自身做起,支持协会的工作。

    三要求真务实,深入分析行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行业协会在做好日常服务工作的同时,要发挥自身联系企业和政府的信息资源优势,对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要多动脑筋、下功夫、出硬招、求实效。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到广大养殖户中间去调查研究,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地对策建议。就拿5月份这一次生猪价格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况来说,猪业分会就应该有专业敏感性,抓紧组织调研,分析原因,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四要夯实基础,增强协会服务功能。协会要强化数据库平台的建设,充分利用与企业联系广的优势,加强基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如母猪存栏、肉种鸡存栏、蛋种鸡存栏以及活猪、仔猪、活鸡、禽蛋价格等指标要重点监测,把数据搞准、搞实,建立健全信息采集渠道,强化数据处理和分析,提高为行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做好生产和市场的预警。通过信息的及时引导,帮助广大会员和养殖农户提高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加养殖收入;同时,保障肉蛋奶等畜产品的均衡供应,维护社会稳定。

    审天下之势,应天下之务,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我国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最后,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