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世界粮价上涨周期 中国应当如何规避风险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8-03
2003年下半年开始,世界粮价持续上涨。这次上涨有何特点?粮价波动是否有规律可循?如何规避风险,引导我国粮食产业进入和谐发展轨道?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世界粮价波动的基本规律

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发展趋势表明,世界粮价存在一定的波动规律:剔除物价总水平攀升导致名义粮价上涨,至少在若干年度内,粮价在周期性下滑后,势必存在一个持续上涨周期。在此基础上,新的周期循环往复。这种周期律除了产需变化导致,一般由下列因素促成:

1.经济周期。全球一体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日益呈现为“一国感冒,全球吃药”的共进共退,衍生出全球粮价的周期性涨落。就入世后的中国而言,粮价作为“万价之基”,经济周期的波谷发轫于粮价筑底,高峰则终结于粮价的无序暴涨,并与世界体现为日益一致的波动周期。

2.政府行为。即便是彻底市场化国家,政府也通过各种形式对粮食市场施加影响。我们强调自然因素导致粮价波动,其实全球范围内粮食生产此消彼长,此起彼伏,自然因素有时甚至没有人为因素的影响大。各国事实证明,政府调控不仅对粮食产业产生重大影响,更主要是调控导致的价格反应过度现象始终如影相随。

3.自然气候。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研究表明,水汽从地表蒸发上去,每年的蒸发量相差不大,落在一个区域的多,落在其他地区的就会少。也就是说,一个地区遭受洪灾,与之对应的另外一个地区必有旱情。撇开工业发展、环境污染等使气候复杂化的因素,气候规律反映在对粮价的影响上,即:若干年度内粮食产区天气相对平稳压低粮价与水旱灾害滞留推升粮价的交替出现。

4.粮食生产自身特点。“春种、夏耘、秋收、冬藏”的规律,决定调整粮食生产不会像工业生产那样,只要开足或减低马力就能立竿见影,过长的生产周期使它与生俱来具有调整的滞后性,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共同作用下进一步放大,通过价格对市场做出过激反应。

从根本上讲,粮食供求平衡是动态的,产不足需和供过于求是其常态。只是上述因素的叠加作用,一定程度上拉长了波动周期,放大了波动幅度。

新一轮粮价上涨的特点

这轮涨价特点有:

1.来势迅猛。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上一波粮价大跌延续到2003年上半年,国际粮价一轮又一轮的跌势,让主产区国家吃尽苦头。进入下半年,风云突变,在很多专家“眼镜跌碎一地”的惊骇中掉头向上,全球范围内飞速攀升。印度以食品价格10%的年增幅创下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的最高纪录;美国商务部调整季节变动后的数字,在持续走高的基础上,2007年以来美国国内食品价格又上涨了6.7%,照此水平上涨,到年底将是1980年以来最大的年增长幅度;中国的食品价格正在以高出其他商品价格两倍多的速度上涨,特别是2007年5月份上涨了7.1%,上涨率达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的最高水平。

2.面广时长。农业大国“集体”遭遇减产,全球食品价格上涨态势明显,美国扮演着全球食品价格上涨急先锋的角色,欧洲地区食品价格上涨的势头同样明显。英国消费者价格指数显示,该国截至目前的食品价格年增长率达到了6%,是近6年来的最高水平。再有,一波行情一般维持2年-3年,这次在维持近5年的基础上,依然涨势如虹。与2006年同期相比,2007年6月份国际市场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价格分别上升5.1%、53.2%、72.0%、39.9%。从趋势判断,暂时还不能判断本轮涨价已到尽头。

3.成因复杂。与以往波动周期比较,影响因素首先具有共同点,如:(1)自然气候。最近五年,全球范围的气候恶劣:作为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的澳洲连续干旱;在世界第八大小麦出口国乌克兰,持续的干旱已经导致40万公顷的小麦颗粒无收;罗马尼亚2007年小麦产量也因干旱可能创下四年来的低点。(2)经济周期。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开始了加速发展。随后体现在传统产业上,粮食生产在跨越前期萎靡行情的同时,因其直接劳动力投入、农资化肥成本提高等因素,随着经济的周期性发展,共同进入一个新的上升周期。

其次存在一些特殊原因。一是能源价格拉升。由于国际市场能源价格近年来突飞猛进,迫使许多国家将粮食产品用于乙醇和生物柴油的生产。美国是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占世界出口总量的2/3。目前乙醇生产使用量占美国玉米产量的20%,预计2007年将达到2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警告说,对生物燃料的需求已经导致玉米和大豆价格的上升。二是供需情况变化。2006年世界粮食产量21.93亿吨,递减1.6%;世界库存量在2007年年中降至总使用量的15.8%,而1990年以来这一数据的平均水平是27%。与此同时,人口增加、饲料及工业用粮导致消费需求大于产量3.8%。石油生产国随着石油出口收入的强劲增长,推动粮食消费2000年以来增长了17%。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也由于经济增长加速,粮食消费增长了25%。

对本轮粮价上涨的正效应因势利导

粮价上涨的两面性是显然的,这里讨论的是其正效应一面。特别是在我国连续四年增收背景下的这次涨价,从帮助我们走出“多了砍,少了赶,不多不少不会管”管理怪圈而言,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1.因势利导,让农民得到实惠。要把粮价飞涨实惠的大头落在农民手里,确保不被层层盘剥,为我国粮食产业长足发展注入后劲。多年来,比起应付缺粮的窘迫,我们被“多收了三五斗”困扰时更显得无奈。毕竟,在现代产业链条中,粮食生产是弱质产业,农民承受不了粮价持续走低;而粮食消费却是国计民生必不可少,这一矛盾使得我们在直接为农民增收方面缩手缩脚,畏首畏尾。这轮涨价,恰恰是在国家实力增强、城市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粮食连年丰收的背景下,是一次难得的价升量增机遇,政府不必匆忙限价。要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驾护航的同时,腾出手来,指导调整产业结构,做好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的投资,在机制上保证粮食产业的长足发展。

2.抓好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国际市场一体化的进出口机制。2003年,我国粮食由千方百计促进出口仓促转为全面进口,损失巨大。同样因粮食价格上涨,仅2006年,我国国有粮食企业亏损额减少至29.7亿元,为10年来最低。但与损失比起来,这种减亏并不是我们主动适应市场的结果。对比千变万化的市场,在流通体制方面我们还有很多的挖潜因素。话题扯远些,国际上,四家被简称为“ABCD”(分别是ADM、邦吉(Bunge)、嘉吉(Cargill)、路易.达孚(LouisDreyfus))的公司,控制着世界粮食生产、贸易、加工、消费诸环节的很大份额。仅在美国,这四大粮商是其粮食物流的实施主体,占美国粮食贸易量的80%以上。同时四大粮商还通过融资方式控制着南美大豆:南美豆农的融资大部分来自这四大粮商,他们通过易货贸易,在农民播种大豆的时候,为农民提供化肥和种子,然后等大豆收获的时候,让农民以大豆来偿还。四大公司通过控制豆源,左右了作为进口大国的中国大豆进口价格,在流通环节获得巨额利润。事情还不止于此,巨额利润使他们有实力通过在我国设立加工企业,低价倾销豆油,兵不血刃地通过进口环节攫取了高额利润,不战而胜地通过加工环节挤垮中国同行,实现了控制我国大豆及食用油市场的目的。我们要意识到形势的严峻性,借涨价增大利润空间的机会,对流通企业进行整合,打造一批中国的“ABCD”跨国粮商,通过运作全球产业链分散风险的模式,实现原料供应、购销加工和风险管理的一体化。

3.适时籴粜平准,调整储备思路。在扬弃了“备战备荒”功能后,粮食储备越来越成为市场平衡的调节器和蓄水池。问题在于,在国内增产和消费预期正常、粮价持续走高的背景下,近几年来,我国在加快仓储设施建设的同时,谷物储备持续增加。据FAO的估计,已超过世界总储备量的2/5,个别年份甚至接近一半。近两年还新增加了托市粮储存。大量库存在享受各种补贴的诱惑下,承储企业像股民一样“死了都不卖”,地方管理部门同样失去了平准市场的动力。

种逆市场而动、“为储存而储存”做法,扭曲了粮价走势,糜费了大量财力,与“越涨越买,越跌越卖”的小农思想无异。针对这种状况,应充分意识到“有涨必有落”的粮价运行规律,全面创新粮食储备理念,充分发挥储备对市场平衡的作用,适时籴粜平准。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粮价涨落的自身规律决定了随之而来的必然是粮价的漫漫熊途。这不但可能使全球经济发展势头逆转,对于既是发展中国家、又是粮食生产大国的中国,负面影响更为深远。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须在粮价转势之前,充分利用上涨机遇,因势利导,趋利避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