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们伺候了那头猪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7-08-10
    企业、大户、散户在这猪价暴涨时刻心态各异

    猪是不好伺候的,它娇生惯养,又体弱多病,要让这头猪按时到达它应该到达的终点,伺候它的人们,需付出常人难以知晓的努力和辛劳,才可能收获最后一刻的愉悦。

    伺候猪的群体,在风险最大的养殖部分中,无外乎养殖企业、养猪大户和散户。8月8日,记者分别采访了他们中的代表,希望反映他们在这猪价暴涨时刻的心声。

    企业:我很有优势

    在本报举办的“猪价真相与普遍民生”讨论会上,广东华农温氏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珍芳头一句便很坦率:“论坛上许多人分析猪价上涨原因,不合道理。”他认为,暴涨的猪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从而造成散养户减少。“全国年产生猪6亿头,65%出自散养户。现在散养户逐渐减少,自然生猪供应量就下降了。”

    他认为,从近几年情况来看,养猪持续亏损和各种成本的上升必然导致猪价上涨,只是来势汹汹的病害使上涨变成了疯涨。“可以这么说,就算没有这个病,猪价也是肯定要涨的,病太厉害了,价格就涨疯了。如果不考虑病的因素,而是正常波动的话,估计现在应该是6.0-6.5元/斤的样子。”他这样说。

    对广东的养殖情况,据吴总估计,企业、大户、散户大约各占三成,集约化程度是全国最高的。他表示,经过这场猪高热病的发作,小规模的养殖户在迅速地退出养猪业。

    吴总笑道:“大企业的优势太明显了,我们有科技力量,有严格的管理,2.3斤饲料可长1斤肉,而一般养殖户需要2.5斤;我们的出栏率可以达到97%左右,而专业户能达到90%已经很好了。”

    他同时表示,这次病害并不会造成养猪企业之间的竞争。他认为,由于农村劳动力外流,每年农村养殖户的退出量起码有5%,散户退出留下的空间,已经相当大,有足够的空间给养猪企业发展。吴总介绍,温氏集团2004年以来,三年养殖量持续上升,2004年母猪产量5万头,2005年7万多头,2006年是11万头。温氏2004年出栏生猪78万头,2005年98万头,2006年达到133万头。“今年上半年温氏母猪存栏14万8千万头,出栏肉猪88万头,现在市场出现了好转的苗头,我们今年的目标是出栏180万头。”他肯定地说。

    从前不久开始,一些大规模的养殖企业和养殖场开始谨慎地补充种猪和母猪。吴总表示,现在这个时候,高热病已不象先前那样四处暴发,再加上新的疫苗上市,疾病蔓延的情况得到控制,现在小规模地补充种猪和母猪是合理的。按正常情况,今年上半年的种猪和母猪价格也会上升,但高热病的发作使整个价格的变动滞后了大半年才出现。“从6月份开始,已经陆续有人补栏,预计今年下半年,母猪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同时,吴总认为:“目前提供的疫苗,我看基本还是有效果的,不过猪的个体情况不同,不同厂生产的疫苗也不可能完全一样,个体差异肯定是有的。”

    大户:我渴望扶持

    自1992年从英德农校毕业后,丘百旋已养了15年猪。这个养猪专业户曾辗转于东莞、增城等地,经历了养猪行业多年来的酸甜苦辣。而今,他驻扎于惠州龙门县龙江镇,其顺兴农场拥有300多头母猪。

    今年上半年节节高涨的猪价显然让丘百旋心情颇爽,他表示,下半年准备继续补栏。希望达到1000头母猪的规模。在他的预计之中,高企的猪价最起码将持续半年到一年,目前正是补栏的好时机。他对猪市充满信心。

    不过,他坦言,高企的猪价也并未能消除他的烦心事。

    他认为,由于缺乏有效监管,目前市面上流通的疫苗和兽药实在让他害怕。他看到的疫苗,有中试产品,也有自家苗,这些产品的安全性如何,他实在很迷茫。可是高热病的阴影随时威胁着猪场的安全,到底该不该选用疫苗,选用何种疫苗,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养猪大户,他也没有十足把握。目前,他只能加强管理。

    政府拆迁的传闻也让他十分头痛。去年,他在增城办猪场,有关部门决定拆迁增城养殖场,经过200多名养殖户联合上访,才在省委领导的关注下得以保存;今年,他到惠州龙门县养猪,没想到今年惠州惠阳区开始强铲猪场,听传闻龙门也有可能出台相关政策,让他们一群养猪户整天心惊胆战。

    丘百旋说,养猪大户是很难受的一个群体,资金投入相对较大,一旦受到市场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冲击,损失难以弥补。比如他经营的顺兴猪场,就由两个股东共同投入了500万资金。“以前大部分时间猪农处于微利甚至亏本状态,现在稍微涨价,政府部门就来调控。猪价掉时为什么不补贴?那时候他们干什么去啦?”

    对农头企业,丘百旋认为,这些龙头企业的优势在于获得政府扶持,而像自己一样的养猪户只能靠实力一点一点干出来。“政府鼓励养猪,为什么不扶持小的企业呢?温氏还不是由当年的7户8股逐渐发展出来的嘛?”“我认为扶持大企业其实有点歧视我们养猪户,富人拿钱,穷人瞎忙。”

    “至少,政府应该在环保方面给我们一点扶持吧。”丘百旋说。

    散户:我心里很慌

    相对于龙头企业以及养猪大户,散户遭受市场及病害打击更为严重。而猪价暴涨的行情,似乎也没有给他们带来足够信心。

    茂名市茂南区的陈生(应当事人要求化名)从事生猪养殖多年,最多的时候曾有90来头猪,经过一场疫病的洗劫,现在只剩20来头猪。他告诉记者,现在,在他们村和附近的许多地方都有猪病出现,农民损失惨重。

    今年6月份,国家推出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陈生本来是很高兴的,这下自己的猪总算有救了,结果疫苗买回来以后,情况更糟糕。“打一头死一头,几乎是针针要命!”说到这里,他显得很气愤:“疫苗也防不了病,畜牧局的人来了以后,取了一些样本,告诉我们是应激致死后,就没有下文了,现在我们这里人心惶惶。”

    他告诉记者,这样的情况不仅是普通农民,就是一些上规模的猪场也有发生,结果弄得谁也不敢打疫苗,也没有别的治疗方法,猪要是没发高热病就好,如果发了只能等死。“我们这里的农民已经没人敢买猪苗了,栏里的猪如果侥幸不死,卖完了就算数,来年再找点别的事情干,反正是不会去养猪了。”陈生有些茫然地说。

    对散户形势的描述,养猪大户丘百旋和陈生不谋而合。他表示,散户资金薄弱,往往一下子就跨掉了,“目前,养一头母猪的成本,包括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要1.4—1.5万,而2000年只要1万。”这样,散户在没有信心的情况下,肯定不会继续投资。

    “这次病害的打击实在太厉害了,有相当多的散户已经断了补栏的念头。”广东华农温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吴珍芳副总经理说:“基本上所有的散户,绝大多数小规模的专业户都不敢买母猪回来繁殖,仅仅是买猪苗回来,养上三四个月后出售,这样不断地简单重复。但这样对生猪养殖业整体的恢复和发展作用不大。没办法,风险太高,大家都害怕了。”

 
Baidu
map